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驚蟄節氣前後,一些冬眠的蛇蟲都會逐漸地蘇醒,大自然更具新鮮活力,随着天氣的回暖,一些地方也開始為春耕做準備。但千萬要注意,這個季節蛇從冬眠中逐漸蘇醒,在蛇蟲出沒的地方千萬要小心。
3月2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的一個農村祠堂裡村民發現蛇在曬太陽,避免對附近村民造成傷害,消防隊很快就前往進行清除。
當然很多蛇類都是保護動物,它們的存在對地球生态系統來說也至關重要,因此隻要發現蛇類在人類聚集區周邊活動,最好的處理就是專業人士進行捕獲,之後移交給林業部門進行放生。
消防員來到祠堂,發現一條劇毒蛇在角落裡懶洋洋地曬着太陽,當靠近的時候它樹起頭部呈現攻擊狀,消防人員用專業的捕蛇工具,小心翼翼地把它捉拿歸案。在周圍村民的幫助下,消防人員在附近還發現了它的蛇窩,從蛇洞裡又抓出兩隻蛇。最後消防隊把三條蛇移交給當地林業部門,據相關專家介紹,這是一種眼鏡蛇攜帶劇毒,千萬不要随意招惹。
雄黃可以用來驅趕蛇或者防蛇嗎?
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喝了雄黃酒,即使擁有千年的道行,但最終也顯出了原形,再加上一些傳統習俗中喜歡飲用雄黃酒或者塗抹來達到驅蟲避蛇的目的,因此很多人也就有了這樣根深蒂固的思想蛇怕雄黃,在日常生活中還會用雄黃撒在房屋周圍,以達到驅趕蛇類的目的。
但蛇真的怕雄黃嗎,這到底是謠言還是事實?央視的一個節目(是真的嗎?)就曾做過類似的實驗,雄黃是四硫化四砷的俗稱,其化學式為As4S4,外觀看上去為橘黃色的顆粒或者粉末,當達到一定溫度,雄黃會在空氣中和氧氣反應,最終生成具毒性物質“砒霜”。
在實驗中劇毒蛇五步蛇完全沒有察覺到雄黃的存在,或者說根本不懼怕這種物質,五步蛇從雄黃上爬了過去,而到眼鏡蛇的時候,眼鏡蛇表現出一定的避讓性,拒絕接近雄黃,但是如果說有多麼的害怕卻不現實。
為了讓實驗更加的直觀,實驗人員準備了兩隻小白鼠,作為對照一隻沾上雄黃酒,另外一隻正常,最後兩隻小白鼠都被吃掉了。但可以看出來最開始的時候沾上雄黃酒的小白鼠并無蛇問津,過了一會才被吃掉。這隻能說蛇并不喜歡雄黃或者雄黃酒,但并沒有到害怕的地步,用雄黃或者雄黃酒驅蛇也并不太現實。
遇到蛇怎麼辦?
這個季節正是蛇從冬眠中蘇醒過來開始活躍的時候,因此大家看見蛇的概率就增加了,它們喜歡把窩建在一些隐蔽的地方,例如牆根石縫裡,蛇并不是很喜歡陽光,但是它們作為冷血動物又不得不時常的曬一曬太陽,這樣有助于體溫的調節。如果溫度過低,蛇類是變溫動物,當身體溫度過低,最終會陷入僵硬無法自由移動。
那麼我們在野外遇到蛇該怎麼辦?一般來講,很多蛇類都非常的膽小,并不會向人類主動發起攻擊,但如果感覺危險來襲或者受到威脅,它們會迅速地咬上去。因此遇見蛇最好悄悄的後腿遠離,當離開它們的攻擊範圍之後迅速地離開,這個時候可以選擇聯系當地的林業部門,甚至是報警都可以。
但如果不小心被蛇咬到了,當我們無法判斷蛇是否有毒的時候,最好不要劇烈的活動,避免蛇毒的快速擴散,這個時候要尋找布條或者繃帶綁到傷口上側(近心端)。有活動能力可以自行前往醫院進行抗毒血清的注射,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但如果無法移動盡快地撥打電話報警。
在家裡如何防蛇蟲?
蛇對于人類來說是最令人恐懼的生物之一,那種恐懼感來源于基因深入骨髓,可想而知在遠古時期這類生物對人類的老祖宗造成了多大的心理恐懼。我們的老祖宗對于這種細長的生物起初可能是好奇,但是後來在它們的劇毒之下,開始産生恐懼,最終這種恐懼感成為人類避免蛇類傷害的主要工具。
地球上有三千多種蛇類,小部分是對人體有毒的,現在我們知道蛇并不懼怕雄黃或者雄黃酒,用它們驅蛇意義不大,還不如把房前屋後的雜草亂物清理一下。
蛇類這種生物還是有它害怕的,例如很多農村家裡會飼養家禽家畜,而大鵝和豬都算是蛇類的克星,尤其是豬,它們面對蛇表現得非常兇猛,就跟平頭哥一樣,可以把蛇當辣條來吃。
說在最後這個季節正是蛇蟲出沒活躍的時候,在以往有蛇活動的地方就要小心了,這個季節它們又該出來活動了。其實一些無毒的蛇還好說,咬一口算是物理傷害,但是對于毒蛇,被咬傷如果處理不好,嚴重的可真能緻人于死地。
如果在野外不小心被蛇咬到,千萬要記住關鍵性的一點,就是記住蛇的外觀特征,如果能用手機拍照更好。如果你勇猛一點把蛇打死也是可行的,例如2020年揚州一位大娘,在菜園子處理蔬菜時被蛇咬到手上,這位大娘直接一鋤頭砸死蛇,帶着就上醫院了。
其實這樣可以更加有利于醫生來判斷,準确判斷毒蛇種類,有利于正确地注射抗毒血清,這一點至關重要。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