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米其林貴不

米其林貴不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6 01:08:39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什麼樣的師傅燒什麼樣的菜,這個道理與“字如其人”是一樣的。吃這件事,跟土地、氣候、戰争與文明息息相關。每種食材都可能經曆過千百年的漂泊、篩選、改良,有根可循,風味多姿;食材到了師傅手裡,煎炒烹炸,熱騰騰擺在面前,不管好不好吃,它都深深烙印着那個地方和那位師傅的标簽。

我是三三,一個從業十幾年的旅遊美食類編輯,一年到頭要麼在吃,要麼在去吃的路上。常年在食材原産地與後廚摸爬滾打,專訪廚人超過300位、全球米其林餐廳超過50家,并常作為評委嘉賓參與餐廳、廚師評選活動。

關于食材搭配、烹煮手法,如何吃出理想、吃出新意,歡迎向我提問,我可以給你們一些建議。或是你想知道世界各地知名餐廳的八卦,也可以與我聊聊。

米其林貴不(米其林到底貴在哪兒)1

米其林餐廳貴在哪兒?

LANSER:想了解下米其林餐廳廚師的來源或者說具備何種就業資質?

三三:首先米其林是一個餐廳評選機構,非盈利性質。因此,隻有米其林餐廳,不存在米其林廚師。類似rubochon、bombana那樣的廚師,全世界開同名連鎖餐廳,并且大都獲星,食客可以稱呼他們為米其林廚師,但是這可以視為一個昵稱,并沒有任何官方支持。

創建了米其林餐廳或者在米其林餐廳供職的師傅,背景也是五花八門的,同任何一個行業都一樣,有學院派、有自學成才、有跟随名師,英雄不問出處。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米其林無形中給了餐廳所有工作人員以榮譽感和責任感,不僅僅是廚師。創造一個出品優秀的菜靠閱曆、天分和機遇,将這個出品穩定的制作1000次呈現給不同食客,靠的是耐心、合作與堅持。

曉:米其林餐廳到底貴在哪裡?

三三:Saison,曾經全美NO.2的三星餐廳,雙人Set menu wine高達$1500。後廚100%開放,食物儲藏櫃、冷櫃、竈台,所有細節都在食客眼前進行。這家餐廳為一尾魚可以包下一艘船去公海,為一片香草可以買個農場;紅肉熟成房空間不超過20平,造價超4萬美金;一個30人小餐廳,後廚超過20人,月薪成本$88000。他們家後廚就幹淨的像個手術台。

每日送到店内的各色食材,珍寶般放在墊着幹爽綿紙的恒溫間,産地、獲取時間、限定使用時間,都寫在标簽上,平價如番茄,也按顔色、大小擺得如同博物館藏。價格不菲的鍋子,被視如公主,專用擦拭用巾、專業洗櫃,每日在人手中摩挲搭到包漿泛光。

所以,貴有貴的道理,運營成本太高。但是這家餐廳好吃嗎?我不知道,好不好吃是食客說了算,我已經完成了一個媒體刨根問底的義務。

Karry:據說,米其林一星表示到了當地一定要去吃的店,二星表示繞很遠路也要去品嘗,三星表示可以特地打飛的去吃,是這樣嗎?

三三:米其林官方是這樣說的,一種宣傳手法,但是食無定式,适口者珍,光顧這家餐廳的感受,每個人也不盡相同。

一般米其林星級越高的餐廳,就越是需要食客擁有一些所謂的飲食上的閱曆。比如懂得欣賞咖啡苦澀之外的層次,苦瓜的先甜後甘。擁有了這些審美之後,再去根據一些機構的榜單來篩選适合自己的餐廳,我覺得是比較不容易踩雷的方法。

還有一點很重要,有國界文化差異,或者帶有fusion概念的餐廳,總廚三觀與審美是不是和你契合也很關鍵,完全迥異的審美會導緻完全相反的感受。

所以抛開廣告語内容,有沒有米其林星,是不是值得光顧,選擇前還是要先花點心思收集一下可信信息再決定。如果你要認真吃一家餐廳的話。

米其林貴不(米其林到底貴在哪兒)2

Nancy Tang:您好,我想問中餐廳(國内外有的)為什麼上米其林榜單很少呢?有哪些原因呢?或者談談您對這些現象的想法~您怎麼看待所謂的“蒼蠅餐館”和米其林餐廳?

