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們說了古代啟用人才的方式,隋唐時期科舉考試的出現使社會底層的普通人有了進入仕途的機會,那麼科舉考試究竟是怎麼個流程,那些秀才、舉人、進士之間是什麼樣的關系,今天咱就來好好研究一下。
科舉制度最早始于隋炀帝大業三年,招天下人,出題試策,根據成績取士。然而關于其中的詳細制度并沒有明确的記錄,但是可以肯定那時候科舉制度的輪廓已經成型。
科舉考試形式主要分為制科和常科,武則天時增加了武舉。制科又稱特科,是由皇帝下令,不定期選拔特殊人才的考試,常科就是正常有周期的科舉。
圖片來自網絡
科舉考試主要分為三級:
州縣考試在唐代叫“解試”,明清時期叫“鄉試”,考三天,鄉試及格的就叫舉人,過了鄉試,就有資格當官了,“範進中舉”就是發生在這一階段。
過了鄉試,就可以入京參加尚書省禮部主持的禮部試,一開始叫“省試”,明清時期叫“會試”,會試及格了就被稱為貢士。
再往下走就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試,即“殿試”。殿試開始于唐高宗,宋朝成制。殿試的主要目的是對會試過關的人在進行區别等第根據名次分配工作。殿試及第分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通進士出身,再根據名次分配工作。
圖片來自網絡
唐朝時過了殿試之後還要在吏部進行一次選試,選試後再安排工作,不過後來被廢除了。到了明清時期,在鄉試之前又加了三項,“縣試”“府試”和“院試”,過了府試和院試被稱為童生,過了院試被稱為生員。
關于名次,鄉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至十名稱“亞元”;會試的第一名為“會元”,第二至第五名為“經元”;殿試的一二三名大家應該很熟悉,即“狀元”“榜眼”“探花”。因為第一名都稱為“元”所以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均獲第一名的被稱為“連中三元”。
圖片來自網絡
那麼經常被人提及的“秀才”在古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秀才”在不同的時期意義是不一樣的。在漢代以前,秀才還是個形容詞,說一個人才華橫溢。《管子·小匡》曾記:“農之子常為農,樸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
漢晉時期, “秀才”和“孝廉”一樣,是舉士的科名。《後漢書·左雄周舉等傳論》中記載:“ 漢初诏舉賢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貢士之方也。”
隋唐時期,“秀才”則是科舉的科目之一,唐朝時為各科目的最高等級,而且非常難考,好幾年才能過一個,也正因此沒有多少人敢考,所以後來廢除了。唐代《蘇氏演義》中這樣說:“近代以諸科取士者甚多,武德四年,復置秀才、進士兩科,秀才試策,進士試詩賦,其後秀才合為進士一科。”于此同時,也秀才成了讀書人的通稱。
後來一直到明清時期,秀才成了生員的俗稱,即考過了院試的人,在舉人之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