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5 14:10:34

#頭條創作挑戰賽#【戰友美文】八十歲的于天松老領導由“梨花頌”論及到“江山、美人”、“家庭、真愛”[玫瑰][謝謝]!此次我(郭 磊)用老哥戰友趙希莊的贊評作“導讀”(其他的附後[謝謝])[笑][作揖]——老首長從梨花想到李隆基楊貴妃、董鄂妃順治,引申到純真愛情,可謂思維敏捷,情感奔放,青春永駐!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戰友美文于天松)1

陶俊峰 攝影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戰友美文于天松)2

陶俊峰 攝影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戰友美文于天松)3

于天松 書寫

《梨 花 頌》(詩)

文/于天松

梨花開,

春帶雨,

梨花落,

春入泥。

此生隻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癡。

天生麗質難自棄,

長恨一曲千古迷。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戰友美文于天松)4

陶俊峰 攝影

梨花頌聞世,

紅極中華大地。

我喜歡詞曲,

又喜歡李勝素,

于魁智。

不知聽了多少遍,

着了迷。

可這梨花頌,

是頌誰呢?

很長時間我不知。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戰友美文于天松)5

陶俊峰 攝影

梨花頌,

原來是頌楊貴妃,

李隆基。

近年又添新出處,

頌的是董鄂妃,

和順治皇帝。

他倆的愛情,

如膠似漆。

兩人在承乾宮院裡,

栽了棵梨樹,

象征愛情永駐。

但他們的愛情,

母親孝莊不滿意,

百般虐待董鄂妃,

她16歲便死去,

死在順治懷裡。

生的兒子也死去,

順治痛苦無比,

無心把朝理。

24歲的順治皇帝,

從此離不開那棵梨樹,

不久也死去,

跟了董妃去。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戰友美文于天松)6

如今保留着,

承乾宮和梨樹,

是他們愛情的證據。

這梨花,

何止帶雨,

而且帶淚帶血迹。

他們的真愛,

感天動地。

現在每到春天,

梨花盛開,

很多情侶樹下聚。

婚紗攝影,

山盟海誓。

北京,

又添好去處。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戰友美文于天松)7

陶俊峰 攝影

最感動我的,

是順治皇帝。

皇宮美女雲集,

他能隻為一人去,

對愛情忠貞不渝。

相對比,

現今多少夫妻,

為點雞毛蒜皮,

鬧到民政局,

昨日登記今日離。

他們忘了初心,

把感情當兒戲。

夫妻呀,

多點愛吧,

少為小事唧唧,

愛對方就是愛自己。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戰友美文于天松)8

陶俊峰 攝影

難忘戰友情散文詩(戰友美文于天松)9

陶俊峰 攝影

摘錄部分老領導老戰友及軍屬的“盛贊”:

姜傳堯:政委的《梨花頌》寫的好!有戲文,有史實;有歌頌,有貶谪梨花帶雨春入泥,古今真愛志難移。可憐淸朝第一帝,撒手江山吊鄂妃。而今愛情成兒戲,昨日登記今天離。都是金錢惹的禍,呼喚真愛早回歸!

廉茂啟:讀“梨花頌”有感——

天松領導真心細,

戲裡悟明段曆史。

京劇大家“梨花頌”

您聽此戲入了迷。

“梨花頌”詩寫的好,

給您點贊并學習!

李新宏(晴天兒)哈哈哈,叔叔說的有道理,生活不易,什麼都别較真。平平淡淡才是真,梁山伯與祝英台、周文雍和陳鐵軍、七仙女和董永那些絕美的被世人稱頌的都很短暫,以悲劇終結,所以更同意叔叔的觀點,愛自己吧,然後再愛别人。

宋成倫:觀于天松政委詩作《梨花頌》有感——

首長酷愛梨花頌

獨辟蹊徑探究竟

順治皇帝承乾宮

專寵董妃恒心定

栽下梨樹作見證

慈母不慈忒武斷

棒打鴛鴦勞燕散

皇帝年少一根筋

三千寵愛在一身

妃死君亡悲劇殤

文人墨客善暢想

編劇作詞多褒揚

前人思維導圖茫

哪像現代多敞亮

權力金錢名利上

遺臭萬年也無妨

人格魅力蒼天銘

針砭時弊家國情

王中明:梨花頌,一個皇上對一個妃子的懷念。把妃子寫的如一片春風春雨裡的梨花,春帶雨,梨花落,春入泥,一個美麗而鮮活的生命凋零。美麗而又凄憐,惜花情溢,真情所在。生活中的普通人以愛為基礎踏實過日子,相融相讓,攜手一生,才是最美最燦爛的梨花園。

