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罵人二百五的由來

罵人二百五的由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8 20:53:33

在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他獨特的方言,各不相同,有些方言說得慢了,或許我們還能聽懂一二,但是有些方言就算說的慢了,我們聽的也是一頭霧水,感覺像是在聽天書一樣,完全聽不懂。

但是有一個詞可以說是在56個民族之間通用的,隻要你說出來這個詞,别人都能聽懂,而且也都知道是什麼意思,這個詞就是“二百五”這是一個罵人的詞,日常生活中,大家還是慎用為好。

罵人二百五的由來(為什麼是一個罵人的詞)1

說起這個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好奇,為什麼罵人的時候要罵“二百五”,而不是三百五,或者四百五呢,抱着這種好奇心,于是我就上網查了一下,這才知道,“二百五”這個詞由來已久,并且還有着四個不同的版本。

下面我就把四個版本全部都寫下來,供大家閱讀參考。

第一個版本

兩千多年前,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蘇秦的人物,他是一位縱橫家和謀略家,而且此人是鬼谷子的徒弟。

蘇秦出師以後,就開始下山遊曆,而後 得到了燕國燕文公的賞識,蘇秦便為其效力。

罵人二百五的由來(為什麼是一個罵人的詞)2

當時秦始皇還沒有一統六國,正在朝着一統六國的方向而努力,為了抵擋秦國的侵略,蘇秦便提出,齊、楚、燕、韓、趙、魏、六國成立一個聯盟,共同抵禦秦國的入侵。

蘇秦就被一緻選舉為“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得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聯盟解散以後,蘇秦又轉頭效力于齊國。

在齊國效力期間,蘇秦有一次外出,在路上碰到了刺客刺殺他,他沒有躲過去,刺客一劍就刺中了他的前胸,而後刺客就逃之夭夭。

蘇秦被人送到了府上治療,齊王聽說了蘇秦遇刺的事情,就急忙到府上去看他,蘇秦見到齊王來了,就對齊王說道

“大王”啊,我自知我命休矣,但是我死不瞑目,希望大王一定要找到刺殺我的兇手。

聽蘇秦這樣說,齊王又問道,兇手早就已經逃得無影無蹤,我去哪裡找啊?

這時候蘇秦就告訴了齊王一個法子,他說:大王,等我死後,你派人把我的屍體拉到最熱鬧的集市進行五馬分屍,然後把我的頭顱挂在城牆上。

然後再貼出告示,告知百姓,說我是間諜,所以為了感謝刺殺蘇秦的刺客,賞黃金一千兩,說完這些,沒過多久蘇秦就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去世了,而齊王也照他的說法吩咐下人去做了。

果然沒過多久,就有四個人揭掉了告示,說蘇秦正是他們刺殺的,而且把刺殺蘇秦的細節說得一清二楚,于是四個人就被帶到齊王面前準備領賞。

罵人二百五的由來(為什麼是一個罵人的詞)3

齊王見到這四個人,就問他們,賞金有一千兩,但是你們有四個人,這要怎麼分?

這時其中一個刺客就說了,這還不好辦,一個人二百五十兩,齊王一聽,當時就怒喝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給我拉出去斬了。

于是“二百五”這個詞就就流傳至今,慢慢地就變成了一句口吐芬芳的口頭語。

第二個版本

話說在古時候有個書生,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考上狀元,甚至為了讀書,連自己的婚事都給耽誤了,可他用盡半生,也沒能考取到功名。

于是他就放棄了,他想着自己不能一個人這樣過一輩子呀,于是就娶妻生子,生了兩個兒子,給大兒子取名為“成事”,給小兒子取名為“敗事

有一天,書生要去一趟集市買東西,臨出門前,就吩咐兩個兒子在家裡寫字,讓大兒子寫300個字,小兒子寫兩百個字。

罵人二百五的由來(為什麼是一個罵人的詞)4

書生從集市回來以後,就檢查兩個兒子寫的字,他發現大兒子少寫了50個,而小兒子卻是多寫了50個。

這個時候書生的妻子看見了就說:“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而這句話最後也流傳了下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用來形容一個人辦事不牢,而“二百五”也是用來形容一個人不可靠。這些話最後也演變為俗語,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罵人經常用到的口語。

第三個版本

在唐朝的時候,當時的一些大官出門上街的時候,最前面都會有一個官兵,手裡拿着一根長杆驅趕街道上的百姓,讓他們給大官讓路。

這個驅趕百姓的官兵有一個學名,叫做“伍佰”一開始隻有一位,到後來又增加到兩位。

罵人二百五的由來(為什麼是一個罵人的詞)5

但是大家并沒有叫他們兩個伍佰,而是把他們給分開了叫,稱為兩個二百五,因為他們手裡都拿着一根長杆,由此又叫他們“二杆子”

“二杆子”和“二百五”也就流傳于世,都是一句罵人的詞。

第四個版本

說在古時候有一大戶人家,這戶人家有一個傻兒子,後來他們家道中落,傻子就拿着家裡的傳家寶去變賣,換些銀錢。

臨走之前,父母交代他,傳家寶應賣二百五十八兩,并且還給他寫在了傳家寶上面,可等到傻子拿着傳家寶去賣的時候,有個人跟他讨價還價,硬是把二百五十八兩給砍價到了二百五十兩。

罵人二百五的由來(為什麼是一個罵人的詞)6

于是傻子就同意了二百五十兩把傳家寶給賣給這個人,後來别人就笑話這個傻子,少賣了八兩,真的是笨蛋一個。

後來人們就把傻子稱為“二百五”一直流傳了下來,變成了罵人的話。

以上就是四個版本“二百五”的由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