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内存條頻率? 關于SSD的科普教程小鑫已經做了兩期了,但是關于小鑫家另一款主力産品,内存條還沒有做過相應的科普所以今天小鑫就和大家聊一聊内存其實很多人都知道CPU是計算機的大腦,但是很少人内存條是計算機的脊椎骨,少了硬盤少了顯卡電腦起碼進bios界面,但是少了内存,電腦可是連機都開不了所以,内存對于一台完整電腦來說,可是相當的重要,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小黑盒内存條頻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關于SSD的科普教程小鑫已經做了兩期了,但是關于小鑫家另一款主力産品,内存條還沒有做過相應的科普。所以今天小鑫就和大家聊一聊内存。其實很多人都知道CPU是計算機的大腦,但是很少人内存條是計算機的脊椎骨,少了硬盤少了顯卡電腦起碼進bios界面,但是少了内存,電腦可是連機都開不了。所以,内存對于一台完整電腦來說,可是相當的重要。
内存的誕生,完全是出于“被動”,電腦出現的時候,CPU的性能和當時的存儲介質的性能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導緻CPU性能再強也會被存儲介質拖了後腿,所以内存就從一個CPU的緩沖區,直接晉升為電腦中的一個主要硬件。發展到今天,内存的規格和形式也差不多統一了,更新也不如其他硬件那麼頻繁,所以今天小鑫以鑫碩泰的自家産品和大家聊一下内存的工作原理和我們日常在購買内存時,看到的那些參數是啥意思。
一 工作原理
說起内存的工作原理,小鑫專門從箱底翻出了這本書。
看了一個晚上,小鑫找到了下面這張圖,可以說是完美的解釋了内存的工作原理。
内存作為和CPU靠的最近的硬件(相當于圖中的外存儲器),内存的三大功能就是存儲數據,讀取數據和寫入數據。注意這裡的存儲數據隻是暫時性的,不是永久的存儲數據,有些玩家在工作或者遊戲中如果斷電或者強制重啟便會導緻當時的文件丢失,所以在工作中養成随時保存的習慣是很有必要的。除了緩存數據外,内存還要将緩存的數據提交給CPU處理,然後将處理好的數據傳回給硬盤存儲。
因為内存的工作在計算機運行過程中是相對重要的,所以在選購内存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一些比較穩定的内存。雖然現在的内存市場已經相對比較穩定,沒有想以前那麼魚龍混雜,但是還是存在部分小作坊出品的一些山寨内存條,各位玩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二 分類和參數
内存的種類和不同的代數比較多,而且很多都已經消失在主流市場裡了,所以小鑫就挑了幾個目前大部分玩家會困惑的内存名稱在做個簡單的分類。
DDR3、DDR4、REG、RECC
(鎂光的REG服務器内存)
上面這幾個名稱中,前面兩個可能是每個自己組過電腦的玩家都知道的,後面兩個可能一些玩洋垃圾或者搞服務器的玩家才會經常接觸。按照這個标準分類的話,我們就可以吧這四者分為家用内存和服務器内存。DDR3和DDR4(包括以前的DDR和DDR2)都是定位消費市場的内存,和REG、RECC相比,DDR系列的内存少了寄存器(即Register)和自動糾錯的技術(即ECC糾錯指令)。所以這兩種内存一般是不能混用的,以前的一些舊服務器主闆可能支持DDR内存,但是家用的主闆是肯定不支持REG、RECC内存。在DDR2時代還是有部分純ECC内存,這些内存是可以在家用的主闆上使用的,隻是ECC技術不起作用。
DDR3、DDR4就是DDR的第三代内存和第四代内存,因為這幾年剛好是三代四袋内存交替的年頭,所以小鑫在這裡提醒各位想要升級電腦内存的玩家們,内存的選擇一定要根據主闆的型号或者筆記本的說明找到對應代數的内存,才可以購買使用。
