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日本人本科論文諾獎

日本人本科論文諾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1 15:22:26

日本人本科論文諾獎(日本諾獎得主本庶佑)1

2018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了日本京都大學特别教授本庶佑和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森 · 艾利森。本庶佑的獲獎理由為:因發現能夠抑制免疫功能的物質,對新型抗癌藥物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本庶佑成為獲得諾獎榮譽的第26個日本人(其中含1人已加入美國國籍),也是繼前年大隅良典之後的第5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的日本人。

今年已經76歲的本庶佑,生于日本京都,畢業于京都大學醫學部,随後赴美曆時11年進行免疫學研究,回國後曆任大阪大學教授、醫學部部長,如今為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别教授。

當諾貝爾獲獎的激動之情漸漸退卻,我們卻可以在本庶佑獲獎後記者招待會上的緻辭和答記者問中獲得更多思考的空間。

文彙報記者将這份與記者的對答進行重新整理和節選,提煉出觀點供讀者參考。

Q:您什麼時候知道了您獲獎?是如何知道的?那時的心情怎麼樣?

本庶佑:我沒記錯的話是5點左右,有個我認識的老師在諾貝爾财團工作,他給我打了電話。因為太突然了,所以當時很吃驚。那時我正在房間裡和幾個年輕人讨論論文的組成,完全沒想到會有人給我打電話。我當然也感到很高興,但真的很吃驚。

Q:今後,您想把這個癌症免疫療法作為其它什麼疾病的治療法進行進一步研究呢?

本庶佑:舉個例子,這種治療法所處的階段和以前盤尼西林之于感染一樣,它在接下來會向此有療效的患者推廣,同時,需要研究為什麼對有的患者不起效果。如今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在努力,我想這些問題早晚會解決,最遲在本世紀内也可以讓癌症像感染病一樣,對于人類來說早已不是什麼大威脅了。

Q:您每天會提醒自己什麼,有沒有自己的格言?

本庶佑:關于研究,我自己本身總有想知道些什麼的好奇心。還有一點,我不輕信任何事物。媒體經常報道某個觀點來自《自然》或是《科學》,但是我認為《自然》、《科學》這些雜志上的觀點9成是不正确的,10年過後就會知道隻有1成是真的。所以我首先不相信論文或者其它文章。隻相信自己的眼睛能确認的觀點,這就是我對《科學》雜志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也就是說,隻有通過自己思考,覺得可以理解才會接受。

獎項頒給誰是由人決定的,頒獎方不同,考慮問題的方法就不同。一言概之,我是非常幸運的人,發現“PD-1”的時候,我并沒有想到它會和癌症有關聯,而我對于免疫和癌症都是外行人,幸好在我繼續研究的過程中,我身邊有癌症免疫的專家,他們指引我,往正确的方向去前行。我覺得這些和我獲獎都是分不開的。

日本人本科論文諾獎(日本諾獎得主本庶佑)2

Q:您覺得哪件事是您在癌症治療研究中的轉折點?

本庶佑:如果用“PD-1”的研究過程來說,就是在一個實驗中我首先相信了“PD-1”對癌症有效果。這個實驗使用了缺少“PD-1”基因的白鼠,檢驗這種白鼠和正常的白鼠相比,癌細胞的增值速度有沒有差别。我至今都覺得幸好我這麼做了。因為用抗體去做實驗如果沒有效果,說不定就會放棄了,抗體有好有壞,如果不一種一種地去嘗試,是不知道有沒有效果的,但是,缺少基因的情況與此無關,因為我相信“PD-1”是有效的,後來果然這使我的研究獲得成功。

Q:您覺得日本研究的整個大方向怎麼樣?另外,您對日本的制藥廠家的印象怎麼樣?

本庶佑:我們沒有充分理解生命科學的整體結構。而像AI(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都有自己的設計,能夠朝着一個目标組建明确的程序。但是,生命科學目前仍處于一知半解的階段,構建自己的程序和設計非常困難。如果生命科學研究隻有應用,我覺得會産生非常大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在問題還是一知半解的階段,就氣勢磅礴地喊着“讓我們攻下前面那座山頭”,我覺得是沒有意義的。要盡量讓更多的人往更多的方面挑戰,在理解前方存在的困難和挑戰的基礎上,調查哪一個研究方向是重要的。

我覺得日本研究還處在過度應用的階段。我覺得應該讓更多的研究人員分散到研究的各個領域。不過分散也是有限度的,就像把一億日元分給一億人一樣也是沒有意義的,但是至少也可以分給10個人,我覺得這10個人擁有的可能性,比起把1億元完全賭在一個人身上,更值得期待,這和生命科學的研究也是同樣的道理。還有,要給更多人以機會,特别是年輕人。

關于制藥廠家,我覺得日本制藥廠家有非常大的問題。首先,數量太多了。全世界有20多30個主要的大制藥廠家,日本一個國家就有30家制藥公司。不用想就知道這會導緻日本在資本規模、各種國際化運營和研究中處于極大的劣勢中。另外,明明日本國内的學術界的研究有很好的苗子,他們卻把大量的資金投給外國的研究所,我覺得這隻能說他們沒有眼光。

日本人本科論文諾獎(日本諾獎得主本庶佑)3

Q:對有志成為科學研究者的孩子,您有什麼對他們說的嗎?

本庶佑:成為科學研究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對某種事物有求知欲,珍惜内心世界對某種東西感到不可思議的聲音。不要相信教科書寫的東西。對事物時常保持懷疑的态度,思考事物原本是什麼樣的。也就是說,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然後才去理解和接受。我非常希望這樣的中小學生以科學研究的道路為目标。

Q:您認為讓基礎研究應用于臨床中的秘訣是什麼?

本庶佑:雖然我從事的是基礎研究,但是我自己的理想是從事醫學。所以,我把自己做的基礎研究作為另一種可能性,時常考慮這個研究能不能促進疾病的治療,與診斷有沒有關聯等等。在我的研究過程中,我一直在想自己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在哪裡,以及作為其如何能延伸到對社會産生貢獻。因此,我在研究的早期,就會做好許多準備工作,例如為新發現申請專利,研究成果到臨床應用的程序等。比方說,這次很突然,“PD-1”的研究成果能應用于臨床治療了,我的狀态還是認真做好基礎研究,一旦有可能,我就讓我的研究成果回歸社會,這種想法一直存在我的腦海裡。

Q:您為什麼想要從事癌症研究呢?

本庶佑:我上學那會兒,年級裡有個非常優秀的男生,因為患了胃硬癌,不久就去世了,死去時還那麼年輕,令人感到非常悲傷。不僅我一個人,我許多同學都感到很遺憾,這是我難忘的一件事,它讓我認識到癌症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從那時起我就漸漸産生想要在治療癌症上盡自己的一分力的想法。最後也因為許許多多事,我堅定了這個想法,而且我想,在醫學部受醫學教育的人,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

Q:我以前在聽您一個面向高中生的講座論壇上說,“基礎研究要認真做好了,就絕不會失敗。“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想法的?

本庶佑:首先我希望不要誤解我這句話,因為實驗中失敗多得數不勝數。但是我那句話想說的是,隻要整體的大方向順利推進,是不會在嘗試下一步時而掉入懸崖峭壁或萬丈深淵的。意思就是說在向懸崖邁進的時候,必須十分謹慎。科學這門學課是逐漸積累的。在積累的過程中,從一頭連接到另一頭是十分危險的,在兩頭間進行了大量錯誤的連接嘗試之後,就會明白哪段路是正确的。我想表達的是這個意思。

作者:張鵬

編輯:張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