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不善學理科”
“女孩子不适合搞科研”
“女科學家哪有那麼好當”
......
面對這些科研工作中的刻闆偏見
女性難道隻能默默接受嗎?
下面這支短片
或許會給你帶來新的思考
這是全棉時代聯合中國婦女報和新世相,新推出的「她改變的」原創記錄系列第三集人物短片。
在小編看來,這支以北鬥建設曆程為背景、真實記錄北鬥導航系統科學家徐穎親身經曆的片子,不僅是一場打破大衆刻闆印象的宣言,更是一次過來人對同樣懷揣職業理想的女孩們的談心,結尾那句“不妨大膽一點,把追求寫在臉上,去改變那些看起來不可能改變的事情”的寄語文案,猝不及防地擊中人心。
而且如果把它和過去一段時間,全棉時代所打造的「她改變的」同系列故事,以及“全棉改變世界”的品牌願景放在一起看,這支片子所釋放出來的信息,又不僅僅隻是講故事那麼簡單。
它既是對品牌過去内容資産的延續,也是對品牌願景的再一次遞進。
每每提起“科學家群體”,刻闆印象總是會讓人們容易忽略女性,仿佛女科學家是“另類”的存在。
但其實,抛開性别上的偏見,科學家就是科學家,沒有所謂的男女之分。
這個時候,讓更多人看見并認可女性本身的能量和可能性,成了打破刻闆認知最直觀的途徑。
全棉時代這支短片,就通過真實記錄“北鬥人”徐穎在科研工作中的經曆,以第一人稱獨白的形式,展示了她曾經的困惑和找到的“解”:
短片的開頭,徐穎就站在北鬥科研工作者的視角,回應了那些對女性而言十分熟悉的“質疑”,并将大家拉入了一場沉浸式的演講。
也是從她的講述中,我們得以了解,原來曾擔任北鬥試驗系統分系統主任設計師的徐穎,和北鬥在建立之初面臨各種唱衰聲一樣,也面臨過外界對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各式追問。
困局之下,徐穎沒有選擇默默隐忍,而是勇敢追夢、主動求變。一句“沒有不适合做科研的性别,隻有不适合做科研的人”,把女性科研工作者内心的堅韌、自信刻畫到位。
結果也是顯然可見的,當北鬥初顯“國之重器”的風範、當徐穎在科研探索中磨練自己,突破與改變悄然而至,她用實力做到了自己所說的“讓産品來說話、讓最後的性能來證明”。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一名觀衆,跟随着徐穎的講述,小編很難不被這種“以身示例”的韌勁所打動,似乎她憑借自己的改變,不僅找到了可以對偏見困境喊“停”的解題之路,也隔着屏幕傳遞着某種很能鼓舞人的能量。
就像“去開拓、去創造、去抵達邊界之外的邊界,認知之外的認知”這句寄語,未嘗不是對每一個需要改寫刻闆偏見的女性的加油打氣。
一口氣看完整支片子,你會發現,全棉時代其實在故事呈現上注入了不少巧思。
通過對徐穎真實經曆的還原,全棉時代讓大家看到原來科學家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會遇到普通人的低谷。一句“不要因為一個女孩還在山腳下就看低她,也不要因為她以後到了某一個山峰,就神化她” ,無疑戳中了當下許多職場女性的内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支短片在國慶前夕上線,與“北鬥”時政熱點不謀而合,成為今年國慶諸多品牌傳播案例中的“爆款”。
稍微回顧會發現,這不是全棉時代第一次為女性發聲,從“最美村醫”羅海香,到女足教練水慶霞,再到女性科研工作者徐穎,「她改變的」系列故事已然成為全棉時代品牌的内容IP。
她們的故事或許不盡相同,但面對質疑、堅持不懈、最終打破偏見的蛻變曆程卻不謀而合。小編發現,這些優秀的案例背後正是統一于一個内核:改變的力量。
這種出發點上的一緻性,對用戶的影響如同滴水石穿一般,每一次的觸達,讓受衆被故事打動之餘,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與人物之間、以及人物與自身之間的共性,也更能體會到全棉時代對品牌初心的堅持:
1)步步深化與用戶的情感溝通
比起追求單純的性價比,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更在意消費決策背後品牌所代表的隐藏标簽,能否真正洞察年輕人的情感需求、引發用戶情感共振對品牌溝通來說至關重要。
