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晉時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個個才華卓著、品性高雅、性格孤傲,彼此之間卻能成為心靈契合的畢生之交。他們放蕩不羁,每日縱歌飲酒,狂歡于竹林之下。他們蔑視名教禮法,時有"傷風敗俗"、驚世駭俗的舉動。他們曾拒絕向當時的統治者做出妥協,他們就是竹林七賢。他們把人生活成了浪漫主義,創造了一個個荒誕不經的故事,今天讀來,令人心馳神往,但也許會有些許惆怅。就讓我們來讀一讀他們的故事,感受古先賢的人格魅力。
上圖_竹林七賢
嵇康一曲絕廣陵
是魏宗室的女婿,曾任過中散大夫,所以世稱嵇中散。嵇康這個人是典型的高富帥,最重要的是,還特有才華。像他這樣的人,無論放在什麼時代,都是亮的那麼光鮮!那麼出衆!有一次鐘會寫了一篇文章,想讓嵇康幫忙給看看,點評點評,到了嵇康家大門口,又不好意思進去,怕嵇康瞧不起自己,最後把文章從門外遠遠扔進去,一溜煙跑了。
嵇康這個人修養很高,喜怒不形于色,唯一的一次為朋友發怒,結果把命給丢了。嵇康有一個好友叫,呂安的妻子徐氏被他的兄長迷奸,憤恨之下,呂安就準備去官府告狀,沒想到呂巽先發制人,惡人先告狀,反倒誣告呂安不孝,呂安就被官府給收監。這件事讓嵇康很憤怒,他不顧個人安危為呂安作證,結果觸怒了司馬昭。再加上鐘會的陷害,司馬昭一怒之下,下令處死嵇康與呂安。行刑那天,是嵇康一生中最悲壯也是最精彩的時刻,當時,三千名集體請願,請求朝廷赦免嵇康,結果被司馬昭一票否決。臨刑前,嵇康神色平和,他緩步走上刑場,叫哥哥帶來他的琴,就在刑場席地而坐,他先是撫弄下手中琴,然後朝着所有人看了一眼,就完全沉浸到《》的演奏中去。美妙的旋律從嵇康的指尖緩緩流出,那琴聲铮铮有鐵戈之聲,驚天地,泣鬼神,聽者無不動容。曲畢,嵇康歎息道:"自我死後,《廣陵散》絕矣!"
上圖_嵇康
阮籍的話,你品!你細品!
阮籍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他天資聰穎,加上勤奮,很快就成為同齡人中的翹楚。由于成長的環境,阮籍養成了謹言慎行的性格特點。司馬昭稱阮籍:"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就是說阮籍這個人做事極其謹慎,他說話,你得品!得細品!阮籍這個人話少,表情語言卻很豐富。最常用的就是眼睛,"青白眼"用得那叫一個溜。不招阮籍待見的人,白眼招待;阮籍欣賞的人,青眼相加。嵇康的哥哥就曾挨過阮籍一個大大的白眼,以至于回去後,還久久不能釋懷。
阮籍極度蔑視禮法,他家旁邊有個酒館,女老闆長得又年輕又漂亮。阮籍常和王戎去喝酒,醉了就躺在人家旁邊睡,根本不避嫌。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不僅為嫂子餞行,還送她上路。在為母親服喪期間,阮籍在司馬昭的宴席上大口喝酒、大碗吃肉,絲毫不避諱。
阮籍喜歡長嘯,心情愉悅的時候長嘯,壓抑苦悶的時候長嘯,偶爾無聊的時候也會長嘯。還喜歡以嘯會友,有一次阮籍去拜訪一個叫孫登的道人,去了後,阮籍說什麼人家都不搭理,最後阮籍隻能長嘯一聲,怏怏下山。在半山腰,阮籍聽到了一聲高亢清越、綿綿長遠的嘯聲,心有所思,回去後,寫下了一篇《大人先生傳》記錄此次遭遇。
上圖_阮籍
山濤,不負如來不負卿
,又稱山巨源,他是竹林七賢中最年長的一位。山濤的才智情趣比不上那六位,但他的氣度要勝過其他人。他和妻子韓氏的感情一直很好,患難與共,即使在山濤顯貴之後,他也從未養過一個婢妾。後來,竹林七賢分崩離析,山濤和嵇康由于人生理念的不同,最終分道揚镳,嵇康為此還寫下一篇《》。但在嵇康臨死之前,卻沒有把自己的一雙兒女托付給哥哥,而是托付給了,并對自己的兒子說:"巨源在,你不會成為孤兒了。"果然,在嵇康死後,山濤一直盡職盡責的撫養嵇紹長大,讓這個從小失去父親的孩子,享受到和别人家孩子一般無二的父愛,并讓嵇紹接受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最終,嵇紹成長為一個不亞于其父的青年才俊。
上圖_山濤
醜劉伶當醉人生
,在魏末曾為建威參軍,他這個人優點是才華出衆,缺點是相貌猥瑣,嗜酒如命。一次酒後,劉伶感到異常口渴,就向妻子讨酒喝。妻子不給,都喝成這樣了,再喝下去可教她和孩子怎麼活?劉伶說"既然這樣,我就戒酒吧!但是戒酒之前,我必須要祭告一番,你去給我準備點酒肉吧!"妻子就按照劉伶交代的去辦。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請劉伶去禱告發誓。劉伶跪着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鬥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說完拿起酒肉就吃喝起來,頹然醉倒了。劉伶醉酒後,行為有時就會比較怪誕。一次,喝完酒,脫光衣服呆在房子裡,恰好有幾個人來找劉伶,看到劉伶這樣,就你一言我一語譏諷嘲笑他,劉伶就說:"我把天地當成房子,把房子當成褲子,你們為什麼跑到我褲子裡來?"還有一次劉伶喝醉和人家吵了起來,人家就拉住他要打,劉伶慢吞吞地說道:"我瘦得像雞肋,打我你的拳頭會不舒服的"那人就笑了笑不打了。
