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經濟上的基本原理

經濟上的基本原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12:46:07

經濟上的基本原理(經濟的自然原理)1

經濟學理論的再解析(58)

五、新古典綜合經濟學(13)

經濟活動包括生産、消費和貿易,三者的互動促進了經濟的增長,同時構成了商品和資本的循環流動。消費模式與收入分配模式密切相關,而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決定了消費模式和收入分配模式。由于社會結構是在各種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而各種社會因素都會對消費模式和收入分配模式産生影響,而不僅僅是經濟因素。消費行為還涉及到個人和社會的心理狀态,它所産生的消費傾向對生産構成一定的影響。生産行為相對消費行為要複雜得多,它需要将多種生産要素組合在一起才能發揮作用,這些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本、技術以及組織形式。人類對生産要素的認知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利用生産要素的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因而生産方式所決定的經濟增長模式也會不斷地發生改變。

當人類處于最原始的狀态時,動植物資源是可以直接利用的要素,人們通過狩獵-采集獲得所需要的食物,生産方式僅限于自給自足,技術來自于人類粗淺的經驗,以血緣為紐帶的家庭、族群是基本的組織形式,此時決定經濟增長的核心因素是自然資源。到了原始社會的後期,人們開始利用土地資源進行耕種和養殖,并利用森林、礦産等資源制作生産工具和生活用品,這些手段進一步改善了人類的生存條件。這時,技術的複雜程度逐步地提高,社會組織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人類利用生産要素的能力在不斷地進步,決定經濟增長的核心因素開始轉向了組織形式。當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複雜的社會結構,這種組織形式對人們利用生産要素的能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人類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奴隸制将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變成了經濟增長的推動因素,但技術進步仍然非常緩慢。由于人類社會的複雜程度決定了其利用生産要素的水平,因而社會的組織形式變得越來越重要。直到資本主義社會,人類才能夠廣泛而深入地運用科學技術開發自然資源,并建立了靈活的資本體系,這使得體力勞動的重要性大大地降低,資本和技術成為了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