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網絡中的通信被限制在中等規模的地理範圍内,比如一所學校;能夠使用具體中等或較高數據速率的物理信道,并且具有較低的誤碼率;局域網絡是專用的,
由單一組織機構所使用。
局域網特點:規模小、組網靈活、結構規整。
2、局域網的組成網絡服務器、網絡工作站、網絡适配器、傳輸介質。這些網絡設備在特定網絡軟件支持下完成特定的網絡功能。
3、LAN模型LAN模型包括:物理層、介質訪問控制層、邏輯鍊路控制層。
3.1 物理層主要負責處理物理鍊路上發送、傳遞、接收非結構化的比特流,包括對帶寬的頻道分配和對基帶的信号調制、建立、維持、撤銷物理鍊路,處理機械的、電氣的過程和特性。
3.2 MAC主要負責控制對傳輸介質的訪問,MAC與網絡的具體拓撲方式以及傳輸介質的類型有關,主要是介質的訪問控制和對信道資源的分配。另外還實現幀的尋址和識别,完成幀檢測序列産生和檢驗等功能。
3.3 邏輯鍊路控制(LLC)主要負責數據幀的封裝和拆除,為高層提供網絡服務的邏輯接口,實現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
4、以太網(IEEE802.3标準)以太網主要包括三種類型:
IEEE802.3 :定義标準的局域網,速度為10Mb/s,傳輸介質為細同軸電纜。
IEEE802.3u :定義快速以太網,速度為100Mb/s,傳輸介質為雙絞線。
IEEE802.3z :定義千兆以太網,速度為1000Mb/s,傳輸介質為光纖或雙絞線。
5、令牌環網(IEEE802.5)令牌環是環型網中最普遍采用的介質訪問控制,适用于環型網絡結構的分布式介質訪問控制。主要采用的傳輸介質為屏蔽雙絞線和非屏蔽雙絞線兩種。拓撲結構有環型、星型、總線型。
編碼方法為差分曼徹斯特編碼。
6、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主要采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數據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00Mb/s,環路長度可擴展到200km,連接的站點數可達到1000個。FDDI采用4B/5B編碼,即每次對4位數據進行編碼。
每4位數據編碼成5位符号,用光信号的存在或不存在來代表5位符号中的每一位是1還是0。
光纖中傳送的是光信号,有光脈沖表示1,無表示0。這種編碼缺點是沒有同步功能。
FDDI采用雙環體系結構,兩環上的信息反方向流動。雙環中一個稱為主環,另一個稱為次環。正常情況下主環傳輸數據、次環閑置狀态。雙環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可靠性和穩定性。FDDI定義的傳輸介質由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