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15:29:14

在華語樂壇有着這麼一号人物,作為民歌運動湧現出來的傑出人才,他與羅大佑資曆相當,但唱功上比羅教父高出不少;他是台灣樂壇享譽盛名的音樂制作人,若不是陷入對音樂的思考與彷徨,金牌制作人行列裡,他會優于李宗盛。他就是華語樂壇80年代最好的音樂制作人——李壽全。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1

從華語樂壇第一個個人音樂工作室到台灣樂壇第一張電影原聲大碟,他是台灣民歌運動的代表但同時又“革”了台灣民歌的“命”,他縱橫華語樂壇近50載,作曲、填詞、制作、演唱樣樣精通,卻隻有一張個人專輯留世。

在他的個人音樂觀裡,雖然專輯制作已經從制作最重要發展到企劃宣傳最重要,到現在的藝人經紀最重要,但他始終認為音樂制作才是整張專輯的靈魂。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2

李壽全被歸納為飛碟唱片唱片制作天團裡的“五陳二李”,但其實本人與飛碟唱片隻是合作關系,他培養出飛碟唱片赫赫有名的天王天後蔡琴、蘇芮、王傑、張雨生等,但也為滾石唱片發掘到了“一姐”潘越雲身上的巨大價值。他最後一次閃光,就是推出了福茂唱片的王力宏,此後,越來越看不懂華語流行樂發展趨勢的李壽全,揮揮手告别自己的峥嵘歲月,從此相忘于江湖。

今天,走進華語樂壇頂級音樂制作人李壽全的音樂世界,來了解李壽全五彩斑斓的音樂人生。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3

李壽全唱過《張三的歌》這樣有着深遠影響力的流行金曲,也寫出了《熱線你和我》、《一樣的月光》、《飛向未來》這樣的優秀作品,還在李宗盛的“傲慢與偏見”下發掘了王傑并把他培養成台灣歌壇80年代後期最亮眼的天王。

出于對個人音樂觀的堅持,李壽全沒有在作曲填詞上積累自己的數量,而是把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單曲或整張專輯的制作上。

80、90年代,一張專輯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寫歌和唱歌,而是制作,按照唱片公司的要求制作、按照歌手的想法制作、按照制作人的堅持制作,途徑很多,唯有制作才是靈魂,不然李宗盛不會在制作出陳淑桦的《跟你說,聽你說》之後跻身“百萬金牌制作人”,被競争對手高價挖角。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4

所以,對李壽全音樂才能的考量,要看這位最愛制作的音樂人都制作出了什麼樣的單曲和專輯。在台灣百佳唱片中,作為整張專輯的制作人,李壽全有10張專輯位列百大之中,台灣樂壇有那麼多出色的音樂人,李壽全一人就占到十分之一的名額,真的是一組恐怖的數據。

下面,根據時間先後順序來列舉李壽全制作的專輯或單曲,來看看他都為華語樂壇留下了哪些歌迷耳熟能詳的音樂作品。因為篇幅有限,此處隻列舉10部。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5

1、《龍的傳人》 1980年 專輯

1980年,與台灣民歌運動時舉辦的“金韻獎”關系密切的新格唱片,發行了李建複的個人首張專輯《龍的傳人》,這張專輯在台灣百佳唱片中名列第7位,主打歌《龍的傳人》成為華迷歌迷耳熟能詳的經典,傳唱了40多年,這張專輯還收錄了《歸去來兮》、《蘆歌》、《忘川》等知名歌曲,這是金韻獎推出的第一批唱片,可見其影響力。李壽全擔任整張專輯的制作。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6

2、《一千個春天》 1982年 專輯

上世紀80年代初,李壽全成了新格唱片的頂級制作人(1979年加入新格唱片),因為金韻獎與新格唱片不同尋常的關系,台灣樂壇最早一批優秀音樂人幾乎都被新格唱片收歸門下。出于對音樂敏銳的嗅覺和對行業前景的判斷,李壽全覺得民歌運動再這樣發展下去路會越來越窄。于是,他拉走蔡琴、李建複、蘇來、靳鐵章等人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個人工作室“天水樂集”,并與四海唱片合作發行了《柴拉可汗》和《一千個春天》兩張專輯,這兩張在台灣百佳唱片中分列40與39位的專輯,是對民歌運動的總結,也是對樂壇新發展的一次探索,兩張專輯都由李壽全擔綱制作。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7

