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家鄉的雀鳥

家鄉的雀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01:20:26

家鄉的雀鳥?【留住鄉愁】作者:李海培(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家鄉的雀鳥?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家鄉的雀鳥(家鄉的雀鳥)1

家鄉的雀鳥

【留住鄉愁】

作者:李海培(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

我在鄉下度過童年和少年時光,對家鄉的雀鳥一直懷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感。那時山上全是樹,樹上都有鳥。小鳥在林子裡交談、嬉戲,跳來跳去,突然又如撒豆般呼朋引伴地飛向遠方,令人不由得心生羨慕:人要是能長雙翅膀,像小鳥一般随心所欲地自由飛翔,該有多好啊?

上山割草時,經常發現地坎下的石牆縫隙裡有鳥窩——大多圓圓的,中間用些絨毛和細碎的野棉花鋪襯,看起來溫馨而暖和。鳥蛋呈花斑色,十分光滑,有些鳥窩裡還有未放翅的小嫰鳥,見到人,争先恐後地昂着頭,張開小嘴盼食。用手指輕觸小鳥的喙子,有種癢癢的感覺。有時,某個淘氣的孩子從鳥窩裡捧出一隻嫩鳥,鳥媽媽就會在不遠的樹枝上聲嘶力竭地号叫着,人走到哪裡,它就追到哪裡,直到把小鳥兒放回鳥窩後,鳥媽媽才肯“善罷甘休”。

春播時節,布谷鳥叫着“布谷,布谷”,似乎在提醒人們千萬别誤了農時。還有一種忘記名字的小鳥,喊着“修溝淌水”,催促人們趕緊把水溝疏通修好,趕在雨水來臨前搶水、打田、插秧。搶收搶種的五月天,陽雀也嚷嚷着“快栽快割”,告訴莊稼人盡快把麥子收割回家,同時将苞谷栽種下去。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這些自然界的雀鳥如此通熟人性?

打田時節,燕子成雙成對地飛來了。燕子喜歡在屋檐下築巢,于是,厚道的莊戶人家便給它們釘一塊木闆作為歇腳處。從田裡銜泥築巢時,雌燕和雄燕總是形影不離,從早到晚呢喃着隻有自己才聽得懂的情話。不久,一窩張着黃口的雛燕孵出來了,屋檐下頓時熱鬧起來,也給莊戶人家增添了不少喜氣。等到秋風一涼,雛燕長大了,燕子夫婦便帶着子女飛走了。來年春暖花開,又有一對燕子飛回舊巢。隻是不知道飛回的這對是不是去年的那對,或是它們的子女?

童年的記憶裡,有關雀鳥的諺語、俗語和童謠數不勝數,像“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秧雞顧頭不顧尾”“螳螂捕蟬,焉知黃雀在後”“篩子篩,簸箕簸,老鷹來,小雞躲”……

其中,老鷹最為兇狠,目光如炬,嘴尖如鈎,爪子剛勁有力。炎熱的夏季,老鷹會在空中盤旋着尋找獵物,瞅準哪家剛孵出一窩小雞,随時像一道閃電般俯沖下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鐵鉗般尖利的爪子将小雞抓走——遇此情景,主人也隻能失望且無奈地抹抹鼻子望望天。

村後的大楸樹上住着好幾窩白鹭,窩是用小樹枝壘成的,比喜鵲的窩要大很多。白鹭的頸長長的,喙又直又尖,經常飛到田坎上或者開滿野花的小河邊,表面上很紳士地邁着優雅的步子,其實是在伺機捕捉黃鳝或是魚蝦。聽老輩人說,白鹭居住的村寨往往風水好、樹林多,隻有山清水秀的地方才能留得住它。

那時的村莊,麻雀随處可見,三隻一群、五隻一夥。麻雀小而機靈,常常趁人不備時從房瓦上飛下來偷食院壩裡晾曬的糧食。人還沒等靠近,它們早已逃之夭夭了。我們喜歡捉麻雀,在簸箕裡放一把用線拴好的細篩,撒些碎米或苞谷面作誘餌,待麻雀飛進簸箕裡吃得正歡時,把線一拽,吃食的麻雀便被篩子罩住,多則十餘隻,少則三五隻。村裡的教師見我們這幫孩子逮麻雀,便搖頭晃腦地吟誦着白居易的《鳥》:“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之後輕聲細語地給我們解釋詩的意思,直到我們動了恻隐之心,把麻雀全部放飛了。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在我看來,無論是黃豆雀的清脆、叫天子的婉轉、斑鸠的深情,都是世界上最自然最質樸最動聽的音樂。大自然因為有鳥而顯得鮮活,樹林因為有鳥而顯得靈動,村莊也因為有鳥而顯得自然、和諧。

《光明日報》( 2019年07月13日05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