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經常聽到“陰陽五行”這個詞,這個詞又是怎麼一回事?
“陰陽五行”是指在玄學中的八卦、四柱、奇門、星象、風水等學論中,都是以陰陽變化為原理,五行生克為法則的相互關系。
陰陽:自然的萬物中存在着對立的兩種屬性,而這兩種矛盾的屬性又相互統一,缺一不可,少了其中一樣屬性,都不會形成變化,生成萬物。
面對太陽的叫“陽”,背靠太陽的叫“陰”。
對自然萬物的變化規律,影響最大的就是太陽。天地間自然萬物與人類社會現象中所有變化,逃不過陰陽兩種極端的潛在影響力:就是受光照射産生至陽至剛的力量,及背光而生處于極度陰暗的另一股力量。
陰陽是第一組宇宙神秘密碼。
第二組是五行。
希臘演繹宇宙為,四元論;土,氣,火,水。
印度卻為四大論;地,水,火,風。
佛家進一步演繹為地,水,火,風,空,識六大論。
而中國的五行論,則是﹣金、水、木、火、土。
但要學好八字,似乎要學習将這個口頭禅改一改“金,木,水,火,土”改為“金、水、木、火、土”。為什麼将“木、水”轉為“水、木”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五行組合,有相生的原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同時亦有相克的道理。以上“金水木火土”是順次相生,而相克是隔一位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分别是金、水、木、火、土;
水曰潤下具有寒冷、向下特性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現象。
火曰炎上具有火熱、向上的的特性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現象。
木曰曲直具有生發、條達的特性等作用的事物。
金曰從革具有清靜、收殺的特性。
土爰稼穑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
采用取象類比的方法,把需要說明的事物或現象,簡單地分為五種類,把具有相似屬性的事物或現象,分類别歸屬五行之中,在五行屬性的基礎上,利用五行規律解釋說明和推算預測事物或現象之間聯系以及變化。
五行規律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好像陰陽一樣,是事物或現象中不可分割的兩個屬性,沒有相生就沒有事物的發展和成長;沒有相克,就不能維持事物在發展和變化中的平衡協調性。
這種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對又相統一、互相作用的關系,推動和維持事物的正常生長、發展以及變化。
為什麼五行會産生相生相克的道理呢?事物與事物之中,存在着一種互相滋長、幫助、增長的力量存在。
我的演繹卻是從最簡單入手。五行相生的原理是窺探大自然的現象而來的。金經火熔會轉流質,水可養生木材,木可生火焰,火燼為土,土壤中滋養金玉。金可斬樹,木可破土,土可防水,水可滅火焰,火可熔金用這個概念去想,便掌握了五行的相生和相克的道理了。
八字如一個秤,秤鈞是年,提綱是月,铢兩是日,秤權是時,要使秤平衡才能立命。太過或不足都會産生反效果。因此五行生克的道理之外,還有一套反克的理論。
如果我們隻知道順生順克而不知反生反克的道理,就不能更好地運用五行生克的規律來指導對事物現象信息的推算預測。
徐大升先生的《元理賦》有著名經典性的評著。
在五行正克中,有“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相濟。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能疏通。木旺得金,方成棟梁。
反克的有“金能克木,木堅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蕩。水能克火,火旺水乾,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在五行反生為克有:“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熄。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洩多為克的例子有:“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虛。”
土是生金的,但土太多反而把金埋沒了,使金失去本有的作用。比如一個人身體本來很健壯,又吃人參補品,結果不但沒有起到補身的作用,反而因補得太過緻病(例如流鼻血等)。反克好比身弱财多而不勝财,結果是因财或女人而緻禍生災。四柱若遇此情況,最好取比劫幫身為用而救之。
五行的哲理是,一切不能缺少,一切不能過多,中庸為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