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渡陳倉,這條計策全稱應該叫做:”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原文: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意思就是說:給敵人制造一系列假象,用來掩蓋真實的行動。這條計策的關鍵在前一句:明修棧道,必須讓人相信你真的在修棧道,才能達到暗度陳倉的目的。
益動而巽:語出《易經》益卦。此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巽上)。上卦為巽,巽為風;下卦為震,震為雷。意即風雷激蕩,其勢愈增,故卦名為益。與損卦之義,互相對立,構成一個統一的組紛。《益卦》的《彖》辭說:“益動而巽,日進無疆。”
就是說益卦下震為雷為動,上巽為風為順,那麼,動而合理,是天生地長,好處無窮。
《易經》益卦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典故計策名出自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
大家知道,劉邦和項羽是秦末農民起義的兩大領袖,為争奪天下,進行了為期四年的“楚漢戰争”。攻打鹹陽的時候,約定誰先攻入鹹陽就為,“關中王”,結果偏偏劉邦先攻進去了。
項羽不願意讓劉邦當“關中王”怎麼辦呢?也不願意讓他回到家鄉沛縣,便故意把巴、蜀和漢中三個郡分給劉邦,然後封劉邦為漢王。
楚漢之争
劉邦因為打不過項羽,沒辦法隻能把鹹陽讓給了項羽。
劉邦走的時候把通往漢中的棧道給燒了,這既有為了阻攔項羽的勢力追擊的目的,同時也有表明自己不會跟項羽搶天下的意思,降低項羽的戒備。
後來,劉邦在漢中逐漸發展強大起來,就命韓信為大将,出兵與項羽争奪天下。為了迷惑敵人,韓信派了一萬多人馬去修複燒毀的棧道。因為棧道修複工程艱巨,進展緩慢。章邯認為要棧道修複絕非一朝一夕能搞定的,所以毫無戒備。
殊不知韓信已經指揮主力軍隊已抄小路攻向陳倉,很快就攻下鹹陽,占領關中。
韓信采用一明一暗、以用修複棧道的動作掩蓋偷渡陳倉的計謀,取得了奪取關中的重大勝利,這就是“暗渡陳倉”計名的由來。
PS:棧道,是指在懸崖峭壁的險要地方鑿孔支架,鋪上木闆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軍、運輸糧草辎重,也可供馬幫商旅通行。
陳倉,是古代縣名(今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是漢中通向關中的咽喉要道。
劉邦
總結:奇出于正,無正不能出奇。能實現“暗渡陳倉”的前提,是“明修棧道”做得足夠好,讓敵人信以為真,做出錯誤的判斷。公開地展示一個讓敵人覺得愚蠢無害的行動,使敵人放松警惕。在表面行動的背後,趁敵人被假象蒙蔽而松懈時,給敵人以措手不及的緻命打擊,自己就可以出奇制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