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老師論【力比多】和【攻擊性】
學員提問:弗洛伊德用【力比多】和【攻擊性】這兩個詞基本界定了什麼是人的【本能】,請隗老師講講它們究竟是什麼含義?為什麼您在課堂上說這是弗洛伊德偉大的界定和發現呢?
01
隗老師回答:這兩個詞很有意思,一個是代表着快樂本能、生本能、性本能的【力比多】,另一個是趨向于攻擊本能、攻擊趨力的【攻擊性】,通常這兩個詞是綁定在一起不會分裂出現。
我們舉一個最基本的事件去分析:
滿清入關是影響到中國近現代發展的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
滿清人在東三省待的好好的,長白山、大興安嶺待的好好的,Ta們為什麼要打進山海關占領北京?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推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政策,中間辮子周邊剃光而“定鼎中原”呢?
這裡邊就融合着弗洛伊德所說的【力比多】和【攻擊性】了。
【力比多】和【攻擊性】分不開,也不存在二者先有誰後有誰,二者是同時出現:
我想吃到更多的美味,就需要釋放更多【攻擊性】去“彎弓射大雕”,射雕的過程是攻擊釋放,吃到雕肉又是【力比多】滿足。
所以滿清人在長白山也好,在興安嶺也罷,白山黑水間也就能吃到這些東西,但“定鼎中原”之後出現了“滿漢全席”,八大菜系全都有了,【攻擊性】釋放出來,【力比多】也就同時出現了。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需要具備這兩種本能,這兩種本能讓人生生不息、向死而生,更好地去拓展拓疆,概括起來就是【力比多】和【攻擊性】這兩個概念。
02
精神分析裡還有一個詞叫【壓抑】,所謂的【壓抑】也不是兩種本能隻壓其中一個,【攻擊性】壓抑了,【力比多】也出不來,反之亦然;
【壓抑】是兩者全部壓下去了。
本期專題我們講的【固着】,就像是一個蟲卵狀态、冬眠狀态,在這種狀态下,【力比多】和【攻擊性】都出不來;
這兩者一個能出來
另外一個也就不遠了
我們是“民以食為天”的民族,中國的飲食文化中會用“炊煙袅袅升起”形容做飯時的煙火氣息;
廚房能體現出一個家庭生生不息之感,也是【力比多】和【攻擊性】完美融合之地:殺雞宰鵝、烹羊宰牛、稻谷脫殼、蒸米煮粥這些都是攻擊的過程,攻擊之後的色香味意形,吃到嘴裡沁人心脾、原湯化原食、餃子就酒越喝越有的感覺,這些又是【力比多】的享受;
所以中國的廚房文化,就融合了【力比多】和【攻擊性】兩個部分,也說明了弗洛伊德【本能】這個概念。
有人說中國人是『口欲固着』的民族,【力比多】和【攻擊性】都用在吃上了,有一點道理,但也要看到,我們中華民族大快朵頤之後提筆就能寫詩,這是口欲滿足之後,【肛欲期】創造的升華,在酒桌上談生意談買賣的酒桌文化,又是【俄狄浦斯期】的發展;
我用“廚房的故事”講清楚了【力比多】和【攻擊性】嗎?學員們明白了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