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黨的二十大代表、重慶市人民小學校校長、黨委書記楊浪浪沒有閑下來,一直忙着整理調研資料。“我是一名來自教育一線的黨代表,我希望把教育發展的成績和思考,把普通老百姓對教育事業的憧憬、向往以及期待帶到大會上。”楊浪浪說。
2009年,楊浪浪被任命為重慶市人民小學校校長。而此時的人民小學校,已經走在了重慶市優質學校的前列。就在衆人将“守成”當作新校長理所當然的工作狀态時,楊浪浪卻一頭紮進無邊的學習中去。
工作中的楊浪浪。記者 齊岚森 攝/視覺重慶
對學生:“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已經行不通了
人民小學校有一個小小的書吧,花花綠綠的書海中,柔和的燈光映照在暖色的布沙發上,這裡是孩子們和楊校長的“秘密會議室”。
每隔一段時間,楊浪浪就會随機抽取十幾名五六年級的學生,在書吧的沙發上開展一次面對面的交流會。“每次都有一個交流主題,這些主題或圍繞教育改革中的熱點,或是當下孩子們最關注的新鮮事。”對學生而言,楊浪浪不僅是校長,更是可以一起談天說地的好朋友。
要想了解孩子的世界,就要去學習。“現在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前,學生們獲取信息的手段多元化,效率大大提高,我們該怎樣和未來的教育對象相處呢?”楊浪浪選擇“永遠保持好奇”,用不斷地學習來應對這一挑戰,包括了解孩子們關注的網絡熱點,甚至是一些新潮的“網言網語”。她說,“這樣才能和學生們有親近的共同語言。”
在楊浪浪看來,“好奇”是人民小學校最寶貴的精神之一,也浸潤在學校每一名教師的心中。“現在,‘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這句話已經行不通了,老師和學生應該是相互的學習者,要真正了解孩子們才能教育他們。”
對老師:“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永遠不會改變
“對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我始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理念。同時,傳承建校70多年來的紅色基因,用文化浸潤人。”楊浪浪認為,評價一個教師,教學水平固然重要,但她更為看重的是品德修養。
對教師發展和成長,人民小學校也是常抓不懈。近幾年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發現,傳統的教師結構、師訓模式、評價系統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短闆,已經無法适應和滿足新時期對優質辦學的要求。
為解決這一難題,楊浪浪帶領學校一班人不斷研究探索,提出“以結構變革的魄力重塑人力供給、以重構學習的力量重塑教師發展、以多維評價的尺度驅動教師發展”三大舉措,提升學校辦學活力。
一系列改革組合拳打出後,效果立竿見影。目前,學校中高級職稱教師占70%,現有20餘個國家級、省市級名師工作室,年均課題産出十餘項,年均撰寫論文百餘篇,其中多篇論文在核心期刊發表,多項案例入選教育部典型案例并在全國交流。
對教育事業:“辦有意義、有意思的教育”是永恒的課題
多年來,身處教育事業第一線,楊浪浪深刻地感受到黨和國家在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上的決心和力度。
人民小學校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号召,堅持把推進教育優質均衡、帶動鄉村學校共同發展作為重要責任。
1994年,作為骨幹教師,楊浪浪第一次跟随人民小學校教師團隊到墊江縣五洞小學參加送課下鄉活動,與鄉村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經驗。
沒想到,這一“送”,就送了近30年。從人民小學校到五洞小學260公裡的路,也成了楊浪浪每年必走的路。除了送課支教,楊浪浪還帶領學校特級教師、骨幹教師深入調研,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學校的發展情況,實施“一校一品、一校一策”的結對幫扶模式,與全市百餘所鄉鎮學校建立聯系機制,因地制宜開展師資隊伍培訓、校園文化建設、教學科研聯動、辦學資源共享等,一大批鄉村教師和學生從中直接受益。
“教育要為國家計深遠,為民族計深遠,為未來計深遠,可教育的實踐是在細微處點燈。辦有意義、有意思的教育是我永恒的課題,而我所做的一切工作,一言以蔽之——俯身擁抱每一個孩子。”楊浪浪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