三三:米其林也有推薦的bistro餐廳,隻是沒有評星。記得上海地區評選出來的小店,公布時還引發了很多争議。

蒼蠅館和星星店,不分貴賤等級,這和一切行業也不分貴賤是一個道理。人也是嘛。

我看待人均低和人均高的餐廳,通常會用場景來解釋。用餐在現代社會已經不是溫飽問題,提升到感受甚至是享受,很多受歡迎的餐廳,和一部好看的電影,是一樣的,它給了食客全面的場景感受。

從你聽說這家店,選擇這家店,去往、入門、落座、點單、上菜、看、聞、吃、喝、說話,最終結束,這是一個完整的場景。劇本精彩、細節完善,就是好餐廳。

蒼蠅館,場景是自然的。比如我們去吃烤串,在街邊,路人、桌椅、炭爐,你遇到的很多細節都是自然形成的,氣氛和味道對應了,就是好蒼蠅館。

而星星店,搭建了場景。你遇到的所有功能性的感覺,都是人為設計的,空間、服務、菜品,一一對應,營造出的完整一餐,食客全面舒服了,就是好店,不管它有沒有星星。這樣的店從成本、創意都比蒼蠅館要更花心思。

立體場景才是餐廳制勝的關鍵,不是單一的菜好不好吃。

Tommy's penny:近日剛光顧杭州西湖邊上的一家素食餐廳,環境優雅但不至于驚歎,食物滿腹但不至于滿足,請問三三這類素食餐廳憑什麼可以這麼貴,是您前面所說的立體環境所緻嗎?還是食材?

三三:今年上海夏季新菜單裡,我最先試菜的居然是兩家素食餐廳。要知道更新季節菜單很費腦子,素食的選擇範圍又非常小,但居然就趕着出新了,師傅真勤謹。吃素,這件事容易讓人心生畏懼,要為了信仰或者健康原因,就意味着抛棄人生大樂。光顧素食餐廳的很多是素食者,很多普通食客可能從一開始就不樂意去吃。

上海素食餐廳,擁有米其林星的有兩個品牌,一家人均300~500元,一家人均600~1000元,他們的夏季餐單我基本都花了1.5小時試菜。能在這個時間内,将用餐節奏控制好,菜色起伏,細節溫度掌握好,緊緊抓住我的注意力,有其中一家做到了,貴的那家。

值嗎?我覺得值。因為吃到了素食全新的面貌。6年間,我采訪了這家餐廳的總廚至少4此。從人雲亦雲的誇他,到懷疑他,到重新認識他。我有時候很同情他,因為他沒什麼同伴。素食,不适合中國社會現在的普遍價值觀,能有人耐心去做,已經很感激了。看看金陵、淮揚的飲馔曆史,曾經上流階層茹素是最高等級的飲宴,現在上流階層吃花膠雞火鍋,吃潮汕老鵝頭,吃3D浸入式分子料理。沒有種素食的土地,沒有吃素食的人,怎麼會有做素食的師傅呢。

肌肉記憶Vs标準化

第五天:西餐是不是大多都能完全制式化,加多少食材調料精确到克,烹煮時間精确到秒,做出來味道總歸大差差不多;而中餐主要靠廚師的肌肉記憶,并沒有規定模式去生産模塊化産品?

三三:肌肉記憶,對于這個詞的感受很深。前陣子去南京江南竈采訪淮揚菜師傅候新慶,他邊聊天邊切菊花豆腐,一塊豆腐上百刀,一分多鐘也就切完了。放在水中輕輕一搖,就是一朵盛放白菊。總廚要掌握餐廳和後廚的運營,不可能天天守在竈台上燒菜,他随時拿起刀,也不怎麼看,就能流暢切出來,靠的就是多年肌肉記憶。

西餐其實也并非精确到刻闆,隻不過西歐社會發達,先進廚具利用廣泛,烤箱、蒸箱都是可以設定溫濕度,并且保持均衡。走進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的鄉下小館,依然是有大媽随心煎肉、灑芝士,沒什麼局限。

中餐标準化,一直很難,但是再難也實現了。不然西貝那麼多家店,每家味道都一樣,還承諾25分鐘之前上齊,怎麼做到的?标準統一精确的烹饪模式呗。

米其林貴不(米其林到底貴在哪兒)3

熊:美食,個人認為,調料越少越好,簡簡單單的食材,簡簡單單的烹饪法,而能色香味俱佳,這就是大師燒出的美食,對嗎?

