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但是近年來關于味精是否有害身體健康卻是争議不斷。
有人說味精吃多了會緻癌;有人說味精是化學合成産物,是化工産品;有人說為了健康,家裡做飯從來不加味精;甚至還有人到面館吃碗面也不忘交代不要加味精……
可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雞精和味精到底是不是對人的身體有害呢?
我們該不該使用味精?
往下看↓↓↓
味精是否對人體有害?
當谷氨酸鈉加熱到120℃以上時,可能産生焦谷氨酸鈉。這也就是傳說中味精緻癌的罪魁禍首。然而焦谷氨酸鈉并不緻癌,溫度過高隻是會使味精喪失鮮味,所以味精最好在70℃~90℃下使用。
雞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會用雞精代替味精增鮮,他們認為雞精是從雞肉、雞湯中提取出來的産物,與味精相比其更天然更健康。
事實上,雞精的主要原料之一是谷氨酸鈉,隻是味精是單一的谷氨酸鈉,而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料,其中的谷氨酸鈉含量在40%左右。雞精中除了味精之外,還有澱粉、增味核苷酸、糖、其它香料。
絕大多數雞精中并不含有任何雞肉成分,更不是從雞湯中提取的。或許有些廠家生産的雞精含有雞的成分,但含量一定不高,所以雞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與味精相比,雞精的優勢就是鮮味更複雜,口感更豐富,非常适合炖菜等。而味精的鮮味單一,适合用于烹調魚類或涼拌菜肴等。雞精與味精之間并沒有明顯差别。
使用味精時應注意什麼?
1
味精和雞精都含一定量的“鈉”,高鈉飲食對健康有不利的影響,所有需要限制鈉的人群都應該控制味精或雞精的攝入量。
一般認為,菜肴中味精添加量為0.2%左右就可以産生足夠的鮮味了,放太多會讓人覺得口幹。
成年人每天攝入味精不超過1~2克為宜。另外雞精含有核苷酸,它的代謝産物是尿酸,對于痛風患者應控制雞精的攝入。孕婦、嬰幼兒、兒童不宜過多吃味精或雞精。
2
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70~90℃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對炖、燒、煮、熬、蒸的菜,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将出鍋時放入。
3
在含有堿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堿會化合成谷氨酸二鈉,會産生氨水臭味。
其他增鮮方法
1、幹香菇增鮮
風幹的香菇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這兩種氨基酸具有強烈的鮮味。與此同時,幹香菇粉還含有其他各種必需氨基酸,營養豐富。
2、蝦皮、紫菜增鮮
幹淨的紫菜、海腸、幹貝等也可以做成粉末做味精用,這樣的自制粉末不但能起到增鮮提味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增加營養!
3、黃豆增鮮
由于黃豆有豆腥味,把黃豆放入鍋中翻炒可去除腥味,晾涼後用攪拌機打成粉末,可用于烹饪肉類的食物中替代味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