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合理攝糖并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的影響。但若攝入過量,多餘的糖就會消耗體内的蛋白質,發生“糖化反應”,形成晚期糖基化終末産物,這種産物還會破壞膠原蛋白,造成皮膚的松弛,加速人體的衰老。
搶走健康的“強盜”:糖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糖、煙、酒并列為癌症的3大誘因。攝糖過量不但會加速皮膚老化,還會增加罹患各種疾病的概率:
1血脂升高
據了解,中國人血脂中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50%是因為油,另50%就是因為過量的糖。甘油三酯的升高會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高血壓、血栓等的疾病風險。
2肥胖
攝糖過量會造成整體肥胖和向心肥胖,脂肪更易在心髒、腹部沉積。
3情緒不穩定
維持人體能量代謝過程或情緒神經穩定性的過程,需要B族維生素的參與。但人體為了消耗攝入過量的糖分,需要消耗很多的B族維生素,若補充不夠,B族維生素缺乏,就會導緻沉悶、低落等情緒。
自測:你吃的糖超标了嗎?
中國人均每天吃下53.7克添加糖,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量的2倍多!怎麼判斷每天的攝糖量是否超标?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研究數據建議,我國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最好在25克以内,最高不要超過50克。
标準的一塊方糖是4.5克糖,所以25克糖相當于6塊方糖。
小貼士:
添加糖指的不是食物天然含有的糖,而是食品生産和制備過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和糖漿等物質。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隐藏着很多“甜蜜陷阱”,一些嘗起來不甜的食物可能含糖量驚人!這些食物是哪些呢?我們又踩了哪些雷區?
生活中隐藏的“甜蜜陷阱”
01常見飲料:果汁、乳酸菌、奶茶
市面上常見的飲料有果汁、乳酸菌、奶茶等,雖然有的喝起來口感酸甜,但含糖量卻非常高。
随便測試了一杯奶茶、一瓶果汁、一瓶乳酸菌飲料的含糖量,數據分别為33克、40克、52克,相當于7塊方糖、9塊方糖和11.5塊方糖,飲用一瓶就遠超過每日建議的攝糖量!
02部分不甜的水果:鮮棗等
一些水果雖然嘗着不甜,但實際含糖量可能很高。水果中的糖可分為果糖、蔗糖和葡萄糖,而果糖(1.7倍蔗糖甜度)>蔗糖>葡萄糖(0.7倍蔗糖甜度),因此果糖嘗着更甜,但未必糖更多。
水果含糖量參考↓
當然,最終攝入的糖量與食用量有關。《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水果人均日攝入量為200-350克,相當于吃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或一個橙子。
03零食:魚片、肉脯、鹹味醬等
超市的零食區更是糖分的“重災區”,更具有隐匿性。為了吃起來更有嚼勁,商家往往會在魚片、肉脯等食品中加入大量的糖來鎖住水分,從而保持韌性、提升口感。
因此,學會看配料表非常重要,盡量少吃含“白砂糖”過多的食品。
04無糖飲料
對于糖尿病患者和愛美人士來說,無糖食品可以說是福音。既能滿足口感上的要求,還能不升糖,但事實真的這樣嗎?
無糖飲料有甜味,是因為裡面加了代糖。代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糖,但是又有接近糖的口感,能滿足想喝甜味又擔心糖分偏多者的口感需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代糖如木糖醇,也含有一定熱量,大概是等量白糖的60%,如果大量使用,也會導緻熱量超标、引起血糖波動等問題,因此也需要控制量。
來源:CCTV回家吃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