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是中國第四于五位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和四川。當代魏姓人口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45%,總人口大約有603萬。
得姓始祖畢萬,姬姓,畢氏,名萬,為黃帝姬姓嫡裔。畢萬是畢公高的後裔,侍奉晉獻候,官至司徒,又因功封于魏城。公元前453年,畢萬的後代魏斯與韓、趙兩家共同滅掉智氏,繼而瓜分了晉國,自立諸侯,建國為魏。公元前225年,魏國即為秦所滅,亡國後的魏國王族子孫遂以國為姓,并尊畢萬為魏姓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義與原始圖騰
魏,地名。在西北古代氏族中,為了祈求神明保佑五谷豐登,一群巫女頭頂一串高高的禾草紮成的高帽,在巫師的率領下狂舞。這種全部落人均參與的傩舞祭神的習俗,稱為魏,巫女所戴的這種頭飾也稱魏。魏與鬼神有關,擅長此技的人群所居的地方稱魏地。以魏為氏族名和族徽,建築了城牆的魏地稱魏邑,進魏字小篆而建立國家,出現魏姓。
二、姓氏起源與發展傳承
魏姓主要有三大來源:隗姓、姬姓、芈姓。
第一支源出隗姓。在夏商時期,西北部落的隗姓鬼方中一支居住于魏地的部落最終發展成國家,即魏國,商末隗姓魏國在今陝西興平西的馬坡,地處秦嶺首陽山的北麓、渭河中遊。商末周文王滅隗姓魏國,子孫以國名為氏。隗姓魏氏的曆史至少有3100年。隗姓魏國國小勢弱,不見于經傳,姓魏氏應湮沒于姬姓魏氏之中。
第二支源出姬姓。商末周文王古領瑰姓魏國之地,封其親屬于魏國,這是姬姓魏國的始封之地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畢公高于畢,在今陝西鹹陽北,是為畢國。遷封魏國于山西芮城東北的魏城。春秋時,畢公高的後裔畢萬輔佐晉獻公,于公元前661年滅姬姓耿、霍、魏等小國,晉獻公封畢萬于魏地,建立了另一個姬姓魏國,公元前445年傳至十二世孫魏斯,即魏文侯,于公元前403年自立為諸侯。公元前369年,魏惠王與韓、趙一起瓜分晉國,建立強大的魏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再傳三世到魏王假,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始皇所滅,子孫以國名為氏:姬姓魏氏的曆史至少有2200年。
第三支源出芈姓。戰國時秦國大臣穰侯魏冉,是秦昭上母宣太後之弟,為芈姓之後裔,秦武王去世後,秦國發生内亂,魏冉擁立武主之異母弟赢則,是為秦昭主。魏冉初為将軍,後長期任秦相,封于穰,即今河南鄧州,号穰侯,五國合縱破齊國後,加封陶邑,即今山東定陶北。魏冉之族當為芈姓魏氏,這支魏姓的曆史至少有2300年。
三、民族融合與基因融入
南北朝西魏氐人有魏姓,清朝滿洲八旗姓倭徹赫氏族集體改為漢姓魏,族人後多成為漢族。
四、曆史遷移與人口繁衍
先秦時期,魏姓最初活躍于陝西、山西,河南。兩漢至唐朝,魏姓主要的活動地區在北方和中原。唐朝以後,魏姓進入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以及兩廣地區和福建,尤其是中原兩次南下移民福建時,魏姓大批進人閩南,明永樂年間,魏姓始人台灣。
宋朝時期,魏姓大約有3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4%,排在第五十一位,魏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占魏姓總人口的1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山東、河南、安徽,大約占魏姓總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蘇、福建,這三省集中了魏姓總人口的21%。全國形成了以四川,贛皖蘇、魯豫冀為中心的三大塊魏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魏姓大約有45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9%,為明朝第四十八位姓氏,宋元明600餘年間,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魏姓人口的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高得多。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蘇,江西,大約占魏姓總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浙江,山東、湖北、河北,集中了魏姓總人口的32%。福建為魏姓第一大省,占魏姓總人口的19%。宋元明600餘年,魏姓人口主要向江南地區遷移。全國形成了閩贛、蘇浙魯兩大塊魏姓聚集區。
五、當代分布與姓氏圖譜
當代魏姓人口已達603萬,列在全國第四十五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45%。從明朝至今600餘年中,魏姓人口由45萬增到603萬,增長了13倍多,魏姓人口的增加速度接近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餘年,魏姓人口的增加率呈∧形,目前主要分布于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大約占魏姓總人口的35.8%;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蘇、湖北,甘肅,陝西、集中了魏姓總人口的24.4%。河南為當代魏姓第一大省,約占魏姓總人口的11.2%。全國形成了豫魯冀、秦川兩塊魏姓聚集區在600餘年間,魏姓人口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的回遷十分強勁,向西部四川的遷移非常多。
六、郡望堂号與楹聯家訓
1、郡望和堂号
魏姓的郡望主要有钜鹿、任城等。魏姓的堂号除了與郡望同名者外,還有九合等。“九合”堂号出自春秋時晉大夫魏绛、晉悼公時,北地山戎無終子請和,魏绛說“和戎”有五利。晉侯使魏绛與諸戎結盟。晉無戎患,國勢口盛,八年九合諸侯,複興霸業,魏绛之功最著。
2、宗祠楹聯
和戎著績:救趙全仁。
書屏志畫;圖畫表功。
誓成宅相;綽有租風。
公忠體國;機警能文。
虎觀談經,妙析異同之旨;鶴山受業,人推理學之宗。
馮志亮,筆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出生于河北秦皇島。北京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易經文化館館長、中華百家姓博物館館長、中華姓氏研究院院長、北京姓氏文化館館長、北京風水博物館館長、北京海圖書畫苑首席文化顧問。馮志亮先生是著名品牌推廣人、姓氏文化學者、姓名學專家、修譜師、網絡新聞營銷奠基人和發展者,曾提出關于網絡廣告價值排斥論的“藍海觀點”。2013年馮志亮先生受聘為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與哲學系特聘教授。馮志亮先生涉獵廣泛,書法繪畫造詣深厚,并癡迷于文學曆史,亦是一位古體詞人和家史家譜研究專家。馮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詩詞集》、《姓氏溯源與民俗探究》、《怎樣修家譜》、《怎樣編家史》、《怎樣寫自傳》、《易經新解》,以及《百家姓尋根手冊》五百餘部,《中華姓氏家譜》三百餘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