趙連平:天松戰友,梨花頌寫的動人。頌故人,映照現實,為的是教育後人,用心良苦。

孫 濱:于局長您好!《梨花頌》您寫得非常感人凄美。我原以為《梨花頌》是一京劇的劇名,歌頌的是春天梨花盛開的潔白芬芳與超塵脫俗。看了您的詩才知道原來歌頌的是唐朝一皇帝和一寵妃以及清末一皇帝和一愛妃的愛情故事。前者因過于沉湎愛河荒廢了朝政把天下丟,後者順治帝确實了不起,作為君王,又身居妻妾成群的後宮,能為一人着迷,愛得死去活來,因思念過度殉情,實在可以稱道為為愛情忠貞不渝的典範。為您的《梨花頌》點贊!

李玉龍:政委好,好一個《梨花頌》道出了人世間的愛與情,頌出了多少情侶的心酸與淚水,這注定是你筆下的又一傑作。梨花是春的來臨,純白清香,象征着愛情的花朵,雖說拿來取閱皇帝與貴妃的愛情故事無法考證,但他給人所留下的對愛情追求的仰慕之情,似乎這考證不再重要。雖說梨花可年複一年,年年盛開,今年敗落可待來年。這梨花也告訴人們:要象珍愛梨花那樣珍惜愛情,否則就不可能為他一人而開,又為他一人而落,因為他不會明年再開,假如是,也會是另一番身景。但願忠守愛情之花,願為另一半而生,為另一半而去,為愛不離不棄終生到老,無撼人生。願政委和嫂子就象詩中的梨花一樣,活到老愛到老,白頭到老。依你詩頌,我們都能如此,感恩你的《梨花頌》。為此點贊!

高宗如:讀《梨花頌》——

一曲梨花頌,

傾倒億萬人。

恩怨化煙去,

翻唱楊柳新。

丁懷華:早晨一睜眼,忙着拿手機看。于氏《梨花頌》如盛開梨花,婉如雪片飛到眼前。從李隆基楊貴妃,到順治帝董鄂妃,一對對恩恩愛愛,千古傳頌贊。相當年,我們當兵回家找對象,從見面到結婚,也就隻幾天。恩愛幾十年,從閃婚到金婚,風風雨雨經考驗。現如今,年輕人金錢眯了眼,朝思暮想心常變。為雞毛蒜皮事,時常鬧翻臉。從閃婚到閃離,沒撐到半年。一代風流天才,愛情專一成風範。不愛江山愛美人,千古傳頌到民間。現在小青年,喜新厭舊令人煩。不管環境如何變,愛情專一到永遠!

趙希莊: 梨諧音離,老百姓說法家裡不能栽梨樹。老首長從梨花想到李隆基楊貴妃、董鄂妃順治,引申到純真愛情,可謂思維敏捷,情感奔放,青春永駐!

榮凡詩:天不老,情難絕!

讀了于政委詩《梨花頌》,丁懷華老戰友棒棒的閱評,我思想起“情愛”二字!

這是一個古老的命題。孔子父叔梁纥“與顔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是情愛的結晶。幾千年來,關于情愛的故事實在太多了!在今天,大概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跑不出“情愛”這個主題,直到永遠!點贊!

杜鈞泰:于政委為《梨花頌》寫詩點贊,代表了原部屬的心聲。京歌《梨花頌》,詞美、曲雅、唱腔梅派味純,再加上 由素、于演唱,聽上第一句就欲罷不能,必須堅持一口氣聽完,才算過瘾!

還有那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對中華兒女有着現實的教育意義!點贊!!!

曾做了個相冊,用《梨花頌》配曲,朋友們看到了,直呼京味唱腔音樂美,出手點贊,反而對照片冷落了。可見好的戲歌,大家也是百聽不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