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3:56:43

#頭條創作挑戰賽#

文/杜敏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我的父親母親)1

夜深人靜,萬籁俱寂,一個人躺在床上靜靜地欣賞電影《隐入塵煙》。情到深處,竟自潸然淚下,不能自已。能夠觸動我淚點的,是影片中那幸福的疼痛和熠熠生輝的美好人性,是我的父親母親那苦澀而甜蜜的記憶!歲月可以老去,但植根于内心深處的那種記憶,卻會随着漸老的時光,愈漸清晰,愈加生情!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我的父親母親)2

祖父是地主,在那特定的曆史環境中,父親注定了是一個卑微而堅強的存在。

家鄉解放時,父親剛滿十四歲。此前,他在祖父辦的私塾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鑄造了父親支撐他一生堅韌前行的優良品格。由于家庭成分高且兄弟姐妹衆多,父親成年遲遲未能婚配。

在送走了祖父祖母之後,父親把他的全部精力放在了拉扯一幫弟妹上,對于婚姻,他已不抱奢望。好在貧農出身的我的外公外婆,看中了我父親的勤勞勇敢和敦厚善良,竟然把他們上過高小的女兒許配給了我的父親。

那年,父親二十八,母親十八。面對着一窮二白且因成分太高飽受打壓的家庭,母親堅強地揚起了頭,一副沉重的擔子,深深地壓在了我的父親母親那堅韌不拔的肩上。

從我記事之時起,父母就沒日沒夜地在田地裡勞作。我上有姐姐哥哥,下有兩個弟弟,五張嘴巴五張笑臉是他們在田地間奔跑的動力。

父親說,由于成分不好,隊上的苦活重活都要找他幹,他曾經多次被派到離家六七十裡的李渡和米心去擔鹽(必須當天來回),還被派去南部修升鐘水庫,去雅安打石頭……隊上的工分要多掙,家裡的自留地也要種好。

記得父母種的自留地,就像一個頭發梳理得十分光亮整齊的小姑娘,極為賞心悅目。就連在那人迹罕至的懸崖邊,他們也要種上一些蔬菜瓜果,在那饑腸辘辘的年代,這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腸胃。

母親告訴我,為了多掙工分,她懷胎都沒缺過工,下午還在地裡勞動,晚上就生下了我。待到懷我幺弟的時候,我是親眼看到我母親沒有休息過片刻的。

滿月後,家裡沒人帶小孩,她又不想缺工,就總是把我弟弟背在背上去上工。為此,母親挨過不少的罵,她隻能默默地忍受着。

至後來包産到戶,父母更是渾身帶勁腳下生風,他們帶領着他們的五個孩子,日夜奔跑在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裡。在無數個天色未亮的清晨,我總是看到父母悄悄出門去了地裡;在無數個漆黑的夜晚,父母還在地裡摸爬。他們像陀螺一樣永不停歇地旋轉着,我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這麼充沛的精力。

他們說,現在是給自己種地了,種得好收得多。事實确實如此,我家的産量在全村可謂首屈一指,我家五姐弟從此開始理直氣壯地吃飽飯了!我家四弟兄都長得肥滾滾的,很有辨識度。鄰村有個理發師,常常走村串戶,他說他理了很多娃兒的頭發,就我家的娃兒身體長得最好。

我偉大的父親母親,憑着堅韌的意志,用他們的勤勞,支撐起了一個數口之家!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我的父親母親)3

說我父親是個能工巧匠,絕非言過其實。捕魚的漁網、魚篼,釣魚的魚竿、魚鈎,家用的背篼、籮篼、筲箕、簸箕……農用地連枷、風車、犁铧……他都會做得非常好。他甚至會打磨鐵器——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他讓我給他拉風箱,待把鐵器燒得通紅的時候,他便用鐵鉗夾了那鐵器在鐵砧上捶打,及至打磨成型,他便拿了那鐵器往冷水裡去淬火,“滋——滋——”,每當這時,我便會歡喜地拍手叫好,我沖着父親笑,父親也沖着我笑。此外,父親還會石活,家裡的石磨、豬槽以及修房用的石條等,都出自于父親之手。至于家裡東西的修修補補,那更是不在話下。

父親是個能工巧匠,我的母親呢,也是村裡百裡挑一的女紅好手。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母親總在昏黃的煤油燈下制鞋模、納鞋底、補衣服、織毛衣……每當此時,我們幾姐弟總愛圍在母親的身邊,一邊摩挲着一邊牽了母親的衣角,怯怯地弱聲問道:“媽,是不是給我做的呢?”

