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如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什麼叫五十步笑百步?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如下: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内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内。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是春秋時期魏國的國王,因魏國都城在大梁,魏國也稱之為梁國,魏惠王也稱之為梁惠王,将上面的古文翻譯後,大意如下:
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那可真是夠盡心啊!河内遭饑荒,我便把那裡的百姓遷移到河東,或把糧食運到河内;河東遭了饑荒,也如此辦。我看鄰國的治理,都不如我用心。鄰國的百姓并不因此而減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加多,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那就讓我用打仗作比喻吧。戰鼓響起,兵刃相接,有人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停下,有人逃跑了五十步停下。逃跑了五十步的人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怎麼樣呢?
惠王說:不可以。逃跑一百步的,這也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不耽誤農時,糧食就會吃不盡。不用密網捕魚,魚鼈就會吃不盡。按一定的季節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鼈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就使百姓供養老人孩子和為死者辦喪事都沒有什麼遺憾了,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端了。五畝大宅,在裡面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等家禽、家畜的飼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老人可以吃肉了。百畝的耕地,不要耽誤農時,數口人的家庭沒有挨餓的情況了。認認真真地辦好教育,反複進行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教育,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頭頂著或背負著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歲的人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餓不着、凍不着,能達到這樣的地步,卻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的,是不曾有過的事。
按照易中天的解讀,在春秋時期是可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因為當時打仗的規矩就是,如果對方跑出去五十步了,就不能再追着打了,所以逃跑五十步就安全了,沒必要逃跑一百步,你跑一百步,當然可以笑話你了。
但從春秋到戰國直至到近代、現代,是規則不斷變化的過程,孟子和梁惠王就是處在打仗規則變化的時代,梁惠王和孟子說五十步不能笑百步也許是正确的,到戰國事情就不存在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形了,因為戰國時期戰争就很殘酷了,不存在跑五十步就安全的事情了。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說孔子闡述、叙述古人的學說而不創作,相信愛好古人的事物。孔子畢生緻力于恢複周制,周遊列國,兜售其學說和思想,但郁郁不得志。按照現在的話說,孔子生前混的并不好。孔子死後,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才慢慢成為孔聖人。
因此,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五十步能不能笑百步,是不斷發生變化的。
五十步笑百步現在成了俚語了,隻要一說,大家都知道啥意思,孟子這句話給我們的貢獻是如何用比喻來表達,我遲到10分鐘,你遲到5分鐘,大家彼此彼此,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