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簡單介紹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簡單介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7:15:49

破譯《山海圖》,必須掌握以下六把密鑰:

一是一裡到底等于現在的多少米。

《山海經》中名山大川的記述都以“裡”為單位,要破譯《山海圖》就必須搞清楚一裡等于現在的多少米。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簡單介紹(早在秦始皇之前很久)1

我們現在的一裡等于500米。但在上古,一裡也等于500米嗎?按《春秋.谷梁傳》:“古者,三百步一裡,名曰井田。”就是說,古時以三百步為一裡,方圓一裡為九百畝,每一百畝劃分為井字形狀的九塊田,稱之為井田。從中可以看出,一裡等于三百步。然而一步又等于多少米呢?

請看漢儒的《大戴禮記》:“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又說:“古者百裡,當今百二十一裡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大戴禮記》指出了漢以前是以周尺八尺為一步的。周時采用的是八進制,如高度一仞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大戴禮記.王言》:舒肘知尋。《小爾雅》:尋,舒兩肱也。古尺較今尺為短,一尋八尺。長度一尋等于八尺,一尺等于8寸。一步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到了西漢時采用的是十進制。據考古實證,周代的一尺等于0.231米。這是無疑義的。

據上可知,周代一步等于0.231*8=1.848米。周代一裡也就是:300*8*0.231米=554.4米;漢代一步等于周代的六尺四寸,則漢時一步等于0.231*6 0.0231*4米,即等于1.4784米,一裡等于443.52米。

有的人可能會問,我們現在人的一步充其量能走0.5米吧,古時的人一步怎麼會有1.848米?其實我們現在的一步,古時叫跬,《小爾雅》雲:“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又《荀子.勸學》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跬和步是兩個概念。并且這個跬、步隻是相對于行走時的步伐而言,是不用于測距工作的。在實際測量工作中,古人不會笨到一步一步地用腳步這一概念來測量的。古人在實際測量工作中,采用的是一種叫步弓的測量工具,步弓兩端的距離就是1.848米,大約為當時人的一般身高。量一次就叫一步,滿300步就叫一裡。

中國古代的長度單位都是以人體的一定比例來度量的,《說文解字》就指出:“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為法。”步,就是身高,這個身高是由國家統一規範了的,周代為1.848米。

那麼《五藏山經》是以一步等于1.848米,一裡等于554.4米計算呢?還是以漢代的一裡等于443.52米來計算呢?

都不能。

事實上《五藏山經》已經給後人留下了破譯密碼,隻是後人沒有留意而已。據《山海經.西次三經》:“峚(mì)山,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饴,食之不饑。......自峚山至于鐘山,四百六十裡,其間盡澤也。是多奇鳥、怪獸、奇魚,皆異物焉。又西北四百二十裡,曰鐘山。”請注意,此段經文前面說“自峚山至于鐘山,四百六十裡”,經文“峚(mì)山”後面叙述鐘山時又說“又西北四百二十裡,曰鐘山。”可見後面的420裡和前面的460裡是相等的。這一後一前的“裡”,尺度是不同的,其比例關系為: 1.0952倍(460/420)。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簡單介紹(早在秦始皇之前很久)2

陶寺文化

據考古結果,陶寺遺址尺為0.25米(公元前2500--公元前1900年),商尺為0.1695米,周、秦尺為0.231米,漢尺為0.232至0.236米。在這些尺度中,滿足1.0952倍關系的隻有陶寺尺和周尺。陶寺尺/周尺=0.25/0.231=1.08225倍。1.08225倍關系與1.0952倍關系大體接近,均為1.1倍。

這麼說來,《五藏山經》是周時成文?不是,因為《山海經》最初本是圖畫書,這有點類似于我們現在的沒有文字的連環畫,即古時所謂的圖書。《山海經》經文到處是對圖畫的描摹,這種“以圖表音、以音釋義”的寫作手法絕非周代文字大備時的産物。

那麼為什麼《五藏山經》“峚山”至“鐘山”裡程的叙述,其比例大體符合陶寺尺和周尺的比例關系?這最大的可能是周人有補注。也就是說,《五藏山經》系統成文大體在陶寺時期,即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間。“自峚山至于鐘山,四百六十裡,其間盡澤也。是多奇鳥、怪獸、奇魚,皆異物焉。”這一句是周人或者是周人的祖族補注的。

山西陶寺遺址發現的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間的古尺,其長度為25厘米。如果據此陶寺尺計算,《山海經》一裡正好等于600米,比今尺大多了。

問題是,我們能以陶寺尺為标準測算《山海經》裡程嗎?

完全能!其原因,一是因為帝堯、帝舜和大禹時期,曾經統一過度量衡,據《尚書》載,(堯帝時)“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東後,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可見堯帝時曾統一律度量衡的,上古之步和裡是有統一規範的。二是從考古發現來看,19世紀50年代于山西襄汾縣出土了陶寺遺址,其考古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間,中國曆史傳說中的帝堯至大禹就在此時期内。帝堯、帝舜及大禹曾統一過度量衡,陶寺遺址是否帝堯都城無關緊要,隻要陶寺之尺在堯舜禹度量衡統一規範之内就行了。三是中國古史記載禹命伯益著《山海經》,這個禹時期與陶寺遺址曆史年代接近。

所以,《山海經》一裡等于600米 是比較靠譜的。退一步來說,我們以“峚山”一節所隐含的比例關系來算,周尺的1.0952倍,則《山海經》成文時的尺為0.25299米。一裡等于607.176米。

需要說明的是,《五藏山經》無論是一裡600米,還是一裡607.176米,是不會影響《五藏山經》涵蓋亞洲和北非的事實的。

我們以周尺和陶寺遺址發現的尺來計算峚山至鐘山之間的距離如下:420x607.18=255015.6米(陶寺尺),460x554.4=255024米(周尺),二者相差8.4米,510多裡相差8.4米,較之于方圓幾十裡的名山,其誤差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五藏山經》一裡必等于607.18米或600米!

有了《山海經》,現在又有了古尺,我們就可以丈量天下了。

問題是,在大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人,他們是如何量得上古圖書中的尺寸,并予以修正的呢?

這個問題,晉代大學者張華在《博物志》中提到的資料可以解釋。據《博物志》記載:“帝堯在位,聖德光洽。河洛之濱,得玉版方尺,圖天地之形。又獲金璧之瑞,文字炳列,記天地造化之始。”張華是晉代最博學的學者,他肯定是看到了常人沒看到的資料。《博物志》的記載表明,帝堯之時,在河、洛一帶發現玉版,上面銘刻了天、地的形狀,又發現金色璧玉,上面有文字,記載了天地形成時的情況。天地的形狀是什麼?就是天官圖和山海圖。天官圖就是天象圖或星象圖,山海圖就是地圖資料。金璧之瑞,說白了就是堯以前的遠古曆史資料。這是帝堯發現的堯以前的天文、地理、曆史的珍貴記錄。與刻畫天地形狀的玉版同時發現的,還有方尺,這就是堯破解遠古地圖的重要工具!有了地圖曆史資料,又有方尺,堯破譯遠古地圖也就完全可能。關于這一點,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得到重視。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簡單介紹(早在秦始皇之前很久)3

所以上古前賢一定也是像堯一樣,有前代的玉版、方尺,有天地之圖,有的甚至有圖書(不一定僅是地圖),所以他們就能圖畫天下,整理山海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