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一說是天寶五年)。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春,李白離開長安,在洛陽遇到了杜甫,兩人結伴出遊。第二年秋天,二人又相會于東魯。不久二人又再次分手,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則東遊吳越。這首詩就是李白送走杜甫後,客居于沙丘寓所時所作。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望終南山寄紫閣隐者注釋:
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走出家門,擡起頭就可以望見城外的終南山了,翹首瞻望那山上的景色,真的勾起了我無窮的意緒和美妙的懷想。引領:伸長脖子去看,這裡指翹首而望。
秀色難為名,蒼翠(cuì)日在眼。那裡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難以名狀,那蒼翠蔥茏的景色日日都展現在我的眼前,這是多麼的美妙惬意啊。難為名:難以稱呼,難以說清楚,指山中景色氣象一派壯麗,無法用語言表達。
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卷。隻見那兒的天空上方不時飄浮起朵朵白雲,它們在天際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
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看着這樣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曠神怡,意興盎然。與之然:與這一派景象渾然一體,不辨物我。是說我心與自然融合而為一體。
何當造幽人,滅迹栖絕巘(yǎn)。什麼時候我能夠去造訪那個居住在山中的隐士呢?到那時我也要和他一樣遁迹于人世,自由自在地栖身在那紫閣峰上。造:訪問,拜訪。幽人:隐居者,這裡即指紫閣隐者。滅迹:離開紛亂的人世紅塵。絕撇:高聳的山峰。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靜夜思、古朗月行、望廬山瀑布、贈汪倫、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夜宿山寺、獨坐敬亭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峨眉山月歌、折楊柳、胡無人、枯魚過河泣、短歌行、赤壁歌送别、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贈新平少年、幽澗泉、鹦鹉洲、渡荊門送别、猛虎行、扶風豪士歌、上留田行、贈從弟冽、雪讒詩贈友人、獻從叔當塗宰陽冰、南都行等。
《望終南山寄紫閣隐者》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