如果母親默不作聲,我們便會知趣地默默走開;待得到肯定的回答後,我們便又雀躍着拍手,我們笑,母親也跟着笑。

雖然我家是村裡孩子較多的家庭之一,但是我們幾姐弟從來不曾打過光腳,衣服雖然縫縫補補,但絕對幹幹淨淨。母親愛清潔,在村裡是出了名的。無論再忙,她都會把家裡的裡裡外外打理得幹幹淨淨。為此,父親和母親還争吵過,父親說一天活路都忙不過來你還有閑心弄那些,母親說别個走到你屋頭來看到你家裡拖起垮起(亂七八糟)的像個啥樣子嘛。

及至有人誇獎我母親說“蔣二嫂,你好能幹喲”時,父親便不再開腔了,而母親呢,則狠狠地瞪了父親一眼,然後恨恨地嗫嚅着忙活去了。

我的父親母親,雖然文化不是很高,但在村裡絕對算得上是知識分子。父親讀過幾年私塾,寫得一手好字,至于撥打算盤寫點書信之類,于他而言,更是小菜一碟。因此,我們幾姐弟自小都受到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熏陶;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中國傳統的美德,父母更是對我們耳提面命,言之切切。

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傳承良好家風之情,殷殷切切,讓我們姐弟受教終身!母親讀書時成績優秀,記憶力特好。我們幾姐弟從小都是聽着她的故事長大的,什麼“安安送米”“趙巧兒送燈台”等故事至今記憶猶新。我對于文學的愛好,我豐富的想象力以及溫潤細膩的情感,均得益于母親那些故事潛移默化地浸潤!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我的父親母親)4

家裡孩子多,吃穿用度,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父母雖然是農民,但他們畢竟讀過書,多少有一些經濟頭腦,知道怎麼盡其所能來盤活一家人。加之他們又勤勞節儉,持家有道,所以我們五姐弟的生活,雖說不上滋潤,但也不至于飽一頓、餓一頓。

逢着下雨天或者較為農閑之時,父親便會帶着我們去河裡和田裡弄魚,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我家門上到處都貼滿的那些大大的魚鳍。每年的插秧時節,夜半時分,父親便會糊了燈籠,帶着我們用他制作的篾籠和竹鉗去捕捉黃鳝,那一條條在籠中翻滾的黃鳝,或吃或賣,長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絕美記憶!

母親也會帶着我們去山野間采摘一些不知名的野菜,拿回家來經她一調制,便又成了我們的美味佳肴。有時他們還會帶我們幾姐弟去撿些河蚌、田螺及野生菌之類的回來,或燒或炒,讓我們大快朵頤。

每年的豐收過後,父母都會帶着我們去地裡拾掇麥穗、豌豆、紅薯、花生等,以此來補充家裡口糧的不足。

填飽了肚子,還得有錢上學才行,家裡五個孩子的學費可是一筆不菲的開支。父母會帶我們去挖野生的麻芋子,洗幹淨了再曬幹拿去賣錢。我們把吃不完的紅薯打成澱粉,再制成粉條,挑着去街上換錢。

父親在農閑時也會編些篾貨去賣,母親也會帶我們掐麥稈、編草帽去賣……我家養了全村最多的蠶,每天天不亮就跟着姐姐和哥哥到處去摘桑葉,是我此生最美的出行!

此外,我家也種黃麻、棉花、土豆、地瓜、海椒等,以此變賣了來補貼家用。包産到戶後,我家開始理直氣壯地飼養豬牛及雞鴨鵝兔等,或吃或賣,倒也整得轟轟烈烈,樂呵樂呵!

父親開始學着做生意了。記得我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父親花一百多元錢從外公村裡買回來了一條牛犢,我歡喜得不行,天天一有空就牽着牛兒去河邊吃草。我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同時也開始胡思亂想。我想象着我考了鄉裡第一名縣裡第一名,然後端了國家飯碗,然後把我的父母接到城裡來享福……

時至今日,父母已是耄耋之年,他們安土重遷,不願跟随兒女去城裡居住,這對于我當初的夢想,不能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當然,他們或許更多的是不想給兒女添麻煩,這樣想來,真可憐了天下的父母之心!

在父母的鼓搗下,我家開了村子裡的第一家代銷店。我歡喜着,常常拿了書本去店裡守着,一邊守店一邊看書做作業,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正月初五的早晨,這種美好被擊得粉碎。村裡的一個人豪氣地一口氣要了一大包煙酒糖等幾十元錢的東西,拎起就走,邊走邊說“娃兒哈,給老漢兒記起,過幾天給你”。

待我把來龍去脈向母親一說,母親攤開雙手,悲催着:“娃兒耶,這哪裡還收得到嘛”。原來,我遇到本村吃霸王的人了,小孩子不谙世事,哪裡曉得這些複雜醜陋的人性呢。父母并沒有因此而責怪我,而是教我要學會看人識人,如何應付顧客等;即便如此,我卻為此忐忑不安,我由此看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和最醜陋的人性!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我的父親母親)5

我的姑父來我家做客,他的一席話把我的母親吓得大哭。

我的姑父說,你家裡四個兒子,就算是一個兒子結婚用一千,你也要給他們準備四千,還有,你家現在才兩間房子,就算一個兒子結婚住一間,你也還要再修三間房子……

那時莫說四千,就算幾百,我家裡也難拿得出來呀。再者,還有三間房呢?母親被吓哭了,父親内心卻強大得像萬裡長城,他說有啥哇,沒錢慢慢存嘛,沒房馬上修嘛!他們說幹就幹。父母帶着我已半成人的哥哥開始挖土、和泥、制坯……我們幾個小點的弟弟就屁颠屁颠地忙前跑後打些小雜,出嫁的姐姐也時常帶姐夫回娘家幫忙。

