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導入:
講述齊威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故事,導入文本。
二、朗讀翻譯:
1、熟讀課文,把握節奏
2、正音解義,翻譯全文
3、小組讨論,複述内容
(這個環節可以讓學生通過注釋、借助工具書,利用小組間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論讀懂課文内容,老師在緊要處點撥一下,強調一下疑難處或重點即可)
三、整體感知
1、《戰國策》:學生整理介紹
2、解析題目:鄒忌諷齊王納谏,用監語句式,“鄒忌諷齊王”和“齊王納谏”
3、文章脈絡:
第1段:進谏的緣起
刻畫鄒忌的外貌→三問三答→與徐公的對比→從自信到自慚到自悟
第2段:進谏的内容(本文中心)
切身體會→用類比法進谏→以家事喻國事→啟發齊威王明白納谏的重要性
第3段:進谏的結果
齊王納谏→發布政令→國勢強盛,威震諸侯
第二課時
一、朗讀導入
二、課文精讀
(一)圍繞“三”進行解析,深入理解
1、“三問”
問妻、問妾、問客(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
2、“三答”
妻、妾、客的三答(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
3、“三思”:鄒忌為什麼要向齊王進谏?
鄒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對話中,在當面與徐公比較,在暮寝而思之後,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認識到凡是對自己有偏愛、有畏懼、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隻會說些獻媚讨好的假話。因此推己及人,想到國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進谏,為鄒忌諷谏齊王埋下了伏筆。
4、“三比”:鄒忌是如何諷谏齊王的?
以家事喻國事:
以“臣之妻私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與“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與“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
懇切指出“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勸說齊王除敝納谏。
5、“三賞”:鄒忌諷谏的結果怎樣?
齊王納谏。齊王下令按進谏的方式,分三等懸賞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谏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6、“三變”:齊王納谏的結果如何?
“令初下,群臣進谏,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二)讨論探究:
1、鄒忌進谏成功的原因在哪裡?
有兩個關鍵:①說話的藝術與技巧,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與威王的宮婦、群臣、百姓進行類比,輕而易舉地讓齊王明白确實受了蒙蔽②是納谏者齊威王有謙厚開闊的胸襟,重賢而又明理。
2.鄒忌、齊王分别是怎樣的形象?
鄒忌:心思缜密、精明善谏、關心國家、一代謀臣
齊王:善聽勸谏、禮賢下士、氣度非凡、一代明君
3.本文的題目是《鄒忌諷齊王納谏》,而作者卻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寫鄒忌和徐公比美,這是不是詳略不當?
不是。寫比美是為後文做鋪墊,是設喻手法。從全文來看,設喻、諷谏寫得詳,而齊王納谏除敝寫得略。這種詳略得當的手法,值得我們學習。
三、試着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一、拓展延伸(《田忌賽馬》激趣導入)
1.本文的三問三答中,答的内容都是說鄒忌美,隻有幾個字的增減或變化,這樣叙寫有什麼作用?
反映了對話人物間親疏遠近關系的不同:
妻熱情贊揚鄒忌“美甚”,反映妻對夫的偏愛;妾地位卑微,因為害怕敷衍地說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她的贊美比妻差多了;
客回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陳述句,比妾的反問句,語氣更輕了。
2.品味鄒忌勸谏技巧之高。
①為對方考慮:獻策之時,齊國的政治比較腐敗,如果鄒忌向齊威王以死谏君,效果不一定好。鄒忌以“閨房小事”現身說法,使齊王也同理得證“蔽甚矣”,順理成章被納谏。
(2)用婉言相勸:鄒忌谙習“良藥蜜口利于病,忠言順耳利于聽”。下級勸說上級,一不小心便會招來殺身之禍。鄒忌實話實說“不如徐公美”,創設情境,取悅威王。
(3)巧施攻心術:鄒忌很了解齊王受蒙蔽,他為國之清明擔憂;又曉得齊王有修明内政以興邦的宏志,為此設喻先對方之憂而憂,使齊王欣然接受勸告,提升了齊國的威望。
3.從鄒忌和齊威王這兩個人物身上,我們得到哪些啟示?
從鄒忌諷齊王納谏的角度看,提出批評建議時,要考慮方式方法,選擇恰當的語言、語氣,抓住恰當的時機,便于别人接受采納。
從齊威王納谏的角度看,作為領導,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偏聽偏信,要廣泛聽取他人的批評意見;要有聞過則喜、從谏如流的胸襟和氣度,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
二、寫作特點
1.情節完整,人物生動。全文隻有300多字,情節卻相當完整,對人物刻畫講究,如齊王在文中隻兩個動作,賢君形象卻躍然紙上。
2.巧設比喻,以小喻大。以生活小事來說明納谏的重要,娓娓道來,人情人理。
3.叙事簡潔,剪裁巧妙。如鄒忌與徐公比美的情節,作者作了繪聲繪色的描繪,後來進谏時,卻隻作概括叙述。
4.語言生動準确。如三問三答中,内容都是說鄒忌美,隻有幾個字的增減或變化,語氣卻全然不同,生動準确,符合認為身份。
三、總結課文
1、學生小結文章主旨:
本文生動地記叙了鄒忌諷齊威王納谏,使齊威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告訴人們:不要被一些表面現象蒙蔽,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不犯或少犯錯誤。
2、教師強調:“三疊”式遞進,設喻類比的方法
文言文的學習,一定要讓學生反複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受,要讓語文課堂充滿讀書聲,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朗讀去自己感悟課文。老師不要講的滿堂灌,似乎展示了自己的博學,還課堂于學生,要把學習的重擔“壓”給學生,缺失了重點,問題設置上盡量讓學生生成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思考、理解探索,才能興趣盎然,不然文言文教學就實在是乏味無聊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