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家庭關系思考

家庭關系思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23:48:44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文來源于公衆号:錢志亮工作室 ID:qzlgzs

作者 | 錢志亮

最近,“松弛感”一詞突然火起來了。

它源于博主@黑貓白襪子發的一則微博,記錄了他坐飛機旅遊見到的一家人,在處理突發事件時的淡定平和。

聯想到自己或父母可能的處理方式,他不禁感歎道:“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麼松弛的家庭關系。”

家庭關系思考(家庭關系中的松弛感)1

沒想到,這篇微博引起了衆多網友的共鳴,紛紛留言表示羨慕。

有人說,這和家庭經濟條件有關,有錢,不怕損失,當然可以淡定松弛了。

其實,這不是問題的關鍵。

家庭關系中的松弛感,本質上是遇到事情時積極的思維方式、較強的情緒管理能力以及平和的溝通方式。

有些家庭,即便不富裕,也有着穩定、松弛的氛圍,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獲得充足的安全感、歸屬感。

這種安心、愉悅的感覺,滋養着每一個家庭成員,也會讓整個家越來越好。

01

松弛的家庭關系,有多奢侈?

家庭,本該是一個有愛、溫暖、讓人放松的避風港。

在那裡,自己被愛着、接納着,可以安心地做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難題,家人都會互相陪伴支持,共同面對。

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缺少這樣的氛圍。

在那條微博的評論區裡,許多網友坦言,自己從小就是在緊張、高壓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也因此留下了難以消除的心理陰影。

“想到自己,有點想哭。小時候不小心把筷子碰到地上,立馬就會被大聲責罵。哪怕現在我不小心碰到什麼東西了,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愣住,心裡特别恐慌緊張。”

“我高中時掉了身份證,想到需要我爸媽請假一天陪我補辦,焦慮得開始在宿舍廁所哭。”

“好羨慕這種家庭生活,而我的家庭一直因為一些瑣事内耗,雞毛蒜皮的事也會互相指責半天,真的很累。”

家庭生活中,難免會有磕磕絆絆、做事失誤、被突發事件打亂計劃的時刻。

越是這些時刻,越考驗着家庭的穩定性、家庭成員間的聯結感。

家庭關系思考(家庭關系中的松弛感)2

有些人情緒急躁、缺乏耐心,為一點瑣事大動幹戈,遇到問題互相指責埋怨,争吵不休。

這種處事方式,很容易損傷家人之間的感情,也不利于一個家庭的興旺、幸福。

而在一個家庭中,孩子處在最弱小的位置,常常承受着父母情緒上的壓力,身心發展都會受到負面影響。

有些家長,對孩子犯錯的容忍率很低,做錯一點小事就劈頭蓋臉地批評斥責孩子。

在這樣緊張、高壓的家庭氛圍下,孩子安全感越來越低,經常會感到緊張焦慮,生怕自己做錯事。

這種不敢犯錯、害怕被責罰的心理,無疑會削弱孩子的探索欲,缺乏膽量和勇氣,成長潛能被抑制。

孩子在緊張、高壓的家庭氛圍中長大,也會變得挑剔、斤斤計較,遇事喜歡指責别人、推卸責任,不利于人際關系的發展。

更糟糕的是,受到影響的孩子,如果不懂得自省和改變,又會不自覺地将這種相處模式複制到新一輪的家庭關系中,代代相傳,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02

如何建立有松弛感的家庭關系?

每個人都渴望在家庭中感到安全、輕松,不管自己是什麼樣子,都能被接納、被包容。

家庭裡得到的愛和溫暖,會成為一個人一生的底氣,使其充滿勇氣和自信,從容地面對人生。

家庭關系中的松弛感,簡單來說就是家人之間彼此尊重理解關懷,遇到問題一起承擔和解決,而不是陷入互相對抗之中。

建立有松弛感的家庭關系,做好以下三點很重要:

(1)轉變思維方式

生活中,讓人感到疲憊痛苦的,常常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由此産生的情緒困境。

處理事情本身,并不會消耗太大能量,陷入情緒的旋渦中,才會令人身心俱疲。

比如:高高興興地出發去旅行,結果到了車站發現車票買錯了。

這時候,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應該改簽或退票,重新做計劃。

可是有很多人,接受不了計劃被打亂帶來的失控感,陷入自我否定中,不斷地指責自己,又生氣又懊惱,好好的心情就被破壞了。

家庭關系思考(家庭關系中的松弛感)3

再比如:孩子不小心把碗摔碎了。

簡單點看,家長首先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再和孩子一起把碎片打掃幹淨,事情就可以過去了。

