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世界環境保護日信息

世界環境保護日信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4:16:32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譚琦

5年3000多噸碳彙量賣出30餘萬元,這是海口三江農場紅樹林産生的生态價值,也是海南首筆藍碳生态産品交易,更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一次有效嘗試。

藍碳是什麼?與之對比的是人們更熟悉的“綠碳”—以森林為代表的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與森林一樣,海洋也是固定碳和儲存碳的天然寶庫,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海南作為海洋大省,立足于環境資源優勢與自貿港政策優勢,藍碳在海南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擔任怎樣的角色?海南将探索利用藍碳,做好綠色發展的文章。

世界環境保護日信息(關注世界環境日)1

5月31日,海南首個藍碳生态産品交易在海口完成簽約。記者 譚琦攝

什麼是“藍碳”?

“藍碳是指由海洋生态系統吸收和存儲二氧化碳而産生的‘藍色’碳彙,紅樹林、海草床、鹽沼等濱海生态系統都是重要的藍碳資源。”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研究員呂淑果介紹。

藍碳又稱“藍色碳彙”“海洋碳彙”,特指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儲存在海洋生态系統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紅樹林、濱海鹽沼和海草床能夠捕獲與儲存大量碳并永久埋藏在海洋沉積物裡,因而這三種生态系統又稱為濱海藍碳生态系統。

海南“藍碳”發展潛力大

“海南海岸線綿延,濱海濕地面積大,擁有紅樹林和海草床等藍碳生态系統,發展濱海藍碳的潛力很大。”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暨全球變化研究院教授林光輝長期從事濱海濕地調查,從2017年起開展海南紅樹林生物資源調查項目,他認為,濱海濕地具有極高的生态系統服務價值,估算藍碳碳彙潛力每年可封存50多萬噸碳,可擴增的藍碳碳彙每年達200多萬噸,為目前的4倍左右。

據介紹,海南省濕地面積181.77萬畝,主要分布在三沙、儋州、文昌、海口、臨高等5個市縣。“海南擁有全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的東寨港保護區和全國紅樹林物種最多的清瀾港保護區,此外還擁有大面積的海草床和廣闊的潮間帶。”林光輝說,紅樹林是碳庫密度最高的生态系統,是固碳“高手”,海南藍碳發展優勢明顯潛力大。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于迅委員提交“以藍碳助力碳中和與海洋生态文明建設”的提案,他提出海南已具備全面發展藍碳的基礎與條件,藍碳資源與潛力在全國處于重要地位。

“海南發展藍碳優勢明顯。”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社會學室主任、學術帶頭人陽平堅指出,海南是海洋大省,受權管轄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裡,紅樹林、海草床、海産養殖等固碳條件得天獨厚。此外,海南自貿港未來各類資源、信息的自由流動和彙聚也将為海南發展藍碳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

藍碳有什麼用?“單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00倍。”陽平堅說,藍碳在固碳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徑之一,發展藍碳是海南推進“雙碳”工作的有力抓手。

海南探索藍碳價值實現路徑

在陸地森林中,“綠碳”已經開始應用,通過實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進而達到造林減排的效果。“濱海濕地的碳循環過程十分複雜,且環境較為開放,藍碳形成的機制、碳彙拓展途徑等研究仍在持續開展。”林光輝說,由于藍碳的碳彙交易标準和機制還需進一步探索,實際應用案例要遠小于"綠碳"。

近年來,海南積極推動“兩山”轉化,争當“雙碳”工作優等生。鞏固綠碳基礎,加強藍碳研究,實施一批藍碳先導性研究項目,進一步探索、挖掘、發揮好海南“碳庫”潛力,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展現海南亮色。

《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環境保護規劃》中提出,海南将通過開展海洋生态系統碳彙本底調查、推進紅樹林及海草床生态系統保護修複與碳彙開發耦合工程、建設紅樹林及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統應對氣候變化項目試點及示範區、開展藍碳交易方法學及機制研究、構建面向東南亞的藍色碳彙交易平台等工作,進一步提升藍碳能力。

今年2月,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在海口正式揭牌,該中心主要承擔藍碳領域基礎和理論、推進藍碳增彙試點示範、藍碳公共政策集成創新等方面的研究任務。今年3月,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組織召開海南國際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籌建推進會,籌建推進會明确,海南國際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将通過藍碳産品的市場化交易,推動海南的藍碳方法學成為國際公認标準,并納入國際海洋治理體系。

專家建議探索更多藍碳價值實現路徑

海南如何發展藍碳經濟?在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第二屆學術會議上,參會專家圍繞藍碳産業發展和培育“藍碳”交易市場等多方面提出了觀點。

“通過漁業生産活動,可以促進水生生物吸收水體中的二氧化碳,發揮漁業生物碳彙功能。”海南大學海洋學院教授王愛民在三亞打造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他認為,海洋碳彙漁業是海洋生物“藍色碳彙”的重要組成部分。“漁業碳彙實際上是可以産業化的藍碳。”王愛民認為,海南可通過發展藻類養殖、貝類養殖等漁業生産活動,利用水生生物的固碳能力實現藍碳增彙。

“海南在能源優勢和産業結構上有一定的優勢,且伴随自貿港建設的不斷推進,海南可以利用自然優勢和政策優勢,探索更多的藍碳價值實現路徑。”陽平堅建議,海南可以立足碳彙資源及國際旅遊消費場景開發碳普惠産品交易,探索利用森林、海洋等自然生态資源開展生态碳彙交易,讓有抵消碳排放需求的個人和企業,通過線上的方式便捷地進行藍碳交易。

“海南可以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綠色公益購彙,讓藍碳收益對生态保護者反哺,對生态資源優勢地區的市場化長效補償機制。”陽平堅說,此外,海南作為旅遊大省的獨特優勢,還可以量化公衆及遊客的低碳生活方式産生碳減排量,鼓勵到海南的遊客購買藍碳抵消旅遊排放。

海南首個藍碳生态産品交易完成簽約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31日消息(記者 譚琦)5月31日,海南首個藍碳生态産品交易在海口完成簽約,紫金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認購了海口市三江農場将近5年産生的3000多噸碳彙量,交易收益将用于紅樹林的管護和項目周邊社區和學校的公益項目。據悉,本次簽約标志着海南通過交易機制實現藍色碳彙産品價值實現的探索取得了新進展。

據悉,本次交易的藍碳生态産品是位于海口市三江農場的紅樹林修複項目,由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實施。在海南省政府相關部門及海口市政府的共同推動下,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廈門大學、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三江農場等單位,依照國際認可的方法學共同開發,并由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完成審核,預計該項目可在未來40年産生9萬餘噸碳彙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