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經典節選?一百年前,《狂人日記》發表于《新青年》雜志,作品振聾發聩,其影響至今不絕,堪稱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作品,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狂人日記經典節選?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百年前,《狂人日記》發表于《新青年》雜志,作品振聾發聩,其影響至今不絕,堪稱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作品。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白話小說處女作,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傅斯年說,“魯迅先生所作《狂人日記》的狂人,對于人世的見解,真個透徹極了”“《狂人日記》用寫實筆法,達寄托的旨趣”。吳虞發表《吃人與禮教》一文,稱這篇小說“把吃人的内容和仁義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那些帶着禮教假面具吃人的滑頭伎倆,都被他把黑幕揭破了”。就像戲曲中的“亮相”,魯迅的《狂人日記》一出場,就赢得“碰頭彩”,而且長久留在觀衆的腦海中。
《狂人日記》是魯迅思想和文學的綱要,是他前半生經曆的總結,是他思緒和感情的凝聚。魯迅接受的傳統及非傳統教育,碰上周遭無奈的現實,在小說的字裡行間糾結。一個受過開放教育的人回到封閉的社會中,日益感受到禁锢,産生了種種的不适和憤懑,借狂人的言詞、行動表達出來。魯迅對中國曆史和文明的深入思考,對中國未來的擔憂,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在這篇作品之中。
正如魯迅自己所說,《狂人日記》中有果戈理,也有尼采,既憂憤深廣又清脆嘹亮,既寥遠又實在。這種旋律持續奏響到魯迅的生命盡頭——他像困頓的過客那樣奮力前行,時而像“這樣的戰士”一樣舉起投槍,時而向“陳年流水簿子”踹上一腳;他也不忘向悠久曆史中“民族的脊梁”緻敬,更期盼“于無聲處聽驚雷”;他時而走到前台,吟唱《死火》和《影的告别》,時而站在後台操作提線木偶,讓未莊、趙莊的人們表演一幕幕悲喜劇。魯迅許多作品的形象,都能在《狂人日記》中找到原型。可以說,《狂人日記》是魯迅文學交響的序曲,它的主旋律生出多種變奏,響徹後來的小說、散文、雜文、詩歌。
《狂人日記》也是未完成的文本,全篇最後的省略号“救救孩子……”含無盡之意。怎麼救?魯迅沒有給出方案。狂人的“狂語”不成系統,還沒有思考周全。我們不能求全責備,因為其後一百年中,人們一直在苦苦尋找自救和施救的道路。
魯迅這一聲呐喊是新文化時期最激越的聲音,至今回蕩在中國大地,時時提醒我們還有未完成的使命。
(作者系魯迅文化館常務副館長)
《中國教師報》2018年11月21日第16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十一中秋節,我們在民和七裡寺花海等你哦!
,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