可有些家長,就是過不去心裡的坎兒,怒火中燒,指責孩子做事粗心、沒用,連個碗都拿不好,最後兩個人都不愉快。

作為旁觀者可以發現,當事情已經發生,再多的情緒也是沒有意義的,隻會對當事人造成痛苦的記憶,甚至破壞關系。

因此,在遇到事情時,我們可以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而不要浪費在自我攻擊和指責他人上

這樣,整個人都會輕松、快樂很多,身邊人也會受到感染。

特别是在教育孩子時,家長不要過于嚴厲苛責。

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犯錯失誤再正常不過,家長多一點耐心、包容心,給他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對孩子成長幫助更大。

(2)平和地溝通

生活中,比起外人,我們總是習慣把壞脾氣給最親近的人,說話不考慮對方感受,冷嘲熱諷、咄咄逼人。

但是,人心都是柔軟脆弱的,不穩定的情緒、刻薄粗暴的語言,也會讓家人感到受傷,時間久了,越來越心寒、失望。

當人的心散了,這個家庭又怎麼能幸福得起來呢?

俗話說得好:“家和萬事興”。

所謂的家和,指的就是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心平氣和地交流、溝通,能夠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這樣,家人之間更能互相感受到對方的愛和關心,增進彼此理解,内心充滿溫暖和力量。

當溝通順暢了,遇到事情也能夠高效地解決,生活越來越順利、美好。

家庭關系思考(家庭關系中的松弛感)4

人們常說,家庭是一個要多講感情、少講對錯的地方。平時溝通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自己的語氣,正面表達、就事論事,不要刻薄地反問、冷嘲熱諷、翻舊賬。

遇到突發狀況,不要隻顧着挑對方的錯處,要顧及對方的感受,互相理解包容,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問題。

(3)學會管理情緒

心理學中有一個“踢貓效應”,體現了負面情緒的傳染:

一位父親,因為在公司受到老闆批評,回到家,他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大動肝火,就把孩子臭罵了一頓。

孩子覺得不服、委屈,轉身把氣撒到了家裡的貓身上,狠狠地踹了貓一腳。貓一溜煙逃出家門,跑到了路上。

正巧一輛卡車經過,司機來不及避讓,撞到了旁邊正在玩耍的小孩,釀成了事故。

壞情緒是會傳染的,如同推倒多米諾骨牌,且往往會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由強者傳向弱者。

現代社會中充滿競争與焦慮、工作壓力、生活中各種突發狀況、育兒難題等等,稍有不慎人們情緒的那根弦就容易崩斷,造成情緒失控。

很多家長沒忍住吼了孩子後,就開始後悔;很多夫妻間的争吵,就來自于随意的情緒宣洩。

發洩情緒容易,被傷害的感情,卻很難修複。

家庭關系思考(家庭關系中的松弛感)5

家庭中,隻要有一個人情緒不穩定,暴躁易怒,就會讓整個家庭氛圍變得緊張不安,每個人都無法放松下來,生活也變得苦悶不快樂。

作為成年人,尤其是為人父母後,情緒管理是一堂必修課。提高自己的認知和自控能力,不僅給自己、也會給家庭帶來幸福。

首先,不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積攢的負面情緒發洩到家人身上,學會找到合适的情緒發洩通道,比如聽音樂、看電影、跑步、一個人待一會兒、和家人談心。

其次,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脾氣上來的時候,按一個暫停鍵,看到自己當下的情緒,思考從何而來,冷靜三分鐘,讓情緒自然流動,再去面對家人。

最後,通過實際行動和努力,提高自己面對生活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修煉自己的心态。

家庭關系中的“松弛感”,并不隻是一個虛幻的名詞,它關系到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理安全感和情緒狀态。

面對瑣事不争執計較,淡然處之,遇到大事不互相責怪,共同承擔。相信愛和包容的力量,家庭會越過越幸福!

本文轉載于錢志亮工作室(ID: qzlzgs),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名師。專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兒教育領域。著有《入學早知道》《科學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學的140個漢字》等。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家庭關系思考(家庭關系中的松弛感)6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吧

本文來自【中國教育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