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中國向世界宣布:正式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公園地跨川、陝、甘3省,總面積2.7萬平方公裡,有野生大熊貓1631隻。其中廣元片區涉及的面積共868平方公裡,全部在青川縣境内。
青川縣境内這片868平方公裡的廣袤區域裡,包含了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東陽溝和毛寨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共有50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家。35年來,這片區域一直被一群“生态衛士”們默默守護着,他們就是青川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1月10日是中國人民警察節,今天我們把視線轉向他們。
青川縣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當地群衆甚至給保護區起了個特别的名字叫“動物的春熙路”。這裡共有野生動植物3700餘種,除大熊貓外,有22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5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其中包括2300餘隻扭角羚、1200餘隻“川金絲猴”、2000餘株珙桐和2500餘株紅豆杉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時招來一些不法之徒的觊觎,而打擊涉野、涉林犯罪是森林警察的重要職責。
冬季是反偷盜獵的高峰期,記者跟随其中一組民警,前往唐家河核心保護區開展巡邏。
李加鵬今年50歲,是縣局森林警察大隊辦公室民警。對于唐家河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前往核心保護區的一路上,李加鵬給記者介紹着唐家河的曆史、奇聞和他熟悉的山水草木奇珍異獸。他說,大家之所以把這裡的叫做“動物春熙路”,是因為平時難得一見的國家級保護動物在這裡都比較容易看到,唯一的懸念是能見到幾種。正說着話,李加鵬就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酋猴。
李加鵬守護唐家河已經27年,他告訴記者,這裡住着39隻大熊貓。野生大熊貓素有“隐士”之稱,平常穿梭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密林之中,活動範圍極大,很難見到。但有的動物,他卻了如指掌。
唐家河自然保護區面積達4萬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2.7萬公頃,青川森警每個月都會聯合唐家河派出所開展一次巡邏,時間短則兩三天,長則一周。巡邏的主要目的是查看核心區是否存在人為活動的痕迹,是否存在偷盜獵、盜采盜伐。
車行至最核心處便沒了路,民警們在這裡與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彙合,大家稍事休息,整理好必備的戶外裝備,然後沿着獸類的穿行路線進了山。為減少人為活動對野生動植物繁衍生息造成影響,核心區原有居民已全部外遷,當地群衆依托景區搞起了經營,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時,也使得唐家河的保護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如今,這片核心區除了日常巡護人員,已經沒了人迹。為避免遭到野生動物的攻擊,他們每次巡山都需組隊出行。
在巡查中,民警們時不時停下來觀察動物的足迹和糞便,李加鵬根據這團新鮮的糞便判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扭角羚應該就在附近。李加鵬告訴記者,扭角羚看起來溫順,實際卻野性十足,成年後的它體重可達五六百斤,曾經有保護區工作人員與它遭遇時被突然撞飛,更何況林區裡還有黑熊野豬頻頻出沒。對于他們來說,危險還在其次,行走在這數萬公頃的林區深處,手機一直沒有信号,幾天裡大家隻能互相打望,這種孤獨與寂寞隻有身處那裡才能體會。
去年,為進一步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保護,持續打擊涉林、涉野跨區域流竄作案,青川縣公安局與相鄰的甘肅警方和陝西警方緊密協作,成功構建了跨區域聯防機制,在每年冬季護林防火和偷盜獵高發期,組織兩地區間聯防互動,互通信息、共同維護邊界野生動植物資源安全。相信在這些“生态衛士”持續不斷的付出之下,這裡終将成為更多動植物的樂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