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知識點】- 5.g k h
一年級上冊【知識點】 5.g k h
01發音
發 g 時,舌根擡起,抵住軟腭,然後突然打開,吐出微弱的氣流。
發 k 時,舌根擡起,抵住軟腭,沖出的氣流比較強。
發 h 時,舌根靠近軟腭,形成狹縫,氣流從狹縫中摩擦而出。
02拼讀注意點
兩拼音節: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三拼音節:如“guā”,拼讀時。g要讀得輕一些,u要讀得快,a要讀得響亮些。
兒歌: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續讀很順當。
03書寫
g:占中下格,先寫左半圓,占滿中格,再寫豎左彎,過第三線,兩筆寫成。
k:占上中格,先寫一豎過第二線,在中格寫左斜、右斜,兩筆寫成。
h:占上中格,先寫一豎過第二線,再寫左彎豎,占滿中格,兩筆寫成。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本課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g、k、h,配有一幅圖。圖上一隻和平鴿銜着彎曲的橄榄枝飛來,鴿子的“鴿”提示g的音,橄榄枝的形狀提示g的形。湖邊有水草和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蝌蚪和水草構成的形狀提示k的形。一個小女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飲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側面的形狀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ɡ、k、h與單韻母的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左下是 ɡ、k、h 與韻母 ɑ、e、u 組成的 9 個帶調兩拼音節,中間和右下是 ɡ、k、h 與介母 u 以及韻母 ɑ、o 組成的 6 個帶調三拼音節。
第三部分是“畫畫、打鼓”兩個詞語,其中“畫、打”是本課要認的生字。
第四部分是兒歌《說話》,其中 huà、huā、ɡē、ɡū、ɡā、ɡuā 是本課新學的音節。
第五部分是ɡ、k、h的書寫格式和筆順。
ɡ、k、h的發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是難點。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
1.學習新的聲母 g k h,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憑借已有經驗,通過嘗試、參與,體會到了成功的歡樂,樹立了學好拼音的信心。這一環節,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不是傳授,而是教會學生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進而發展自己,成為會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的個體。
2.在學習拼讀音節時,先拼兩拼音,後拼三拼音,内容由易到難,層次分明,學生易于接受。在學習中,設置挑戰,學生樂于學習。同時,設計了“廚房中的這些音節朋友,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這個遊戲,既複習了拼讀,又聯系生活,圖文結合降低學習的難度。
不足之處:注意課堂組織管理,氣氛不宜過于熱烈。
聲明:本知識點來源網絡,由小-程-X-U-【 懶默寫 】收集和整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