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明朝鬼怪奇案

明朝鬼怪奇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6:45

明朝鬼怪奇案?呼延雲又到了寒冬臘月大雪紛飛的日子中國人喜歡下雪,一來萬裡雪飄後的銀蛇蠟象顯得山河格外壯美,二來“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是耳熟能詳的民諺,三來雪後的神清氣爽和銀裝素裹都能讓人産生一種聖潔的感覺,是以明代學者張岱在《夜航船》上說:“雪為五谷之精,又雲‘瑞雪兆豐年’,故冬雪為瑞雪”但後面接着的一句話往往為世人疏忽:“詩有‘為瑞不宜多’”其實意思也很簡單:雪太大了容易成災,反而會為害在瑟瑟寒風中食暖不能的生靈……所以在世界各國的古代傳說中,往往可見在雪天出沒的妖魔鬼怪,比如日本傳說中的“雪妖”、“雪女”,而中國古代筆記中則多見于“雪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明朝鬼怪奇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明朝鬼怪奇案(叙詭筆記雪鬼為祟)1

明朝鬼怪奇案

呼延雲

又到了寒冬臘月大雪紛飛的日子。中國人喜歡下雪,一來萬裡雪飄後的銀蛇蠟象顯得山河格外壯美,二來“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是耳熟能詳的民諺,三來雪後的神清氣爽和銀裝素裹都能讓人産生一種聖潔的感覺,是以明代學者張岱在《夜航船》上說:“雪為五谷之精,又雲‘瑞雪兆豐年’,故冬雪為瑞雪。”但後面接着的一句話往往為世人疏忽:“詩有‘為瑞不宜多’。”其實意思也很簡單:雪太大了容易成災,反而會為害在瑟瑟寒風中食暖不能的生靈……所以在世界各國的古代傳說中,往往可見在雪天出沒的妖魔鬼怪,比如日本傳說中的“雪妖”、“雪女”,而中國古代筆記中則多見于“雪鬼”。

一、雪為鬼:凍殍易作祟

“雪鬼”的由來,多是由風雪中凍死的人所化。清末筆記《洞靈小志》中記載了廣西鹽法道幕僚劉樵山講述的一則親曆:廣西鹽法道的道署位于桂林,劉樵山所居住的地方鄰近一個荒園,總能聽到鬼嘯聲,“或入室而鳴,或俯窗而聒,或立而繞其足下,或卧而聞于榻前”。劉樵山怎麼呵斥也無法将這騷擾人的聲音趕走,隻好買了爆竹,哪兒有響動就在哪兒燃放,但“有效期”隻有一個晚上,“是夕暫止,次夕複然”。劉樵山忍無可忍,向一個老吏問這是何鬼作祟?“謂某歲大雪,有二圉人(養馬的人)凍斃,自是即聞之,其聲嗚嗚然也。”

又如江西上高縣有個乞丐,“乞讨錢辄換醉,日醺醺然”。宣統年間,上高下了一場平地有五六尺厚的大雪。那乞丐喝多了,“裸卧雪中,雪加厚,遂埋其身”。但那樣天寒地凍的天氣裡,沒有什麼人出門,所以都不知道他被活活凍死了,直到兩個月後,春融雪消,“鄉人見野有僵屍,其形不變,識為酒丐”。大家要将他埋葬,誰知那乞丐忽然動了起來,還睜開眼嘟囔着什麼,大夥兒以為他是複活了,湊近了一看,發現還是僵屍一具,吓得抱頭鼠竄,“俄大風作,見丐騰空而舉,漸至天半,不可睹”,隻從僵屍的身上飄下來或長尺餘、或短數寸的雪絲,十分駭人。

而在下雪的天氣裡生病或衰老而死的人,變成鬼的“轉化率”也相當的高。《夜譚随錄》中記載:某年冬,榆鎮差官馬進帶着郡驿卒黃椿進京,路上被風雪所阻,隻好投宿在一戶人家。馬進和黃椿吃過晚飯,同炕而寝,“二更後,黃忽驚惶,聞屋後聲甚異,心殊怛怖”。他摸了摸床,馬進不在身邊,又連呼他好幾聲,還是無人應答,便起身點燃了火燭,眼前的一幕讓他毛骨悚然,隻見馬進光着身子,蹲在角落裡,仿佛正在使勁摁壓着什麼!黃椿過去一看,“見壁角有物,形如猬,被捺唧唧作聲,漸捺漸縮”,然後突然化為一股濃煙,滾滾四散,成數十團,或鑽入壁隙,或飛上棚頂,須臾而盡。黃椿這才攙扶着馬進坐回到炕上,問他到底怎麼回事?馬進哆嗦了半天,才說自己是起夜小解的時候,“瞥見一婆娑老妪,徘徊炕下,兩眼有光如瑩,頗能自照,心知為鬼,以杖擊之,仆地化為一猬,走向屋角,故就而捺之,誠不識為何怪也”!第二天早晨,兩個人向寄宿的主人描述那鬼物的體貌,才知道正是主人剛剛去世的祖母……

