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春物》作為一部經典的校園戀愛番劇,男主角比企谷八幡因為時常說出富有哲理的台詞,而被觀衆尊稱為“大老師”。今天小鞠想淺析《春物》中的名台詞,為大家解讀一下大老師的真實心理。
01
可是我知道,那隻是溫柔,對我溫柔的人對别人也同樣溫柔,這種事差點就忘記了,如果說真相是殘酷的,謊言肯定是溫柔的,所以溫柔是謊言。
這句台詞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代表着大老師對溫柔女孩的一種厭惡和躲避的情緒。但是我們現在回頭再來看這句台詞,還是顯得有點過于武斷,畢竟“殘酷的真相”是基于“對我溫柔的人對别人也同樣溫柔”。但是在現實中,并不乏存在如雪之下雪乃這樣的女生。溫柔就是謊言,是因為大老師在初中時代曾經經曆過刻骨銘心的傷痛。把這樣一個前提帶進去的話,也就可以理解大老師這種排斥溫柔的孤獨了。
02
認為說了對方就能明白,這是一種傲慢。說者本人的自我滿足,聽者的狂妄自大。當中會有各種情況,并非說出來就一定能夠相互理解。所以,我并不渴求用語言來表達。
這句台詞是小鞠最愛的台詞之一,也是小鞠認為最有道理的台詞之一。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講,雙方沒有意義的交換空間,是因為他們之間有了傳播的隔閡。套用在這句台詞中,就是因為說者本人的“自我滿足”和聽者的“狂妄自大”。我們現實中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當你滔滔不絕地訴述一件事情,别的人卻早已把目光埋進手機中,根本不聽一句。這是因為你們之間不能理解,沒有能夠互相交流的空間了。
03
這隻是誰也不會傷害到的,溫柔的謊言。雖然聽上去不時閃現着希望,實際上卻是迂回地飽含着絕望的說法。
這是大老師自爆之後的台詞。大老師通過把衆人的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最後成功地讓文化祭順利落幕。其實大老師本人并不認為是自己創造了一個“沒有傷害的界”,反而是一種隻能孤身一人處在熱鬧邊緣的失落。盡管大老師的孤獨,是雖敗猶榮,但是理解他的人又能有幾個呢?靜老師算一個,陽乃算一個,雪乃隻能算半個。雖然大老師習慣了受傷,但是誰又能完全不痛呢?
04
要是事事追究的話,那人生就隻因為這些事一片黯淡了。
這句台詞從大老師的嘴裡說出來還是有點不習慣,卻也代表着大老師在經曆過的事件中不斷改變自己。雪乃、團子、大老師因為一場車禍,将他們三人的關系緊緊相連,由此他們開始拼湊自己的青春碎片。所謂難得糊塗,太正确太清醒記性太好的人,都是活得很辛苦的。所以大老師選擇強行忘掉這場事故。從某種程度來講,其實這也是大老師獨自吞下苦澀的果實。畢竟,強行拼湊而成的鏡子,映照出的也不過是虛像而已。何為真實,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05
有些失敗忘記了,有些失敗習慣了,有些失敗已經挽回了,但是卻不能因此而将失敗的印記抹去。或許應該說,失敗才是我們活着的證明。
這也是小鞠非常喜愛的一句名台詞。“失敗才是我們活着的證明”,粗粗一看覺得毫無道理,但是仔細一想卻是非常符合現實的一句話。不管你多成功,卻總有經曆失敗的時候,而根據辯證法的觀點,這些失敗同樣促成了你的成功。隻不過我們在現實中很難接受自己的失敗。但是失敗的印記一直都在,我們有兩種方式對待它。其一是遮住印記庸庸碌碌地苟活,其二是背負着印記走向成功。失敗并不可恥,可恥的是在失敗中一直沉淪。
富有哲理的台詞是《春物》的一大亮點,更塑造出大老師這種“孤獨的失敗者”的形象。但是,大老師在一次次事件中,也逐漸明确自己内心中的“真物”。大老師是孤獨的,畢竟理解他的人從來不多。但是大老師也是光榮的,因為至少還有人去試着理解他。這些名台詞宛如“玉輪軋露濕團光,鸾珮相逢桂香陌”,絢麗又令人回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