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要點
通過對本節的學習,考生應該能夠了解現代管理理論的各主要學派的基本觀點;識記學習型組織、核心資源、核心能力的概念。
考情分析
2013-2018年考情分析
名師詳析
1961年12月美國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發表了“管理理論的叢林”一文,對管理理論的各個流派做了總結,标志着現代管理理論的形成。1980年孔茨又一次對西方的管理理論做系統總結,他認為,這時的管理理論學派已經從20世紀60年代的6派擴展到11派。孔茨被稱為“穿梭在管理叢林中的遊俠”。
一、數量管理理論★
數量管理理論也稱為管理科學學派或運籌學派,它産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以現代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成果(如先進的數學方法、電子計算機技術、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等)為手段,運用數學模型,對管理領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資源進行系統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優規劃和決策。該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布萊克特、丹齊等。
數量管理理論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運籌學
(二)系統分析
(三)決策科學化
二、系統管理學派★
系統管理學派盛行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系統科學已興起,為管理理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維方法。系統管理理論,就是把一般系統理論應用于企業管理上,對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結構、管理活動和過程進行系統地分析。該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卡斯特、羅森茨韋克等人。他們兩人的代表作分别是《系統理論與管理》《組織與管理》等。
其理論要點有:
(一)組織是一個開放系統,是更為廣闊的環境超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
(二)組織内部是一個由許多相互聯系的要素(分系統)構成的複雜系統
三、經驗主義學派★
經驗主義學派又稱案例學派,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魯克、艾爾弗雷德·斯隆、亨利·福特等。該學派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有:關于管理的性質、關于管理的任務、關于管理的職責、關于組織結構、提倡實行目标管理。
該學派以向大企業的經理人員提供管理企業的成功經驗與科學方法為目标。
四、權變理論學派★★
權變管理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形成的一種管理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是力圖研究組織與環境的聯系,并确定各種變量的關系類型和結構類型。它強調管理要根據組織所處的環境随機應變,針對不同的環境尋求相應的管理模式。該學派的代表人物有盧桑斯、伍德沃德等。
權變管理理論着重考察有關的環境變量與各種管理方式之間的關系。這就是說,組織所處的環境決定着何種管理方式更适合于組織。
五、全面質量管理★★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方的工商企業界和公共管理部門掀起了一場質量革命—全面質量管理。戴明和朱蘭被譽為“質量管理之父”。全面質量管理的本質是由顧客需求和期望驅動企業持續不斷改善的管理理念。它包括五個要點:
1.關注顧客。
2.關注持續改善。
3.關注流程。
4.精确測量。
5.授權于員工。
六、20世紀90年代的管理理論新發展★★★
随着冷戰時代的結束,計算機尤其是個人計算機的廣泛普及,互聯網的廣泛運用,人類進入了信息化的新經濟時代。信息化、網絡化、知識化和全球化是新經濟時代,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顯著特征。20世紀90年代以來,産生了一些體現時代特征的管理理論,主要有學習型組織、精益思想、業務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論等。
名師點撥:重點記憶學習型組織的定義及與傳統型組織的區别,記憶“五項修煉”。
(一)學習型組織
所謂學習型組織是指具有持續不斷學習、适應和變革能力的組織。學習型組織與傳統型組織具有明顯的不同:
1.在對待變革的态度上。
2.在對待新觀點的态度上。
3.在關于誰對創新負責上。
4.傳統組織的主要擔心是發生錯誤,而學習型組織的主要擔心是不學習、不适應。
5.傳統組織認為産品和服務是組織的競争優勢,而學習型組織認為學習能力、知識和專門技術是組織的競争優勢。
6.在管理者的職責上。
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中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四條标準:
①人們能不能不斷檢驗自己的經驗;
②人們有沒有生産知識;
③大家能否分享組織中的知識;
④組織中的學習是否和組織的目标息息相關。
并且他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技能,即五項修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體學習和系統思考。
(二)精益思想
“精益生産”即企業把客戶、銷售代理商、供應商、協作單位納入生産體系,同他們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夥伴關系,進而組成一個企業的供應鍊。消除muda(一個日文詞彙,專指消耗了資源而不創造價值的一切人類活動)是精益生産方式的精髓。
(三)業務流程再造
企業業務流程再造最早由邁克爾·哈默(Michael hammer)和詹姆斯·錢皮(James Campy)提出,強調以業務流程為改造對象和中心、以關心客戶的需求和滿意度為目标、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利用先進的制造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現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術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職能集成,以打破傳統的職能型組織結構,建立全新的過程型組織結構,從而實現企業經營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的戲劇性的改善。
業務流程再造中最關鍵的部分是在公司的核心競争力和經驗的基礎上确定它應該做什麼,即确定它能做得最好的是什麼。之後确定需要做的事最好是由本組織來做還是由其他組織來做。采取再造方法的結果是公司規模的縮小和外包業務的增多。
(四)核心能力理論
核心能力理論是由20世紀80年代資源基礎理論發展而來,該理論認為企業的戰略應該建立在企業的核心資源上。所謂核心資源指有價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資源,它是企業持續競争優勢的源泉。
一項能力可以界定為企業的核心能力,其必須滿足以下五個條件:
①不是單一技術或技能,而是一簇相關的技術和技能的整合;
②不是物理性資産;
③必須能創造顧客看重的關鍵價值;
④與對手相比,競争上具有獨特性;
⑤超越特定的産品或部門範疇從而為企業提供通向新市場的通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