至于我們經常看到内存上貼着一個标簽的紙上,寫着各種參數,但是還是沒有還多人明白這其中的具體含義,小鑫就通過下面的這張圖和大家解釋一下。
内存容量、内存頻率、内存時序、(單雙通道)
(内存條上的标簽)
内存容量内存容量就是圖中紅色圈标注的參數,現在的内存條,大部分都是以GB位單位計算,内容容量越大,在CPU處理數據的時候可以緩存的數據也就越多,對于需要高計算量的電腦來說,越多的内存可以明顯的提高電腦的運行效率。但是在處理日常任務的時候,多的内存容量是不會提高多少運行速度的。所以有些電腦4GB内存也夠用,有些專業工作站32GB的内存才勉強應付,這是和CPU的運算速度和處理文件的大小有關系的。如果沒有專業需求,8GB的内存是目前的主流;如果需要大量的渲染計算或者玩大型遊戲,那麼最好用上16GB内存。
内存頻率圖中黃色的圈标注的參數就是該内存條出廠預設的頻率,這裡内存頻率指的是雙倍傳輸的速率,是内存工作時讀取和寫入的速度總和,實際工作速度是要以當前頻率/2算的。對于内存來說,頻率越高的内存條性能就越高。但是目前的主闆,不一定支持到内存條标稱的頻率,這是内存就會自動降頻到主闆支持的最高頻率工作,比如Intel B360主闆最高隻支持到DDR4 2666MHz的内存頻率,如果這時主闆上的内存條出廠預設的标準是3200MHz頻率,那麼實際工作時,内存最高隻能以2666MHz的頻率工作。所以在選購内存的時候也要先查閱一下配套主闆支持的内存頻率,畢竟越高頻率的内存價格越貴。
内存時序内存時序一般都以CL開頭的,CL值指的是CPU發出讀寫命令後到内存将數據傳輸到硬盤上的所需要的時間周期值,也就是内存的讀寫延遲周期值。通過内存頻率和延遲周期(CL值),我們就可以通過”實際延遲時間=(CL值*2000)/内存頻率”。如果頻率不變,讀寫延遲時間和CL值是成正比的,CL值越低,讀寫延遲的時間就越短,内存的處理速度也就越快。目前市場上,同頻率同容量的内存條,時序越低的内存條價格往往越貴,這也是也内存顆粒的優劣有直接關系的。好的内存顆粒的最低讀寫延遲時間是比較低的,差的内存顆粒本省的讀寫延遲就比較高,如果想要高頻率的性能,讀寫的周期将會加長,CL值也會随之增加,時序過高的内存,頻率再高也不能提高内存的工作效率。
單雙通道在說單雙通道之前,小鑫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内存帶寬。内存帶寬的就像内存與CPU之間來往數據的橋梁,内存帶寬越高,CPU與内存之間的同時讀寫的數據量就越多。而單通道就是說CPU和内存之間隻通過一條橋梁傳輸數據,而雙通道則是兩條橋梁在傳輸數據,在理論上來說,雙通道是的速度是單通道的兩倍。在實際體驗中,雙通道帶來的提升和電腦的運行環境有關系的,如果日常處理辦公文件,看看視頻這類的操作,單通道的帶寬已經足以滿足,這時采用的雙通道的和單通道的内存的效果基本是一樣的,而當處理大型任務的時候,單通道的帶寬已經擠不下太多數據導緻出現緩存延遲的時候,雙通道才能發揮它雙倍速率的作用。
總而言之,内存作為CPU的一個擴展的緩存硬件,CPU忙的時候内存也忙,CPU閑的時候,内存也跟着沒事幹。所以對于不同用途的電腦在購買内存的時候,也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再和以上的參數結合,才可以選擇一款最适合自己的内存。
以上的就是本期内存科普的主要内容,看到這裡,各位玩家是不是對内存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關于内存,還有很多知識,小鑫會在下一期科普和大家繼續聊的,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