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時常會出現“欄杆十二”或與之相類似的說法。那麼“欄杆十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欄杆十二”原意即有十二曲折的欄杆,并不是确指。其寓意有時指溫馨,有時指惆怅,其意也不确定。較早出現的這個說法的是南北朝佚名的長詩《西洲曲》。其詩如下:
憶梅下西洲 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 雙鬓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 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 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 門中露翠钿
開門郎不至 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 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 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 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 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 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 盡日欄杆頭
欄杆十二曲 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 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 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 吹夢到西洲
*伯勞:鳥名,仲夏始鳴,喜歡單栖。這裡一方面用來表示季節,一方面暗喻女子孤單的處境。
*青樓:油漆成青色的樓。唐朝以前的詩中一般用來指女子的住處。
而宋代詞人張紹文[字庶成,潤州(今江蘇鎮江)人]在其詞作《水龍吟·春晚》中也有“闌幹十二”字樣的出現。其詞如下:
日遲風軟花香 因人天氣情懷懶
牡丹謝了 酴醿*開後 紅稀綠暗
慵下妝樓 倦吟鸾鏡 粉輕脂淡
歎韶華迤逦 将春歸去 沈思處 空腸斷
長是愁蛾不展 話春心 隻憑雙燕
良辰美景 可堪虛負 登臨心眼
雁杳魚沈 信音難托 水遙山遠
但無言 倚遍闌幹十二 對芳天晚
*酴醿(tú mí):亦作"酴釄"、"酴醾",花名。亦有因顔色似酒,故從酉部以為花名,産于陝西秦嶺南坡以及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