3、《天天天藍》 1982年 專輯

台灣百佳專輯中,前四位集中了台灣樂壇的四位大佬,他們是羅大佑、蘇芮、齊豫和潘越雲。作為滾石唱片第一位簽約歌手的“阿潘”,她在百佳專輯中占比很重,1982年李壽全為她制作的專輯《天天天藍》高居百佳專輯第四位,它把1983年金鼎獎最佳演唱(潘越雲)、最佳制作(李壽全)、最佳編曲(陳志遠)三項大獎全部攬下,憑着敏銳的嗅覺,李壽全讓潘越雲在整張專輯中擯棄蔡琴式低音淺唱,用高音域亮嗓來演唱這11首歌,這張專輯也一舉奠定潘越雲在台灣樂壇的天後地位,《天天天藍》也被看作是民歌時期的最後華章。第二年,李壽全又擔任潘越雲專輯《胭脂北投》的制作人,這張專輯收錄了羅大佑寫的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和《胭脂北投》這樣的好歌,專輯位居台灣百佳專輯第52位。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8

4、《搭錯車》原聲大碟 1983年 專輯

《搭錯車》原聲大碟是台灣樂壇第一張原聲唱片,它在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後位列台灣百佳專輯的第二位,這兩張專輯被認為是民歌運動後台灣音樂的一次新的開始,搖滾女嗓蘇芮的一聲呐喊,為華語流行樂注入了“力量”,讓她成了台灣樂壇頭部天後,被冠以“人文唱将”的稱呼。這張專輯中,侯德健、李壽全、羅大佑、梁弘志、陳志遠等頂級音樂人齊聚,李壽全除了寫出歌曲《一樣的月光》外,還擔任整張專輯的制作,這一張專輯,是對李壽全制作能力的認可。而另一位以制作見長的音樂人李宗盛,他與陳志遠聯合制作的專輯《生命中的精靈》創下了老李專輯在百佳唱片中的最高排名——第五位。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9

5、《明天會更好》 1985年 單曲

關于歌曲《明天會更好》的創作背景,小編就不多說了,此前講過多次,這是一首為非洲饑荒獻愛心的歌曲,彙集了當時台灣樂壇最知名的60多位音樂人,江蕙、陳淑桦等後來的天後在歌曲中演唱部分都是寥寥,可見歌手陣容之頂級。這個想法來自李壽全、張艾嘉、羅大佑等人的合力,羅大佑寫歌、張艾嘉召集、李壽全策劃并制作。歌曲每一句由哪位歌手唱、怎麼唱,都是李壽全的一句話,當時李宗盛也參與了,不過他隻是60多位歌手中的一份子,李壽全才是那個“總指揮”。1993年,李壽全為飛碟群星寫了歌曲《飛向未來》并制作,這也是李壽全留給飛碟最後的紀念。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10

6、《情無四歸》 1986年 專輯

四大天王中第一個出國語專輯的人是誰,或許很多人會說是劉德華,其實不是劉天王1989年的《回到你身邊.法内情》,而是張學友。張學友在1986年就在台灣寶麗金發行了國語專輯《情無四歸》,他也是港樂中較早出國語專輯的歌手。專輯《情無四歸》收錄了《遙遠的她》、《情已逝》、《月半彎》等粵語歌曲的國語版,還翻唱了羅大佑的《穿過你的黑發的我的手》和李恕權的名曲《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這一張專輯顯示了寶麗金和張學友的“野心”,那麼早布局國語歌市場,還請來了李壽全這位最頂級的音樂人擔任專輯的制作。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11

7、《八又二分之一》 1986年 專輯

《八又二分之一》是飛碟唱片為李壽全發行的專輯,也是李壽全近50載音樂生涯中唯一的一張個人專輯。其實這麼說有些不嚴謹,因為1985年他在滾石唱片發行了EP專輯《未來的未來》(隻有四首歌),算是對做歌手發專輯進行了一次嘗試。《八又二分之一》收錄了專輯《未來的未來》中的三首歌,加上8首新歌,一共11首。李壽全除了演唱外,還為自己的專輯做制作人,專輯收錄的歌曲《張三的歌》是他的代表作,也成了繼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後台灣樂壇另一首被大量翻唱的歌,或許蔡琴、齊秦的演唱超越了李壽全的版本,但實話實說,李壽全的唱功比滾石的三大教父不知道強了多少,可惜了他這一副好嗓子,卻不在歌壇發力。除《張三的歌》外,《獨占西門町》、《我的志願》、《八又二分之一》等歌曲影響了許多歌壇後輩。專輯《八又二分之一》位居台灣百佳專輯第24位。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12

