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是一個重要的流派,而陶淵明的田園詩也可以看作是山水詩的一個分支。甚至可以說整個中國文學史上,文人能夠把創作的目光,多數投向田園的詩人,也隻有陶淵明一個,當然了這也和他的生活背景、生活閱曆有相當大的關系。陶淵明(365-427)字元亮,或雲名潛,字淵明,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江西這個省份人傑地靈,曆史名人輩出,丞相詞人晏殊,維新變法的王安石,還有牡丹亭的作者湯顯祖等等都是江西人。陶淵明的曾祖陶侃,在東晉初期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軍,統領大隊人馬駐紮在長江中遊,被封為長沙郡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雖然不能複往日之輝煌,但是在當地也算是名門望族。
而陶淵明的父親由于去世的早,并沒有給陶淵明什麼具體的幫助,所以到陶淵明這代的時候,家境便日漸敗落。當然了所謂的敗落也是相對的,陶淵明還是有田莊,有童仆的權貴階級,并不是還在為一日三餐發愁的落魄書生。陶淵明29歲出仕,沒多久就辭官歸隐了。後來應該是辭官習慣了,陸陸續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但基本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最後一次出來做官的時候陶淵明41歲,出任彭澤縣令,還是沒幹多久就挂印而去,從此一生脫離官場不在為官。這次陶淵明脫離的特别徹底,後來朝廷的委任,他都堅定的拒絕了。
陶淵明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詩歌、散文、詞賦等方面,但對于後世影響最大的卻是詩歌。陶淵明的詩歌,在當時并不怎麼被認同,因為他的詩歌遣詞造句都特别樸實無華,與當時的主流的詞風相背離。
東晉的詩詞歌賦為什麼會如此,也是有一定曆史原因的。當時中原戰亂不斷,權貴階級的基本利益都得不到保障,沒辦法的情況下為了躲避戰争,北方士族隻能南下,普通民衆為了生存也紛紛逃離。公元三一七年,元帝在南下士族和當地士族的支持下,在今江蘇南京稱帝,曆史上稱之為東晉。但是東晉王朝的皇權卻遠沒有西晉王朝的皇權那麼有影響力和決斷力,實際上是皇帝和士族共同治理天下,也就是說政權是由皇室和門閥共享的。
連年不斷的戰争,給人們的心底留下了巨大的陰影,戰争噩夢的後果就是,文人為了在心理上擺脫逃避慘痛的現實,玄學之風開始盛行。玄學就是出世的哲學,認為人生的根本意義不在于世俗的得失成敗,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華。所以當時的詩歌基本是圍繞解讀老莊哲理的詩歌,《宋書-謝靈運傳論》中就說:有晉中興,玄風獨振。為學窮于柱下,博物止于七篇,馳聘文詞,義殚乎此。
當時封建社會的主體,皇室、門閥、文人士族,無法面對殘酷的戰争,也沒有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隻能逃避,偏安一偶,自欺欺人。當人的精神世界已經沒有人定勝天的精神支撐的時候,剩下的隻能是對命運的屈服,隻能靠所謂的“道”來給自己一個慰藉。所以說,在東晉甚至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獨樹一幟、一股清流,能夠被稱之為文學家的似乎隻有陶淵明!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飲酒》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整首詩歌文字通俗易懂,沒有晦澀的咬文嚼字,隻是用簡單的文字描述出一幅絕美的畫卷,同時又讓人回味無窮。
回味的不隻是唯美的畫面,還有對未來和生命意義的思索。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何在?怎麼能夠獲得解脫?人的短暫一生,除了在自然中感歎美好之外,還有什麼其他追求嗎?如果有,那麼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呢?對于這個,陶淵明并沒有給出具體答案,他也窮其一生都在思索這個問題。
我們隻是通過其人生經曆來判斷,他讨厭戰争、心系田園 ,無論世俗何擾,都願守護自己心中的一方淨土,他的淨土就是田園。所以後代也有很多文人稱其為隐士。後世的文人騷客,不能忍受和三觀不同的人同流合污,又沒有能力直面這種約定俗成的事實,就會感同身受的想起陶淵明,想起他和我們一樣,甯願辭官歸去,也不為五鬥米折腰。
但是,同樣的不為五鬥米折腰,能夠純粹如此沒有目的的,好像隻有陶淵明。陶淵明的詩歌告訴我們,我們也許不能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深處,永遠的保留自己的初衷。
可以說陶淵明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但是他的文學地位,很長一段時間内都不怎麼被人所承認。相當長一段時間内,後人欽佩的隻是他的品格高尚,不為世俗所染的品質。原因在上一段也說了,當時詩詞的主流風格,和他的文學作品格格不入。
到了唐朝時期情況稍有改觀,注意,隻是稍有改觀。盛唐時期,萬國來朝,國力特别強盛,民衆的民族自豪感空前絕後,唐詩的主體風格是李白那種浪漫主義和激情的完美結合:“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複還。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在這種情況下,陶淵明樸實無華的詩詞,難以讓人接受。但是王維和孟浩然的詩詞中,卻對陶淵明的風格有了一些繼承,他們兩個都善于用簡練的語言描述有意境的空間。
尤其是王維,在唐詩中獨樹一幟的詩人。到了宋朝時期,詩詞風格又是一個轉變,人們對激情和浪漫的繼承減少了,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了一些對事物本質的思索,同時也對意蘊的提升有了更多的要求。這個時期人們對陶淵明的評價顯著提升,當時的文壇領袖蘇轼,對陶淵明的評價特别的高,這也一舉奠定了陶淵明的文學地位。
陶淵明的詩歌,總是在文人倍受打壓的時候,更容易引起文人的共鳴。他們不能改變命運,卻又對生命有更多的思考,他們希望在不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化解而不是沖破壓迫。即給自己精神上的慰藉,又避免受到迫害。
當然時代在進步,所謂的文人士族早已灰飛煙滅。現在的我們之所以對陶淵明敬佩,他之所以能夠引起我們普通人的共鳴,除了其品德節操外,更多的是對其描述的田園生活的向往。
從懵懂無知的少年,一步步辛苦努力,付出太多的耕耘,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安家立業、娶妻生子,其中的曆程有多心酸隻有自己知道。但是天天在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城市裡奔波的我們,忽然有一瞬間卻有一種對田園生活的向往。這種向往,你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為對生活節奏加快而勞累的不滿,也可以理解為物質文明滿足後,精神文明更多的需求。
歸根結底,就是我們都在一路疾馳、奔向遠方,去尋找幸福。卻忘記了該停一停看一看路上的風景,忘記了該休息一下給自己一個放飛自我的機會。好在中華民族有傳承千年的文化底蘊,我們能夠在前人的作品中,給自己的心靈找到一方淨土,這就是陶淵明的田園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