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明朝的書畫家,數不勝數,但是能稱得上書畫大家的,董其昌要算一個。
董其昌十分強調結字的奇,他經常批評趙子昂字太平而不能入晉唐門室,董其昌說,“餘年十八學晉人書”,我十八歲學習晉人書,實際上主要是學習王羲之。“便已目無趙吳興”,趙吳興就是趙子昂。這是董其昌年輕時候批評趙子昂的話,可見有才的人都有一點狂大的。
董其昌強調以古人為師,但反對單純機械地模拟蹈襲。随着閱曆的增加、思想的成熟,他在繼承前人技法時不倚傍他人庑下“作重台”,而是有選擇地取舍,融入自己的創意。
他認為如果離開了自己的創意,古人的精神也難以表達,故應以自己獨創的形式再現古人的“風神”。憑借自己對古人書畫技法得失的深刻體會,他攝取衆家之法,按己意運筆揮灑,融合變化,達到了自成家法的化境。
董其昌兼工楷、行、草書,形成生拙秀雅的書法風格。在書法理論上,他強調書法貴有古意,認為書法必須熟後能生,即以生拙之态來掩飾技法的娴熟,借以表現書法的"士氣"。
他重視書法家的文化藝術修養,主張多閱、多臨古人真迹,強調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以提高藝術的悟性。這些與他在繪畫理論上提出的南北宗論是相通的。董其昌創造了一種似乎不食人間煙火的秀雅風格。
《論書并書杜甫詩》卷,明,董其昌書董其昌的書法成就也很高,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别是小楷也相當自負。董其昌雖處于趙子昂、文征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并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
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滞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布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
董其昌早年批評趙子昂的字,因為他們對書法的觀點不同,有的專家這樣理解他們兩個人,由于趙子昂講求“法”,董其昌講求“勢”,由此引發出他們兩人的種種不同:董其昌講與古人之“離”,趙子昂講與古人之“合”;董其昌講“生”,趙子昂講“熟”。
董其昌講脫略形骸之“淡”,趙子昂講纖毫畢肖之“濃”;董其昌講用墨,趙子昂講用筆;董其昌講用筆提起,無一實筆,趙子昂講筆沉力實,落到實處;董其昌講圓筆藏鋒,趙子昂講方筆斬截;董其昌寫草多法唐,重纏繞;趙子昂寫草惟宗王,求簡約;董字疏隽縱轶,趙字結密攢捉;董其昌突出個性,趙子昂凝聚共性,這也是他們兩個人書法的區别。
不管董其昌如何批評趙子昂,這都影響不了趙子昂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對于董其昌的書畫地位,曆來也是争議不一,對于董其昌的書畫,你怎麼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