8、《一場遊戲一場夢》 1987年 專輯

1987年,寂寂無名的王傑滿懷希望找到滾石唱片,讓李宗盛圓他一個做歌手的夢想,當李宗盛聽了王傑清唱幾句後,直接拒絕了他:你這個聲音不會紅,樂壇已經有了齊秦這樣直白的聲音了,不會再接受第二個,而且你也不會顫音。機緣巧合下,王傑通過李士先認識了李壽全,李壽全聽到了王傑歌聲中的特質,認為這将是樂壇的一種“稀缺資源”,于是把他簽入自己的“Rio Music”工作室,閑暇時除了幫助王傑補習樂理和練習樂器,還重酬請來陳志遠負責新專輯的編曲工作,同樣在新專輯中,李壽全還幫到了樂壇的失意人王文清,就在王傑與王文清素未謀面的情況下,王文清寫歌、陳志遠編曲、王傑演唱、李壽全制作的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被放到了飛碟唱片發行。專輯的驚豔程度不用多講,它位列台灣百佳專輯的第66位。王傑成了天王,滾石唱片腸子都悔青了。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13

9、《我的未來不是夢》 1988年 單曲

1988年,新人歌手張雨生在合輯《六個朋友》中發行了他的成名曲《我的未來不是夢》,該歌曲由翁孝良作曲、陳家麗填詞、李壽全制作。

作為天賦異禀的歌手,張雨生有着幾乎純天然的高音嗓,他也喜歡炫技飙高音。然而,在制作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的過程中,李壽全卻要求張雨生不要起那麼高的音,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要以情動人。所以,我們聽到了《我的未來不是夢》中,張雨生從中音區往上延伸,那種代入感讓歌迷興奮,也讓小寶哥成功簽約飛碟唱片,成為一名重量級歌手。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14

10、《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 1989年 專輯

《一場遊戲一場夢》、《忘了你忘了我》、《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這是歌手王傑在歌壇的三連擊,三張專輯過後,王傑成了“昨日的浪子,今日的巨星,明日的傳奇”,打得滾石唱片一衆男歌手毫無還手之力,三張專輯的制作人,全是對王傑有着知遇之恩的李壽全。

然而,這張專輯也成了李壽全與王傑分手的标志,成名後,王傑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對于很多歌曲的制作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王傑也不想局限于歌壇,他想進軍影視行業做多栖明星。看到弟子與自己想法不統一,因為忙于商演疏于嗓子的保護,倒嗓的可能性很大,勸導無果的李壽全,将王傑的合約轉給飛碟唱片,在收取了一筆培養費用後,這對王炸組合分道揚镳,在進入90年代後,王傑光速墜落,聲望不複從前。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15

在結束與王傑的合作後,李壽全陷入一段時間的思考,他越來越看不懂樂壇的現狀,或者說樂壇的變化太快,随之而來的是作品的減産。就在這段時間,李宗盛和小蟲開始發力,趙傳、陳淑桦、周華健、辛曉琪、張信哲、李麗芬、杜德偉等歌手被這二位教父給“調教”了出來。

1995年,好友李建複把自己的表侄王力宏介紹給李壽全,王力宏早期在福茂的四張專輯《情敵貝多芬》、《如果你聽見我的歌》、《好想你》、《白紙》都由李壽全擔綱制作人,同時李壽全也鼓勵王力宏自己創作,所以王力宏能成為新世紀的創作天王,離不開前輩的提攜。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16

進入新世紀之後,樂壇基本上見不到李壽全這位大佬的身影了,他就像《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深藏功與名。雖然他後來又拯救了歌手張懸的事業并作曲演唱單曲《回家的路》過了一把音樂的瘾,但更多時候總是沉默不語。

或許,在音樂制作上,李壽全有些偏執,不願意失去話語權,不願意為市場或者商業作出更多的妥協,這是他們這一批音樂人的優點和亮點,也是他們最終沒有跟上時代的“槽點”,而缺失了這些華語流行樂發展史上殿堂級的那一批音樂創作人後,新時代的華語樂壇乏善可陳。

李宗盛在歌壇什麼地位(唱功好過羅大佑)17

好的音樂人,不該不遺忘,他們值得歌頌,值得被銘記,任時光匆匆流去,在許多60、70、80後的成長記憶中,他們是抹不去的青春,青春因為他們有了更多美好的旋律,謹以此文緻敬華語樂壇上世紀80年代最好的音樂制作人!

因為年齡和閱曆因素,關于李壽全老師的介紹有些蒼白有些單薄,希望資深的歌迷朋友們擔待。願我十二分努力,換您一個關注或者點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