三三:剛開始做這份工作的時候,我最愛問師傅的一個問題就是:請問這個菜是怎麼做的?很多師傅直白的回答:說了你也不懂。

時至今日,我依舊弄不懂一道菜的每一個細節,如果都懂了,我就當廚師了。我開始把這道菜放進時空與人物間理解了。

一道菜不管簡單與複雜,一旦它走進專業後廚,追求高品質,那麼手法再簡單,也不是一道普通人概念裡的簡單。

舉個例子,一個川菜大師教做麻婆豆腐,豆瓣醬的生産時間、存放對于鹹度和濕度有改變,廚房溫度、豆腐的軟度、堿度,都是變量,他需要據此調整火候,煸出紅油,熟成豆瓣,以及水焯豆腐的時間,這些細節都是普通人無法通過菜譜了解的。

所以簡單還是複雜,不能真正評價一個師傅的手藝。

溫眸°:你好三三,我想問下,我是山東人,我覺得家鄉菜魯菜(博山菜系)超級好吃,而且很多北方同學也都很喜歡,影響了北方很多菜,為什麼我來南方上學後,南方同學都不喜歡魯菜,甚至有诋毀者,表示不太理解,是因為地方文化口味呢差異嗎?

三三:魯菜是非常古老的菜系,和淮揚菜、粵菜、川菜一起,實際是中國主要的幾個飲食體系。作為北京長大的人,我覺得自己就是吃京派魯菜長大的,但京派魯菜又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魯菜,包括河北、東北、天津,實際都有魯菜的影子。

魯菜在我眼中主要是官府菜、膠東和濟南三個部分,和淮揚菜有類似的地方,講究高湯和刀工,煨、焖、炒的功夫大菜直到現在風韻猶存,但是随着齊魯文明在整個中國社會地位的變化,魯菜的發展實際停止了很多年,高端的食客和師傅也存在斷檔。

現在山東成了中國非常主要的食材生産者,很多高端食材在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流通,比如白蘆筍、大蔥、蒜、白菜等等,擁有很高的品質以及穩定的産量,但是魯菜卻在家鄉之外,生存發展。

未來很希望能認識更多的來自山東境内的師傅,也聽聽他們的故事。

味精,一分錢一分貨

bobk:調味品要準備多少種?

三三:看你指的是什麼樣的調味料。糖酒油鹽醬醋,基本起步吧。在家烹饪要看你通常喜歡哪些菜系、烹饪手法,廚房配備以及對于出品的要求。

舉個例子,在家做川菜,除了基本配備,菜籽油,鮮青花椒、幹花椒、辣椒面、豆瓣醬、豆豉、本地醋、本地醬油。。都是最基本的,其次還有各種香料、配料。

如果不拘什麼菜系,我家常備品裡比較特别的是,自制蔥油、富士黑标蚝油、古越龍山老酒、半島XO醬、青花椒油、山鹽、片糖。

特别要說,選購調味料的時候,食品安全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個在配料表上都有清晰羅列,對比一下很容易能找到添加劑少的單品,李錦記、聯合利華、加樂還有衆多調味料品牌都有自己的不同等級的産品。

最後祝烹饪快樂。

夏沛玉:請從安全、健康、口味方面談談味精。

三三:味精,這個詞要怎麼理解呢。味道的精華,還是說現代名詞中的工業品“味精”。

工業調味品味精,制造生産了非常多年,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從安全角度出發,隻要不是過度食用,不存在對于身體的明顯危害。我不是一個專業的健康類學科的研究人員,所以從一個普通人角度,從健康角度出發,我不認為工業味精有明顯的危害,不要過度妖魔化它。從口味角度出來,因為曾經遇過太多的其實加了味精之類的調味劑的菜品,被自诩從不吃味精的食客稱贊,服務餐飲行業的調味品生産商,一直在研發融合味精的綜合調味品,提供給衆多餐廳使用,創造出很多脍炙人口的招牌菜。

這一切都是對的。因為批量化生産有着非常嚴格的食品安全要求,我們吃這些添加劑,是在安全範疇下,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生活。

如果味精的解釋,是味道的精華。那麼這種提鮮手法,更為純粹、昂貴。日餐裡的昆布、木魚花,中餐裡的火腿、豬骨、瘦肉,很多天然的食材經過提煉,都可以成為味道的精華,被加入到菜品中。

所以,味精,一分錢一分貨。

米其林貴不(米其林到底貴在哪兒)4

一碗零味精的甬式黃魚面

哈哈哈大笑三聲:有點好奇,中國許多餐廳都喜歡放很多味精,那麼米其林餐廳會放很多味精嗎?

