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地名衛井的來曆

地名衛井的來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09:24:08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為方便管理,不少大縣都推行了“縣區鄉(鎮)村”的四級區劃體系。老萊陽縣(兩家分家之前的萊陽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根據縣志的記載,當時的萊陽全縣劃為9個區,轄206個鄉鎮(30個鎮、176個鄉)、1620個村。

在命名上,區按照數字序号排列,而鄉鎮則以駐地村、地理方位或典故命名。由于鄉鎮數量衆多,名字就難免會出現相仿的情況。比如,當時萊陽縣就分别有“桃源鄉”和“陶源鄉”,兩者雖然寫法不同,但讀音卻一樣,是一個有趣的人文現象。

地名衛井的來曆(老萊陽縣曾有個陶源鄉)1

其中的桃源鄉,隸屬老萊陽縣第五區,大體相當于現萊陽市桃源莊、馮格莊一帶。而陶源鄉,隸屬老萊陽縣第七區,即今萊西市河裡吳家村周邊。

兩相比較,桃源鄉這個名字比較直觀,應是從桃源莊而來;而陶源鄉這個稱呼就不太好理解,下面就為大家做簡單介紹。

按照縣志的記載,陶源鄉共轄12村,分别為扒頭張家、大莊子、西館張家、(河裡)吳家、荊家、榛子溝、七十裡堡、于格莊、張格莊、上店、北泊、元莊。

地名衛井的來曆(老萊陽縣曾有個陶源鄉)2

(▲河裡吳家的位置示意)

對照新舊地圖不難發現,以上村莊基本都位于原萊西縣河裡吳家鄉小沽河以北的區域,現在則屬南墅鎮管轄。這裡北接招遠,西鄰萊州(掖縣),南距平度也不遠,堪稱四縣交彙地帶。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應該已經發現端倪,在這片區域内,并無哪個村莊帶有“陶源”的字樣,那麼,“陶源鄉”這個名字到底是如何而來的呢?

筆者曾嘗試查詢史志資料,但并沒有相應的答案,暫時隻能推測。由于“源”有河源之意,加上這裡是小沽河進入老萊陽縣後的第一站,筆者起初以為“陶”是小沽河或者周邊某條河流的代稱,但若如此,史料中應該有所痕迹,然而反複查找,亦無結果。以此反推,這種假設的可能性并不大。

地名衛井的來曆(老萊陽縣曾有個陶源鄉)3

地名衛井的來曆(老萊陽縣曾有個陶源鄉)4

地名衛井的來曆(老萊陽縣曾有個陶源鄉)5

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段時間,筆者偶然聽當地朋友說,河裡吳家鄉周邊村莊老輩就有制作陶器的傳統。而“陶器”這個字眼,很快讓我想到了“陶源鄉”這個稱謂。這兩者之間是否有關系呢?

河裡吳家周邊村莊盛産陶器這一點,在《萊西縣志》中也有據可查。志中稱:

“建國前,境内磚、瓦均手工制作毛坯,以高梁稭、松柴為燃料,小土窯 燒制, 燒後水潤, 磚、瓦均青色。窯場均為富裕戶經營,雇請技術人員,燒火工稱 “窯匠” 。農業合作化前,境内有私營地窯200餘處。河裡吳家鄉的山後、芝下、上店、扒頭張家等村有土窯燒制罐、盆、甕等陶器。”

根據上文的記載,河裡吳家周邊村莊的确在建國前就以燒陶而聞名,并且這個知名度比較大(否則也不會收錄到縣志當中)。從這個規模來推測,上世紀三十年代萊陽縣的“陶源鄉”,很有可能就是“陶器之鄉”或“(本縣)陶器主要出産地”的寓意。

實際上,在當時萊陽縣的鄉鎮當中,還有找到與之類似的例子。大野頭、劉海寺、呂格莊一帶的幾個村莊,由于盛産水果(當地的櫻桃、杏子現在也有名),因此就取名為“佳果鄉”。河裡吳家附近的這個“陶源鄉”,多半也是因特産(也算是典故的一種)而得名的情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