《夜譚随錄》

此類傳說的形成,往往源于古代缺乏足夠的保暖措施,窮人到了冬天格外容易成為凍殍,還有就是趕上大雪封路,長期閉戶不出,容易讓人産生一些精神上的異狀,甚而做出什麼詭異可怖的行為。紀曉岚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就記載過其父紀容舒任刑部郎中時審過的一樁奇案。蘇州織造海保被抄家後,官府派了三個步軍看守着宅子——問題是海保的住宅有數百間房子,無形中竟成了一個類似《閃靈》中的酒店那樣的地方:空曠、死寂,極其容易讓人産生幻覺。“夜深風雪,三人堅扃外戶,同就暖于邃密寝室中。篝燈共飲,沉醉以後,偶剔燈滅,三人暗中相觸擊,因而互毆,毆至半夜,各困踣卧。”第二天早晨,一個人已經傷重死掉了,另外兩個人“傷亦深重,幸不死耳”。這件案子轟動一時,兩個幸存者在接受審判時也稀裡糊塗,供述說“是夜昏黑之中,覺其扭者即相扭,覺有毆者即還毆,不知誰扭我,誰毆我,亦不知我所扭為誰,所毆為誰”,持續了數月,誰也不知道怎麼樣才算一個公正的判決,最後其中一個幸存者病死,藉以結案了事。

二、雪為魅:墳墓做洞房

“雪鬼”的一大特點是欺軟怕硬。《諧铎》中寫樵陽郡韓公喜歡練武,“日馳馬試劍為樂”。有一次他出外遊玩,中途遇雪,便在一座枯廟内住下。“一更後,雪月交輝”,韓公睡不着,便站在屋檐下四處張望雪景,忍不住贊歎道:“真琉璃世界也!”就在這時突然陰風四襲,一猙獰惡鬼從雪中撲上前來,沒想到韓公比它還猛,拔劍就沖了上去!那雪鬼竟突然長大了身體,“始猶高與檐齊,繼則出檐者約三丈許”。誰知韓公“挺身而立,身亦漸長,高出于惡鬼者又約三丈許”。這一人一鬼在這裡比賽“進擊的巨人”,最後還是雪鬼輸了,伏地而拜曰:“人無富貴貧賤,神氣俱高十丈。自作一虧心事,神氣即短一尺。而公獨保其元神,異日之立地頂天者,非公而誰!”說完就飄散了。

《諧铎》

相比之下,如果“雪鬼”是女性,那麼往往會産生出一段讀來可怖的“風流韻事”。李慶辰在《醉茶志怪》中寫天津一個書生,自書院肄業歸,已經是三更半夜,他忽然想去尋花問柳,便往城西遊走。恰是寒冬,天陰欲雪,不辨路程,“信步至一處,茅屋數椽,高僅過肩,檐際微透燈光”。他聽到裡面似乎有女人的聲音,便推扉而入,隻見窄小的屋子裡,有個婦人背燈而坐。書生挑逗了她幾句,便雙雙解衣登榻,擁被共卧……正睡得香時,忽然覺得北風烈烈,冰雪砭骨。他驚寤四顧,卻不見了屋宇,“身卧一敗棺闆上,大雪漫漫,殆将半尺,旁一骷髅橫陳,亦為雪沒”。書生驚恐至極,起來找衣服和鞋子,卻根本不見蹤影,在墳地裡摸索了半天,方“見其敝裘在雪泥中,浸潤半濕”。書生隻能将這又濕又冷的衣服裹在身上,狼狽而返。“歸家後大病,旋斃。”

當然也有讀來凄恻的。王椷的《秋燈叢話》裡寫滁州一個名叫秦紹觀的書生,年輕好學。他的父親生前為他定下一門親事,女方為“富室姚氏女”。父親死後,家道中落,姚姓富商便有退婚的意思,其女知道後,抑郁而終。這一天,秦紹觀蹇行山中,正好遇到大雪,“天且暮,離村落頗遠,山故有虎,怖甚”。他遠遠望見有一叢古柏,“旁有茅屋數間,環以竹籬,微露燈光”,連忙跑了過去。正好一個老太太迎上前來說:“君深夜獨行,不畏虎乎?”秦紹觀向她請求借宿,老太太将他請到屋子裡,坐定之後攀談起來。聽說了秦紹觀的家世,老太太高興地說:“原來你就是秦公子啊,我是姚家小姐的乳娘,她的父親命令她退婚,她不肯,便跟我一起逃到這裡,所謂病死之類的,都是說給外面人聽的。”說完拉着秦紹觀進了内室,“見一黃瘦女郎坐床上”。老太太告訴她秦紹觀的身份,“女悲不自勝”。老太太說你别再哭了,秦公子能到得這裡,可見天緣未斷,幹脆趁着這風雪之夜,為你們完婚吧!于是“為暖酒合卺,遂同寝”。

天快亮的時候,老太太突然闖進室内,催促秦紹觀從速離開。秦紹觀披衣而起,莫名其妙,“女缱绻不忍别”。就在這時,聽到外面傳來驢嘶聲,秦紹觀出門時東方已明,回頭一看不禁大吃一驚——“房舍頓失,惟兩墓地在焉,雪地中畫一大圈,即昨所見竹籬界也”。

