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保留應屆生身份?文章開頭需要和大家先解釋一下,以下說的應屆生身份是指在實際找工作和考公當中所提到的身份要區别與我們考研群體當中的“應屆生”和“往屆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要不要保留應屆生身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文章開頭需要和大家先解釋一下,以下說的應屆生身份是指在實際找工作和考公當中所提到的身份。要區别與我們考研群體當中的“應屆生”和“往屆生”。
我們考研當中,其實應屆和往屆并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别,隻是對兩種群體的區分,以2021考研為例,應屆說的是現在正在讀大三下學期馬上要升大四的考生群體,而往屆生是凡是在考研報名的時候已經拿到本科畢業證的,都算是往屆生(這其中包括2020屆畢業生。)之所以這麼區分,是因為,雖然大家可能在2020年參加考試,但實際錄取時,是在明年2021年9月份,也就是2021級研究生,對于今年下學期才升大四的備考者來說,正好明年畢業,所以稱為應屆畢業生;而今年上半年已經畢業拿到畢業證的同學來說,雖然今年是應屆畢業生,但是到明年研究生錄取時已經算畢業一年了,所以稱為往屆生。還是那句話,應屆生和往屆生對我們考研沒有影響,都可以報名,對于院校和專業的選擇基本不影響(特定要求需要三年及以上的工作經驗的專業或招生單位有特殊要求的除外)。非要說的話,有一點是考研預報名,部分地區可能不允許往屆生參加預報名,比如去年遼甯、四川等地區往屆生不能參加預報名(9月下旬),隻能在正式報名期間(10月10日~10月31日)參加報名。其他考研初試、複試對于報考同一院校同一專業的應、往屆生來說,基本上都是統一标準考核,沒有什麼太大區别。
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找工作”、“考公”中大家普遍提及的“應屆生身份”是怎麼一回事,又該如何保留自己的應屆生身份?
▼
01 應屆生身份如何劃定?
應屆畢業生分為以下兩種:
1. 即将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處于實習或待業狀态的;
2. 已經拿到畢業證,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在擇業期内。
所以,應屆生不僅僅是指專科大三或本科大四的學生。
隻要是在擇業期(國家規定為2年,部分地區3年)内,你的檔案、黨團關系等依然保留在畢業學校或各級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都按照應屆畢業生對待。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在校招及公務員考試中會限定求職者必須為應屆生。
校招無非就是在學校投遞簡曆,企業比較集中,不用在外邊奔波,對其他方面沒有影響;
但想要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同學一定要記住,在你考上或放棄考公務員之前,不要簽訂勞動合同,将自己的檔案留在學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場,保留你的應屆生身份!(想要把檔案留在學校,可以試試暫緩就業,具體可以向本校輔導員咨詢了解。)
▼
02 應屆生身份有多重要?
不得不承認一點,在找工作時,與往屆生比起來,應屆生确實有一定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戶口優勢
多數城市為引進人才,甚至提出應屆生可直接落戶,而非應屆生想要在一二線城市落戶隻能通過更多的途徑。而戶口恰恰又決定了你買房、子女教育等問題(雖然剛畢業的你,可能成家立業還有點早)。
2、考試資格優勢
大家應該了解,國考、省考等招聘考試,很多職位隻有應屆生可以報考。
尤其是公務員,在每一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都有許多職位專門限定“應屆生”報考,我們都知道考試的競争壓力有多大,多一個條件限制,就能減少很多競争對手。
所以應屆生這個身份非常寶貴,大家一定要利用好。
3、找工作優勢
如果一個企業在面對同一職位的應聘者,A已經在社會工作了幾年,但工作能力一般,B是應屆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此時用人單位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後者。
因為應屆生可塑性很強,而且剛剛走入社會,沒有其他因素幹擾,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而且目前央企和國企還有一些公司的校招專門面向應屆畢業生,但是如果畢業後再想進入央企和國企就比較難了,所以這時候體現出了應屆生身份的重要性。
4、心理優勢
對于應屆生來說,對工作充滿了熱情,且對社會上的各種事充滿好奇心,就因為沒有工作經驗,他才不會被之前的圈子困住,從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同時,在工作、生活上沒有太大的壓力,可以無所顧忌的去拼去闖。
如果簽三方協議,還屬于應屆生嗎
算的。三方協議并非正式的勞動合同,所以對應屆生身份并不造成影響。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或者已經交了社保,就不算是應屆生身份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