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日是
第22次全國“愛耳日”
今年愛耳日活動的主題是
“人人享有聽力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約4.66億人存在殘疾性聽力損失,占全球總人口的5%。到2050年,殘疾性聽力損失人數或将增加至9億多,相當于每10個人中,就有1人存在殘疾性聽力損失。
不僅如此
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聽力受損
聽力損失影響全球超過15億人
那麼,聽力損失是如何界定的?
有沒有統一标準呢?
世界衛生組織對聽損程度的
等級劃分如下
↓↓↓
如何判斷自己
聽力有沒有衰退呢?
通過對不同環境說話聲音的敏感度
可大緻判斷聽損的程度
輕度:聽悄悄話有困難;
中度:噪聲環境下聽說話有困難;
重度:大聲說話才能聽到;
極重度:聽大聲說話有困難。
聽力問題不容忽視
如果耳朵的“年齡”
比實際年齡還大
就意味着存在聽力受損的情況
你的耳朵遠沒有想象中的堅強
正在傷害耳朵的“兇手”
就是我們經常會做的這些行為
這些傷耳的行為你有嗎?
世衛組織建議為所有人
提供耳部和聽力保健服務
日常生活中
我們也要注意
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1)避免長期、過度地暴露在音量過大的環境中;
如KTV、設備噪聲較大的工廠、建築工地等。
(2)減少耳機使用時間,千萬别戴着耳機睡覺;
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長時間聽耳機導緻聽力受損的現象,專家建議大家,在使用電子設備聽音樂時遵循“60~60~60”原則,也就是戴内置耳機聽音樂時音量不超過最大音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外界聲音最好不超過60分貝。
(3)情緒穩定、規律作息
情緒不穩定、生活不規律都有可能影響到内耳循環系統,導緻突發性耳聾的發生。
(4)改掉掏耳朵的壞習慣
挖耳勺等異物會破壞外耳道皮膚,引起外耳道損傷、出血、感染,導緻外耳道炎和外耳道濕疹。
監制丨陸毅
制片人丨房轶婷
編輯丨胡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