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之名#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場景:公司開會時,領導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大家參與讨論,說出各自的想法。同事們積極讨論,争先恐後地發言,隻有你一個人默默地坐在角落裡,不敢發言。
盡管你的心中也冒出了很多想法,這些想法可能你覺得比你的那些同事的想法還要好,可你卻始終不敢開口,害怕說出來之後,被大家當做異類,遭受孤立和排斥,更怕自己因此在領導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從此遠離升職加薪?
其實這都是我們的敏感性人格在作怪。所謂敏感性人格,就是特别在意外界對我們的看法,導緻說話做事畏手畏腳,瞻前顧後,最後弄得自己身心疲憊,活得很累。
如何擺脫敏感性人格對我們的束縛,讓自己做一個勇敢無畏的人,活出真正的自己,《涵解:無畏真實》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答案。
這本書的作者趙涵,用自己從小到大将近40年的真實經曆,為我們講述了她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曆過的各種痛苦和委屈,以及後來的反擊和重塑,最終突破枷鎖,活出自我。
全書以涵字為主線,通過涵悅、涵煦、涵潤、涵暢、涵養等5個篇章,從原生家庭、校園霸淩、姐弟戀愛、職場偏見等多個維度,詳細闡述了一個敏感性人格如何通過自我精進,突破重重障礙,最後活出真實又自信的自己。
書中為我們總結了很多實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個。
1學會發聲,才有發生
作者趙涵在《涵解:無畏真實》中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曆:高考時因25分之差,加上不服從調劑,導緻與中國人民大學失之交臂,于是開始了海外求學之路。然而當她拿到雅思考試的成績單時,發現隻有4.5分,這就意味着她不能順利入學。
換做其他人,可能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産生懷疑,并聽從學校老師的安排,趕緊準備下一年的考試。
然而趙涵卻沒有這麼做。小時候遭遇的校園霸淩事件讓她深刻地體會到,“你要為自己發聲。”
于是她選擇了申請複議。盡管當時距離大學開學僅剩2個月的時間,盡管老師告訴她中國學生申請複議成功的概率非常低,還不到5%,她依然選擇了為自己發聲。
她給英國文化委員會寫了信,又用郵件催促對方,還打了無數次昂貴的國際長途電話。最後終于等來了自己的複議結果,其實是7.5分。于是拿到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入學通知書,而後又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國際留學生獎學金,還在研一就被導師推薦給本科生當助教。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要勇敢做自己,首先你要學會發聲,敢于為自己發聲。沒有發聲,就不會有任何變化發生。
很多人都忽視了發聲的重要性。比如文中開頭提到的那個場景,領導提出一個問題,同事們各自發言。如果你覺得他們說的不對,你有不同的看法,那麼你就需要大膽的站出來,說出自己内心的真實想法。這樣别人才會注意到你,才能知道你的想法與衆不同。說不定你的想法正是領導想要的呢?從此對你另眼相看,輔以重任呢?
就像趙涵在她的新書《涵解:無畏真實》裡提到的,“人生當中你連試一次的機會都不給自己的話,你又怎麼知道你會不會成功呢?”
2愛自己,愛人生
王爾德曾經說過一句話,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作者趙涵回憶自己初入職場時,因為過于異類的穿衣打扮,而被同事吐槽和非議。剛開始她躲在衛生間裡不敢出來,生怕會引來更多的批評和指責,覺得人言可畏。
可是後來,她想明白了一件事,“在職場裡,不需要做一隻驚弓之鳥”。
那些衣服都是自己花錢買的,不偷不搶,不坑不騙,有什麼不敢穿的呢?隻要自己喜歡,就可以一如既往的做自己,沒必要因為其他人的言語,而放棄自己的熱愛和生活,不管是衣品、妝容,還是身材。
趙涵在《涵解:無畏真實》中說,“我們太希望自己成為别人眼裡重要的人,卻忽略了什麼對自己才是重要的。”
這也讓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經曆。
小時候,我特别愛哭,總是因為别人有意或無意中對我的一句批評,而大為傷心,落淚不止。姐姐說我太敏感了,為此還給我起了一個外号,叫哭将佬,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愛哭鬼。
我很傷心,也很難過,可是也覺得自己并沒有錯,為什麼他們總是批評我?感覺好像沒人喜歡我。所以說話做事變得很小心,生怕再犯一點錯,他們再來批評我。
直到後來上了中學,通過閱讀課外書,我看到了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别人說去吧。我這才豁然開朗,再也不怕别人的眼光。想說就說,想笑就笑,生活重新恢複了快樂。
趙涵說,最終能為我們人生負責的隻有我們自己。
的确,如果你因為别人的閑言碎語,就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和追求,一味的委曲求全,處處讨好别人,隻會讓自己活得越來越憋屈,越來越不像自己,時間長了,還會導緻心力交瘁,抑郁迷茫,失去自我。
人生在世,開心就好。我們沒必要為了迎合别人而強顔歡笑,違心附和。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别人的一句批評,就産生玻璃心,進而懷疑自己,放棄自己的人生選擇。
那些說閑話的人,隻是逞一時的口舌之快。他們不過是我們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過客而已,斷不會為我們的人生負責。
所以愛自己,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言語,這樣才能活出一個真實又無畏的自己。
不做驚弓之鳥,好好愛惜自己的羽毛就好。
3把握住自己的節奏,不被他人影響
作者趙涵在辭職回國創業,進軍自媒體一舉成為擁有600萬粉絲的KOL之後,曾有很多人勸她,趁着現在粉絲喜愛,又處在流量紅利的時代,趕緊再努力一下,讓自己成為風口上的人物。
對此,她卻無動于衷,淡淡地回應道,“不想讓自己成為大紅大紫的果實,挂在樹梢上,讓人垂涎欲滴。”
雖然很多人都在說,出名要趁早。但在她看來,趁早是挺好,但你還要一路保持好。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學過的一篇課文《傷仲永》。那個曆史上非常有名的神童,小小年紀就會作詩,被左右鄰居誇贊。然而後來沒過幾年,卻沒有了當年的才情,最終還是做回了農民,讓人忍不住為之惋惜。
再看看近兩年娛樂圈的大瓜某凡、某爽、某敬明,哪個不是年少成名?可是後來呢?要麼沒有責任心,玩弄别人的感情,導緻自己锒铛入獄;要麼道德敗壞,缺乏做人的底線,被人揭穿真面目,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要麼為自己的年少輕狂、追逐名利、抄襲他人作品而公開道歉,流下悔恨的淚水。
就像作者趙涵在《涵解:無畏真實》一書中所說,“太多的年輕人在盛名之下缺乏了該有的定力,甚至失去了珍貴的自知之明。”
所以她倡導,成名未必要趁早,晚熟也是一件好事。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要把握住自己的節奏,一步一步來,穩打穩紮,不随波逐流,不人雲亦雲,不盲目跟風,不任人擺布。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和期待,讓自己不受他人的影響,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村上春樹也說,“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無論别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
4總結
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是一個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
當你學會了發聲,你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當你學會了愛自己,你就可以更好的表現你自己。
當你學會了把握住節奏,你就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小宇宙。
如同作者趙涵所說,想活成原創,就必須按照自己的意志拓展生命,成功也罷,失敗也罷,都能讓自己不斷體會自己的生命與其他存在的碰撞。
不能聽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記住,勇敢做自己,才能活出原創,實現夢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