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金融出版社】
編者按:
近十年來,以信息科技與互聯網為主的數字技術飛速發展并且不斷叠代升級,加速推進了貨币數字化進程。中央銀行數字貨币研發和私人加密貨币監管已列入許多國家貨币和金融監管當局的重大政策議程。然而,中央銀行和監管當局對于數字貨币的認知多經曆了觀望、聚焦再加速提升的過程。毫無疑問,中國人民銀行是全球最早重視數字支付發展和研究數字貨币角色的中央銀行之一,是開展數字貨币/電子支付(DC/EP)研發和試點項目以及采取行動防範加密貨币風險的先行者。
作為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也是中國數字貨币/電子支付體系(DC/EP)項目及數字人民币體系設計、構建與開發的領路人,周小川很早就開始關注和思考數字貨币問題,其在數字貨币問題上的深邃思考和深刻洞見受到全球政策制定者、業界和學界的持續關注。2018年以來,其身為博鳌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和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在國際國内多個論壇、學術研讨會以及專訪中,全方位、系統地闡述了數字貨币的概念與演進,與現代金融體系、金融基礎設施的關系,數字貨币和支付系統的技術選擇,對實體經濟、貨币政策、國際貨币體系的影響,央行推出數字貨币的初心、政策和技術選項,數字人民币的設計理念與最新進展以及國際合作等問題。
本書以專題和問答的形式,分為數字貨币概念與目的、數字貨币與支付系統的技術選擇、數字貨币的政策選擇、數字人民币的研發與試點、數字貨币的跨境使用與國際合作五個部分,系統整理了周小川理事長近四年來在多個場合關于數字貨币的講解和論述。本書将周小川理事長對數字貨币問題高瞻遠矚的理論思考、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對新變化新發展新問題的深刻洞察,深入淺出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該書的出版對于政策制定者、金融從業者、學者以及所有關心數字貨币問題的讀者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期望能促進國内外對數字支付與數字貨币發展進程、政策與技術選項以及未來圖景更深入而廣泛的讨論與思考。
前言
近十年來,以信息科技與互聯網為主的數字技術飛速發展并且不斷叠代升級,加速推進了貨币數字化進程。中央銀行數字貨币研發和私人加密貨币監管已列入許多國家貨币和金融監管當局的重大政策議程。2022年5月,國際清算銀行《2021年全球中央銀行央行數字貨币調查》報告顯示,在81家參加調查的中央銀行中,90%的央行正在參與某種形式的央行數字貨币(CBDC)的工作,26%的央行正在進行CBDC的開發或試點,如巴哈馬、尼日利亞發行了沙元和eNaira,東加勒比地區與中國分别開展了DCash和e-CNY的試點。與此同時,随着私人部門加密貨币和穩定币市場的急劇擴張與劇烈波動,央行和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加大了監管力度,避免給金融體系帶來破壞與沖擊,影響全球金融穩定。
然而,中央銀行和監管當局對于數字貨币的認知多經曆了觀望、聚焦再加速提升的過程。各國根據自身經濟需要和市場演進進行評估判斷,對數字貨币的立場與看法存在較大差别,監管也寬嚴不一。但是,2018年至2021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的宣言已清晰地呈現,對全球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經濟體在數字貨币議題上的共識越來越深入:起初是從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角度關注虛拟資産(crypto-assets)對金融體系的影響,進而重視數字貨币對全球金融穩定的潛在影響,在天秤币 (Libra)計劃推出後強調“全球穩定币”必須滿足法律與監管要求,并要求研究數字貨币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再到重視央行數字貨币及研究其對促進跨境支付以及對國際貨币體系的影響。當前,數字貨币業已成為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國際清算銀行、金融穩定理事會等國際組織最前沿的工作之一。
毫無疑問,中國人民銀行是全球最早重視數字支付發展和研究數字貨币角色的中央銀行之一,是開展數字貨币/電子支付體系(DC/EP)研發和試點項目以及采取行動防範加密貨币風險的先行者。早在2014年,人民銀行即成立了數字貨币項目組,開始研究政策和技術選項,在此基礎上于2016年正式組建人民銀行數字貨币研究所,啟動了DC/EP研發項目。2017年,基于防止方向走偏和過度投機,在之前禁止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提供與比特币相關的金融服務的基礎上,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叫停了代币發行融資(ICO)及比特币的國内交易。從2019年起,數字人民币系統開始從封閉測試逐步走向實景試點,由4個城市擴展到10個城市再到20多個城市和地區;2022年2月,為冬奧會40餘萬個支付場景提供了順暢的支付服務。2021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币研究所作為重要參與方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币橋研究項目(m-CBDCBridge)正式啟動。
中國數字支付的快速發展、進階和當前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得益于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市場不斷壯大和宏觀政策保持穩健,有賴于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金融科技的加快運用。而這一過程中,中國人民銀行對數字時代貨币數字化趨勢的深入研判和準确把握,在中國支付體系現代化和數字貨币/電子支付體系設計與構建上的積極進取至為關鍵。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是中國DC/EP項目及數字人民币體系設計、構建與開發的領路人,也是世界上對數字貨币問題有着最深邃思考的中央銀行家和學者之一。
從2016年回答“數字人民币還有多遠?”的提問開始,周小川在多個場合就數字貨币問題向媒體作出解答。2018年以來,作為博鳌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和中國金融學會會長的周小川在國際國内多個論壇、學術研讨會以及專訪中,全方位、系統地闡述了數字貨币的概念與演進,與現代金融體系、金融基礎設施的關系,對實體經濟、貨币政策、國際貨币體系的影響,央行推出數字貨币的初心、政策和技術選項以及國際合作等問題。他對數字貨币問題的論述深入淺出、擲地有聲:
“IT在金融業的應用要注重需求導向,即以金融服務為導向,産生對産品和科技的需求”,“民營機構和Fin-Tech公司參與公共基礎設施應具備公共利益和公共精神”;
“中國最早在實踐探索中明确提出了堅持雙層體系,這是在數年的研發、與市場碰撞中磨合而來的。這當中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數字貨币不應該導緻金融脫媒”,“中國發展DC的重要考慮之一是強調零售支付系統的現代化”,“DC/EP項目計劃可能包含着若幹種可以嘗試并推廣的支付産品,這些産品最後起的名字是e-CNY”;
“如果要搞跨境交易,以零售支付為基礎,還是要尊重各國的政策和法律規定,尊重各個國家貨币主權、自身彙率制度和有關兌換和彙款規定”,“希望IMF可以在擴大SDR使用範圍方面展開更多的工作,以應對私人數字貨币、加密貨币帶來的挑戰”……
以上無不體現出周小川對數字貨币問題系統、前瞻性的理論思考,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對現實世界最新變化的深刻觀察。全球政策制定者、業界、學界持續關注着他在數字貨币問題上的思想與洞見。
本書以專題和問答形式,分貨币概念與目的、數字貨币與支付系統的技術選擇、數字貨币的政策選擇、數字人民币的研發與試點以及數字貨币的跨境使用與國際合作五大部分,歸納整理了周小川近四年來在公開會議上的講話及有關談話中關于數字貨币的講解與論述,以飨讀者。盼望能以此促進國内外對數字支付與數字貨币發展進程、政策與技術選項以及未來圖景更深入、廣泛的讨論與思考。
本書編者
2022年6月
本文來自【中國金融出版社】,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