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分享
1 台灣海峽
作者 月色江河
一枝深情的葉笛
含在兩岸的唇間
吹統一的相思
2 清明節
作者 張聖華
一個節日
縮小了隻有兩個字
放大了是兩個世界
3 清明
作者 天涯
滴滴雨,濺起漫山菊花香
長眠的人
這一刻,全醒了
4 影子
作者 小蝶
你老這樣跟着我
我真的很累
幹脆我跟着你好了
5 盆栽
作者 伊凡
存活在異鄉的土壤
修飾于刀剪之間
撐 一方翠綠
二 析賞
《台灣海峽》一詩,運用了比喻、雙關修辭手法,表達了海峽兩岸渴盼祖國統一的大主題。雖然通俗易懂,但是這樣的詩還是難得。
張聖華的《清明節》一詩,運用了對比手法。清明節,說小很小,普普通通的一個節日,踏青遊玩;說大很大,國家要緬懷先烈,家庭要掃墓祭祖。清明節,它溝通了天地鬼神、一陰一陽兩個世界。
天涯的《清明》一詩,運用了誇張手法,表達了作者期盼與故去親人相見的濃濃情懷。但是一個“醒”字,溝通成功,一種虛無缥缈的期盼得以實現,悲痛得以釋放。雖然有雨,更多花香,更多釋然舒然,全詩的基調其實是晴朗明快的,這種寫法有點一反常态,出人意料。就因為一個“醒”字,用得恰如其分,合情合理,妙筆生花,别有洞天。“醒”字為點睛之筆。
《影子》一詩,實為愛情小詩。男女雙方經過一段時間交往後,已經有了深入了解;或者經過一方的幾番攻勢之後,一方表面上看似無奈,實際上也是應之許之了。因為他們早就磨合好了,于是你情我願,修成正果。
《盆栽》一詩,“存活在異鄉”、“修飾于刀剪”、“撐一方翠綠”,終于紮下了根,立住了腳,成為一景。但是也使人感覺到了它的不得已和付出。就像微型詩家寒山石的《盆景》一詩中所說:“如果在大自然中生長,或許會成為棟梁。”
三 試創
1 千手觀音
五十多了的我
深懷愛意 碰了碰你的手
——如夢方醒
2 寫詩的感覺
寫詩就像找對象
你條件雖好
也不一定準能成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