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之行始于足下出處?出處: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四章》,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千裡之行始于足下出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出處: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
不慎終也。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譯文: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迹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産生以前就早做準備。
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于每一堆泥土;千裡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有所作為的将會招緻失敗,有所執着的将會遭受損害。因此聖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緻失敗,無所執着所以也不遭受損害。
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聖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别人所不學習的,補救衆人所經常犯的過錯。這樣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幹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