秦紹觀怅然而去,走了好幾裡路,才看見村落,細細問起,才知道昨晚自己“居住”的地方乃是姚家的祖墓,“外二小丘,則葬女及乳媪處也”。

三、雪為媒:颠倒姻緣簿

我在讀明代泰華山人所撰之《新镌全像評釋古今清談萬選》時,特别喜歡裡面一則名為“倪生雪夜”的故事,不是“雪中見鬼”,而是“雪中遇仙”。說的是一個姓倪的書生寄迹于嘉興範蠡湖畔金明寺的天海月明佛閣之中,範蠡湖“清深綠淨”,景色迷人。這天晚上大雪紛飛,“時長煙一空,皓月千裡,但見玉樹搖迷,遠樹瓊宮,碧峙寒雲,銀橋斜鎖,雙湖粉堞,圓聯孤閣,遠近一色,舉目畫圖,誠所謂心曠神怡,遙望不盡者也”。

《新镌全像評釋古今清談萬選》

倪生在閣樓上正看得發癡,忽聽窗外有嬉笑之聲,倪生很驚訝,怎麼有人在這樣的雪夜還在外面遊玩?低頭一看,見一個“幅巾野服”的男子跟一個絕美的佳人正在一起,一邊走一邊對詩,走到湖畔,隻見一條無橹扁舟逆流靠岸,那二人從容登上小舟,任風沿放,十分灑脫。“笑徹寒潭之水,談飛月樹之花,抑且交盞更酌,相與盤桓。”片刻,他們舍舟上岸,登上城牆,就在雪地上對面而坐。那佳人望月長歎,指着東北方向(這裡指蘇州城),神色凄然,而男子則抓住她的手溫言細語地安慰着什麼。

倪生愈發好奇,壯着膽子喊道:“城上那對男女,雪夜已深,你們聚在一起談笑,讓别人怎麼安睡啊?”可是城上二人談笑依然,倪生便下得閣樓,想去細訪,忽見閣樓供奉的範蠡神像,一燈獨明,其容貌正與那個“幅巾野服”的男子相仿,倪生才悟出:“所見丈夫即越大夫也,所攜美人即浣沙溪女也,所登扁舟,即泛五湖之雅緻也。”

江山銀浪裹,世界粉團中,也許真的隻有“雪落的聲音”才配得上範蠡和西施這樣的千古知音,而皎潔如此者,也真的曾經成就過美好的姻緣。清代樂鈞所撰筆記《耳食錄》記載,康熙己醜年冬,江西祟仁有兩家人同一天娶媳婦,一戶是有錢人家姓賈,一戶是讀書人家姓謝。新娘子一個姓王名翠芳,嫁給賈家,一個姓吳,嫁給謝家。吳家貧而王翠芳家富。兩家迎親的香車遇于陌上,“時彤雲布空,飛霰如掌,郊原溪谷之間一望皎然,幾不辨途徑。車上各飾彩缯,覆以油幕,積雪封之一二寸,絢爛略相似”。兩車同行二三裡,共憩于野亭。轎夫和婢女在雪中都快凍僵了,共拾枯薪,點起火來。待了一會兒,見雪毫無停息的迹象,恐怕日暮途遠,便各擁香車分道而去。

《耳食錄》

當夜,王翠芳入了洞房,發現丈夫家中十分寒酸,懷疑婆家把自己陪嫁來的東西都賣掉了,十分生氣,問丈夫自己的紫檀鏡台在哪裡。丈夫一頭霧水,說你家沒有拿來什麼紫檀鏡台啊。王翠芳說“賈郎你不要騙我”,丈夫說“我乃真郎,并非作假”,王翠芳忍無可忍說:“我說你姓賈!”丈夫這一下子徹底傻眼了,說我明明姓謝啊!王翠芳聞言大駭。謝家的人都簇擁過來,問了半天才弄明白,“雪甚寒極,兩家車從倉卒而行,其必兩誤而互易之矣”。他們趕緊派人到賈家更換新娘子,誰知路途遙遠,又天降大雪,等第二天趕到時,才知道吳女貪圖王家的陪嫁和賈家的富貴,将錯就錯,已經跟賈郎洞房了。聽到這個消息,王翠芳差點想要自盡,謝家連忙勸阻說,婚姻之事,乃是天定,這一次也是上天讓你和吳女在姻緣簿上颠倒了名字,幹脆就成就這段姻緣吧!王翠芳見謝家雖然貧寒,卻是書香門第,她本來也不是個嫌貧愛富之人,“乃始拜見姑嫜,同牢合卺,成夫婦之禮”。而後與謝郎終身伉俪,兒女成行,日子過得非常幸福。人們都說,這段搞錯了的姻緣皆因大雪而起,堪稱“雪為媒”。

雪鬼是幻,雪媒是緣,其實細究“雪鬼”中許多女性的故事,很多也都是幻與緣之間的糾結:在紛紛灑灑中看不清,在飄飄揚揚中捉不定,在霏霏渺渺中有所思,在來來去去中未了情。

責任編輯:顧明

校對:張亮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強讀音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