從這個角度看,打造「她改變的」内容IP,正是全棉時代實現與消費者持續性深度溝通的途徑,也是收獲用戶長久的認可和信任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全棉時代通過對時代背景下各領域代表人物的洞察,讓大衆看到品牌是在真實傳遞正能量,真正理解女性群體,強化品牌與用戶之間對“改變的力量”的共識,也拉大了品牌的視野與格局。
2)外化品牌價值觀
通過「她改變的」這個主題,讓人不難聯想到全棉時代“全棉改變世界”的品牌願景。
在系列故事的鋪墊下,用戶可以切實地感受到生活中“改變的力量”,順着這個思路細品,也會發現,全棉時代自身“改變的力量”亦有迹可循。
就像棉花,“質樸”是不少人對它的第一印象,但其實每一朵棉花背後,看似普通卻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即使在幹旱、鹽堿的戈壁灘,也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同時能抵禦風沙,改善土地生态,把沙漠變綠洲。一朵朵平凡又堅韌的棉花,守護着人們的健康,給生活帶來便利,也為社會創造價值,甚至具有足以改變世界的可持續能量。
溫柔而堅韌,這與時代女性身上所呈現出來的精神力量又不謀而合。
全棉時代洞察到這層關聯,并在品牌實踐中,不僅持之以恒把一朵棉花做到了極緻,将舒适、健康、環保的全棉生活方式傳遞給每一位用戶,還關注并支持那些有勇于改變的女性,打破刻闆認知,去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這種真實故事+品牌文化,疊加作用在一起所形成的品牌效應是巨大的,不僅能帶來與用戶情感的深度聯動,更會為品牌帶來聲量與口碑的雙升。
簡單回顧“她改變的”IP系列故事和品牌文化之間的聯系,結合全棉時代13年的品牌發展之路,不難看出,共同的内核是“勇于改變”。
1)用“創新”準則做産品,抓住“品質”這一核心競争力。
産品力是品牌一切價值的根源,是品牌的立足之本。特别是在理性消費成風的後疫情時代,“品質”和“創新”是用戶最看重,也是品牌最需要磨練的“實力”。
而這從全棉時代的發展曆程中就能窺見:
在“品質”上,堅持用高等級的天然棉花作為核心原材料,背靠母公司穩健醫療三十餘年在醫用敷料領域的專業技術和生産經驗,始終保持自有産業鍊的高标準,給消費者帶來更安全、放心的選擇。
在“創新”上,成功研發全棉水刺無紡布技術,首創棉柔巾這一全新品類;最早将醫用紗布面料應用到家紡品類,成為紗布系列産品開發最全面、申請專利最多的品牌。無論是不添加柔軟劑卻越洗越柔軟的嬰兒紗布浴巾;亦或是摒棄行業用化纖“綿柔”而非真“棉柔”的亂象,首創從巾身到護翼皆為全棉的衛生巾……全棉時代幾乎每一次創新,都在行業掀起了“蝴蝶效應”。
這些都印證了全棉時代一直走在把産品開發做到極緻的路上,持續不斷地将棉的優質特性帶到日常生活,它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棉品類的開創者,也是革新者和改變者。
2)從立産品到立品牌,與消費者做有價值的溝通。
新時代品牌做傳播,與産品邏輯類似的,核心是要有品質、對消費者有價值。
在這一點上,全棉時代不僅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廣棉文化,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和認可棉花的價值;同時,也通過打造「她改變的」品牌IP、落地「一朵棉花的力量」公益項目,比如河南水災第一時間從全國各地調運應急物資進行馳援、疫情期間持續向多地高校和社區捐贈防疫和生活物資……體現一個民族品牌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這種從立産品到立品牌的步步深入,無疑能夠為消費者帶來精神消費的價值,當大家能從中感受到品牌的人情底色,也看得見品牌的社會擔當,自然也就能為品牌長遠發展賦能。
最後回到短片本身來看,“勇于改變認知、勇于前行奮鬥”,未嘗不是國貨品牌全棉時代,對自己的期待和對未來的寄予,也是值得我們期待的續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