記得磚瓦土坯曬得快要幹了的時候,突然下起了暴雨,我們一家人在風雨中搶救土坯的情景,不正是馬有鐵和曹貴英在風雨中搶救土坯的情景嗎?電影到此,凡是每一個有着相同生活經曆的人無不為此動容以緻于潸然淚下!土坯制好了,我們又開始自己挖窯洞、打石頭、存木料……

母親說,修房子過匠人要燒的好柴她準備好了,過匠人的糧食和蔬菜她也準備好了,過匠人要吃的肥豬她也養大了……萬事俱備,隻欠開幹!我偉大的父親母親,前後僅用不到兩年的時間,硬是活生生地建起了我們村裡的第一座磚瓦房!三十年後,他們辛苦修建的那三間磚瓦房,在承載了為他們娶回四個媳婦的曆史使命後,像馬有鐵他們的房屋一樣,被推入到了曆史的塵煙之中!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我的父親母親)6

父母經常教導我們,一個人無論身處何種境地,無論富貴貧窮,都要守住自己的良心底線,時刻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要常懷感恩之心,人敬我一尺,我必還他一丈;他們還說,吃得虧,打得堆,人與人之間要多付出,不要去斤斤計較;他們又說……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我三姑的二兒子出生後由于受了病症,幾個月大時便命懸一線,身體蜷縮得像一個核桃。所有的親人都認為這個孩子必死無疑,他們準備完全放棄。那時我的父親才二十來歲,他不顧上有雙親下有弟妹的嚴峻現實,毅然去三姑家把這個孩子抱了過來。

孩子沒奶水可吃,父親就天天磨米漿喂養。經過父親長時間的悉心照料,也或許是父親的大愛感動了上蒼,這孩子居然奇迹般地活過來了。現在,我的二老表每次見了我父親總是倍感親切,拉着我父親的手說長道短,他說他的命是他二舅舅給的!父親的心之善之柔,由此可見一斑!

平時,我們幾姐弟難得吃上一點肉呀蛋呀之類,就連糖塊和花生之類的都難。可是,隻要我的表姐表妹表哥表弟們一來,這些東西就都呼啦啦地冒了出來。我的母親總是笑眯眯地說:“娃兒呀,快吃吧——”她一邊說一邊給我們幾個眼巴巴看着的孩子使眼色,這時我們便會垂頭喪氣地走開。

記得剛包産到戶不久,一個叫花子讨口讨到了我們村裡。父母打發了他許多糧食并留他吃飯,哪知這個叫花子居然呆在我家裡不願走了,他說他遇到了活菩薩,想多呆幾天。我的父母像款待賓客一樣,把家裡存有的平時我們都舍不得吃的肉呀蛋呀都拿出來給他吃。當時我們做孩子的很不理解,一個叫花子打發了他糧食招待了他飲食也就罷了,也不至于像一個貴賓一樣來款待呀;更何況,我們家裡孩子多,糧食本來就緊張,肉呀蛋呀的我們一年也難得享用幾回,他們居然去給一個素昧平生的叫花子享用。

後來随着年齡漸長,所閱世事增多,見識了太多的人間冷暖,才明白父母的大愛是多麼的至善至美,它深深地銘刻在了我的内心深處,時時事事都教我要做一個心中有大愛筆下寫乾坤的人!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我的父親母親)7

如今,我的父親母親年事已高,身康體健。雖偶有小恙,卻無大礙,讓我們後輩甚是欣慰,或許,是上蒼對他們這兩位慈祥而仁愛的老人特别的獎賞和眷顧吧!

勤勞了一輩子的我的父親母親,雖至耄耋之年,卻仍勞作不辍。他們說,他們閑不下來呀,一閑身體就鬧病。“我們就是一個農民,是勞動的命”,他們樸素而深情的話語,闡釋了“勞動是光榮的”的深刻内涵。在家鄉肥沃的土地上,他們忙碌的身影就像美麗的詩行,書寫着大美的家鄉,書寫着大美的中國!

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溫暖而靜美地映照在父親母親那慈祥而仁愛的臉上,他們就像兩朵經霜的臘梅,馨香而嬌豔!我攙扶着我敬愛的父親母親走過他們癡戀了一生的土地,走過家鄉的小橋,小橋下默默流淌的溪水,日夜流淌着父親母親聖潔美麗的世界!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我的父親母親)8

杜敏:筆名落葉當空舞,男,四川南充人。現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高中語文教師,南充市作家協會會員,南充市散文學會會員,南充市青年詩詞學會會員。在《華西都市報》《現代快報》《今日文藝報》等各級各類刊物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百首(篇),多次獲征文獎,有多篇文章被收入多種選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