三三:提鮮的手法有很多,相對天然或者工業添加劑都是廚師會選擇的手法,小店一定會放味精,大店不确定會不會放味精、雞精、雞油、濃縮高湯等等,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價格越貴的高端餐廳越值得信任,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最好的方法是,現在中國政府大力推廣明廚亮竈工程,就是商戶要在完全開放的地方烹饪,你的眼睛不會騙人,仔細留意其實不難得到答案。

食品可溯源是這個行業的根源

楊亮亮:你吃過最好吃的早餐是哪家店啊?

三三:最喜歡的早餐呀,北京的糖油餅、蘇州的面,好店挺多的,不做具體店的推薦啦,省得有廣告嫌疑。

米其林貴不(米其林到底貴在哪兒)5

花花的麥兜:有哪些美食相關的書籍可以推薦的嗎?

三三:推薦些我自己特别喜歡的。

1、《廚神的家常菜》大神Ferran Adria的員工餐菜譜。

2、江獻珠的《鐘鳴鼎食》系列菜譜,作者是江太史家的人,粵菜大神。

3、《食物與廚藝》三冊,科普讀物,必備。

4、其他還挺多的,最近在看《山家清供》。

卅卅:你做評委參與評選的時候,會以什麼來作為評判标準?

三三:1、食材安全,可溯源。

2、食品安全,後廚制度完善。

3、光顧情景完整完善,細節處理細膩。

4、多次光顧,出品穩定。

5、最後才是菜品的口味,手法以及味覺的平衡,是否有突出食材的特性,妥當的搭配。

6、最後一點是側面了解,比如創始人和總廚,是什麼樣的人,有過哪些背景,這條不作為評判标準,但可以協助了解餐廳各個方面的内涵。

米其林貴不(米其林到底貴在哪兒)6

漫談南井:可溯源制度的建立難點在哪?

三三:難在統一思想和行為,難在保持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食品可溯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民生問題,這是我從事了這個行業十幾年之後,最後唯一覺得重要的根源。

民以食為天,而人類數量幾何增長,生活方式又越來越複雜,自然生長的食材早就難以為繼了,為了我們一定會遇見全面食用養殖食材的時代。(很多人其實已經在過全面食用養殖食物的日子了)可溯源是從根源上維持所有人基本生存、健康生活的充要條件。

但是這個世界太大了,先有可溯源的法律也并不盡善盡美,生産者、銷售者、購買者、消費者,這中間的關系又非常繁雜。

作為餐飲媒體,每一次采訪我都非常關注餐廳的食物從哪裡來,我能否去産地,餐廳如何運輸、存放、制作,不再拘泥于個人化的美味與否。

作為一個普通食客我大力支持負責任的農戶、商戶。

這樣可溯源機制就可以在我自己這裡更趨完善,大家都這樣關注,最終統一思想和行為,可溯源制度就沒有難點了。

莫高雷之春:美食點評網站的評分可信度高麼?有什麼其它途徑可以知道美味的餐廳呢?

三三:先說句題外話,餐廳好不好吃,是永遠沒辦法回答的問題,編輯答不出,美食家答不出,一個榜單更加解釋不了。我更偏向從食品安全、可溯源角度來評判餐廳,因為安全是有标準的,美味則太個人了。

大衆點評是最為垂直,中國食客使用最多的餐飲類app,黑珍珠和必吃榜是受衆最多的榜單,當然還有一些媒體和個人評選的榜單,沒有絕對可信的,也沒有絕無道理的。

我并不是說評選者舞弊,而是他們都是從菜品的味道、食材的價值,烹饪的手法、就餐的空間、服務的細節入手,沒有人說我是從食品安全入手。

分享一個小經驗,我在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旅行或采訪的時候,第一是找值得的信任的當地朋友詢問,作為媒體我有人脈的優勢;其次國内餐廳,我會非常信任大衆點評的高分餐廳,因為系統自動積分不存在舞弊,高分是非常難拿的;最後,隻能以身試法,去更多的花錢試餐廳,總是會有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具體什麼事情,我想我要匿名後再說。

雙星樓月:對于廚師這個職業來說,男的做得比較好還是女的?

三三:師傅這個職業是勤行,拿刀拿鍋,一站幾個小時,廚房還那麼熱,舊時候科技沒那麼發達的時候,除了精細的船菜、窯子菜還有些點心房裡有女人,基本沒什麼大廚級别的女人。

現在其實我也沒見過特别出彩的中餐紅案女大廚,很多是西餐、白案的女師傅。女人在廚師這個偏男性的行業裡,拜師入行、學藝出徒、升級為總廚,真正自成一門,帶領一群男人在後廚裡工作,真的太不容易,太難了。

GAHO:為什麼一般廚師都胖?

三三:我截屏給師傅們看了,他們表示不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