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的感悟?寡稀飯,幹喝也挺好喝啊,放堿我也是第一次聽說,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一碗粥的感悟?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寡稀飯,幹喝也挺好喝啊,放堿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我是廣西人,我媳婦是北方人,她煮稀飯放堿,我煮就不放。我們幾十年了,飲食習慣還是有很多的不習慣。
比如吃飯,我一年不給我吃饅頭,餅,包子,餃子,我都沒事,天天吃米飯都行,但是她受不了,隔一天兩天的就做的餅,包子,饅頭什麼的。在吃菜的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她每頓飯就做一個菜,炖菜居多,白菜炖豆腐,土豆炖雞塊,蘿蔔,香菇什麼的。還有凍豆腐,尖椒幹豆腐,所有青菜都能蘸醬吃,生大蒜,圓蔥,大蔥,辣椒等。
我不行,青菜必須要炒熟了吃,隻要是我做飯,每頓最少三個菜,兩素一葷,或者是兩個葷菜帶一個素菜,做一個湯。
而且我特别的喜歡吃魚,酸菜魚,水煮魚,紅燒魚,糖醋魚,半幹魚,鲫魚蘿蔔絲,清蒸魚等。她以前不喜歡吃魚,也不會做,在我的多年努力下,現在和我一樣,也喜歡吃魚了,但是不會剃刺,我家是她吃魚肚子下面的肉,我吃魚背上的。
這麼多年,隻要她做米飯以外的主食,我都感覺吃不飽似的。
我在北方生活過,知道北方的稀飯是什麼樣子的。北方的稀飯實際是湯,裡面飄着幾粒米或小米,用來就饅頭的。南方的稀飯是可以吃飽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北方為了使幾粒米稠一點,所以要放堿。
在北方生活了半輩子也沒見過你說的粥,你說的那個叫米油,是醫院食堂裡給流食病人吃的,為了避免咳嗽,連米粒都給澄出去了。
北方基本分湯、粥兩種,湯大概是四五倍水,北方大碗大家懂得,熬好之後是盛出來是底部半碗米,上面半碗湯,不是就饅頭吃的!不是就饅頭吃的!不是就饅頭吃的!
粥就稠度就很寬泛了,不過因為湯的存在,北方基本沒有稀粥,不然你稀粥還沒人家湯稠,怎麼好意思,以我家樓下包子鋪為例,主要提供5種湯粥,小米粥、皮蛋瘦肉粥、八寶粥、銀耳蓮子湯、菠菜雞蛋湯,這幾年最稀的就是雞蛋湯,稠度大概是包子餡掉進去沉不下去,一般中式快餐店裡要比這個稀一點,用黃瓜條和西紅柿熬,清亮清亮的但不稀,再稀的連湯都不能叫了,叫沖雞蛋花。學校食堂裡稀小米粥倒是很常見,有着早餐店裡提供免費的稀粥(玉米粥)。
北方的飯分為主食、菜、就口鹹菜、湯粥四樣,除了早餐,午晚餐基本都齊備,這才叫一頓飯,下面條不炒菜那叫對付一頓!
主食是頂餓的,菜是下飯的,鹹菜是改口的,湯粥是送食壓飯的,比如我媽自己蒸一鍋饅頭,基本就沒有湯了,隻能喝水,總感覺缺點什麼,怎麼也得燙個雞蛋花才算圓滿。
可能還真是地區不同,我們這就沒聽說過要放食用堿的。家裡用小蘇打多一些,用堿是食堂了。
不管做粥放不放堿,請不要受“酸性食物、堿性食物、酸性體質、堿性體質”的說法影響,這個說法是徹頭徹尾的僞科學!
這理論來自于一個美國江湖郎中,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誕生沒幾年騙倒世界無數人。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因為這理論太适合用來賣保健品了!這理論拿來賣保健品不說,還能被僞“傳統中醫大師”們無縫對接吸收,也不想想,傳統中醫何時有酸堿平衡概念了?
放堿是為了讓稀飯盡快融化粘稠。
節省燃料。是老輩子過窮日子的一種方法。
其實口感并不如純米煮粥好吃。
現在大部分人不介意多花點時間和燃料煮粥了,所以很多人不知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