上圖_劉伶
向秀,朝堂有我,我不在朝堂
,少穎慧。與嵇康等關系好。結識等人後,同為""。向秀是這七人中唯一不善喝酒的。他和嵇康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合作打鐵,嵇康掌錘,向秀鼓風,配合的那叫一個默契,真正诠釋了勞動最美!向秀還經常去呂安家幫他侍弄菜園子。在嵇康、呂安遇害後,向秀為避禍計,不得已順應朝廷,被迫出仕,先後任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職,但官職對向秀來說,不過就是個頭銜,他隻當官不做事,溜崗基本是常事,同僚們平時也很難見到向秀。
上圖_向秀
阮鹹,我比你更曉音律
,阮籍之侄,二人在當時并稱為"大小阮"。阮鹹精通,時人稱他為"神解"。當時有個叫荀勖的,也非常精通,被時人稱作"暗解",這兩個可以說是當時音樂領域最權威的專家。荀勖喜歡把新律調子調高,為此阮鹹經常批評,認為調子高就會引起悲哀,是亡國的音樂。荀勖就對阮鹹記恨在心,進言把阮鹹調出朝廷任。
當時阮氏家族分居路南、路北,阮鹹、居住在路南,其他阮姓人住在路北;住在路北的阮姓人都很富有,住在路南的都很貧窮。七月七日,路北的阮姓人大曬衣服,都是绫羅綢緞。阮鹹就用竹竿在庭院中挂了一條粗布做的犢鼻形狀的褲子,有人對他的做法感到奇怪,他答道:"我沒能免除世俗的習慣,姑且再這樣應付一回罷了!"阮氏家族的人都能喝酒,阮鹹到同族人當中聚會,不再用一般的杯子來喝酒,而是用大甕來盛酒,大家一起圍坐,面對面痛飲。當時有很多豬也來喝,它們直接就上去喝了,于是大家就與這群豬一道喝酒。阮鹹喜歡姑母家一個鮮卑族婢女,後來姑母要搬到遠處去,開始說要留下這位婢女,後來走的時候又帶上了。阮鹹借了個客人的驢子,親自去追。兩人合乘一頭驢回來,他說:"傳宗接代的人不能失去!"這位婢女就是的母親。
上圖_阮鹹
真性情!真王戎!
王戎出身于高門琅玡王氏,身世顯赫。他是竹林七賢中年齡最小的,和最大的山濤相差二十九歲。王戎在晉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時為其母守喪,雖逾越禮制,飲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體虛弱,連起身都要扶拐杖。王戎的兒子萬子死了,山簡來探望他,王戎悲哀得無法自制。山簡說:"死的不過是個襁褓幼兒,又何苦到這個地步呢?"王戎回答說:"聖人能夠忘記情感的困擾,而最下等的愚人則談不上有感情。最為一往情深的,正是我們這些人啊!"山簡聽了這話,既敬佩又感動,也因此十分悲恸。竹林七賢後來死的死,分得分。王戎一次從舊日的黃公經過,回頭對後面車上的人說:"我從前和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這家酒垆痛飲,在竹林之下遊樂,我也參預末座。自從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來,我就為時事所拘。現在看到這酒垆雖然很近,卻又像隔着山那麼遙遠。"
王戎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樹,王戎欲拿李子去賣,又怕别人得到種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鑽破。王戎之女嫁給裴頠時,向王戎借了數萬錢,很久沒有歸還。女兒回來省親時,王戎神色不悅,直到把錢還清才高興起來。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隻送了一件單衣,完婚後又要了回來。時人謂王戎為"膏肓之疾"。但這其實是王戎避禍于亂世的"自晦"之舉,王戎的父親死時,舊日同僚資助王戎達百萬錢,王戎都堅辭不受,又怎麼會貪這些小利呢?
上圖_王戎
曆史關于竹林七賢的故事太多了,他們曾是那麼的志趣相投,最終卻分道揚镳,各人的境遇、結局也大不相同。但是,他們身上的那份豁達,那份對自由的極度追求,千百年後的今天,仍值得我們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