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書法藝術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小學課堂教育對陶冶學生情操,啟迪智慧,開發思維,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書法課堂教學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但是,當前我國小學書法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很多小學忙于應試教育,未能引起足夠重視。為了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讓小學生的書法能力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應堅持書法課堂“三步走”。一、教師加強自身書法修養,是促進書法教學發展的有力保障;二、激發學生書法興趣,是學生學好書法的前提;三、掌握書法教學技巧,是提高書法教學效益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書法教學 小學生 修養 興趣 技巧
【正文】:
當前我國小學書法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特别是毛筆書法,許多學校的毛筆字教學都流于形式,甚至很多小學生都不知道怎樣握筆。追其原因,與社會、學校、學生都有關。很多的家長和學生缺乏正确認識,認為進入信息時代了,什麼都用電腦,毛筆字寫得再好,對将來找工作作用不大。其次,學校師資力量不足,沒有配備專職的書法教師,學校教育仍分主科和副科,學生忙于應付語、數等學科的大量考試 ,再加上學習書法既要吃苦,又要花大量時間,所以學生缺乏興趣。
書法,是我國漢字書寫的一種傳統藝術,它具有語言文字所具有的實用價值,同時也具有審美的藝術價值,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寶。小學生學習書法,是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同時又培養了自身的審美素養、文化素養。因此,新課程标準指出:小學一至三年級着重培養學生硬筆書寫能力,對三到六年級的學生提出了毛筆書法的要求。其中規定,三到四年級的學生除了能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字,還要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級學生能用毛筆書寫楷書。書法教育是素質教育,書法教育的關鍵時期是中小學,作為書法教師,如何改變當前現狀,提高小學生書法的能力,讓小學生的書法能力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本文提倡書法課堂“三步走”。
一、教師加強自身書法修養,是促進書法教學發展的有力保障
中國書法,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有許多知識需要去探求。作為一名書法教師,要時時刻刻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及自身素質修養。
首先,教師要加強書寫基礎知識的進修。小學生存在着極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心理。教師的一舉一動, 對孩子的都會産生深遠的影響。教師書法寫得好,給學生以榜樣示範,就會激發起孩子寫字的興趣和寫好字的信心。教師也才有可能深入地把握教材,靈活地駕馭課堂教學,有效地指導書法教學活動。
其次,教師要掌握一些書法的基本的理論知識。如果教師不懂漢字的形體演變、漢字的結合規律,不懂得書寫技能、技巧、技法,不懂美學知識,不懂書法理論, 想把毛筆書法教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實踐中深造,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如果我們自己的功底都不紮實,又怎能做好兒童的書法啟蒙呢?紮實的書法功底來源于不斷的學習、觀察、研究、總結反思和實踐。教師隻有不斷地武裝自己,才能真正做好學生的書法啟蒙教育。
二、激發學生書法興趣,是學生學好書法的前提
興趣是行動的動力。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學生要獲取知識和技能,首先要對這項活動充滿興趣。書法學習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教師要動用學識與智慧,把學生的興趣引發出來。培養學生對書法藝術的喜歡與愛好,端正對書法的認識态度,讓學生從書法中吸取豐富的精神營養。
首先,可以跟學生介紹古今大書法名家的感人事迹,引導學生培養書法興趣,如講“張芝臨池學書”、“王羲之苦練書法”的故事,也可以讓學生講一講語文課本中熟悉的懷素的故事,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收到啟發。還可以向學生展示書法的發展曆史,讓學生明白書法藝術寶庫中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從而激發學習書法的興趣。
其次,多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具有很大的直觀性、形象性,他們對具體可感的東西易于理解接受。書法教學中的教學技巧枯燥乏味,在教學中要根據直觀性原則的要求,從感性認識的東西出發。善于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和動作,讓教學内容成為具體可感的東西。如教學“懸針豎、垂露豎”時,可以這樣講授:懸針豎形似一根紮鞋底的鋼針。垂露豎象在一根木棒上懸着一滴露水,這樣會激發起學生的興趣,這比枯燥的書寫方法介紹有效得多。
第三、以展評等活動來促動和加強書寫信心。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一些毛筆字展覽,活躍課堂教學,提高學習興趣。課外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地書展、習作賞評等 ,讓學生了解優秀書法作品筆法,章法及氣韻。讓學生懂得書法欣賞,提高欣賞能力,樹立學習書法的信心,培養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中還可以開展寫字園地、現場寫字、臨帖競賽、書法作品展覽,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各類書法競賽等。我們隻有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 ,充分調動學生對書法的主動性積極性,書法學習才能全面發展,
三、掌握書法教學技巧,是提高書法教學效益的有效方法
書法教學同其他學科的教學一樣,也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有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地方,書法教學應敢于突破舊有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多樣、靈活地去開展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心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講練要結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教學初期要指導學生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逐漸引導學生掌握起筆、行筆、止筆的要領,從筆順、筆畫、字形結構到行款格式,都要嚴格要求,具體指導并讓學生體會方法,掌握規律。書法課不同其他課程,應堅持講練結合的原則,講練相互穿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隻講不練無異于紙上談兵,因為寫字畢竟是一門技能,一些問題,隻有在學生實際書寫的時候,才會暴露出來。同樣,隻練不講,學生練字抓不住問題的關鍵,盲目性、随意性強,也不會很快掌握技法。因此,應提倡教師随講學生随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第二,突出規律教學,注重舉一反三。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總結和運用規律,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教給學生一套寫好字的規則、方法,讓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結構教學時,要注重揭示漢字的結構法則,抓住基本筆畫和具有典型特征的字精講,做到以點帶面,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如學生掌握了點的基本筆畫寫法後,也要能掌握左點、右點、 撇點、長點的寫法。掌握了“品”字結構後,就要能掌握“晶”、“磊”、“森”等字的結構。達到學習一種筆畫帶動一類筆畫的學習,掌握一種字型帶動一類字型的掌握。
第三,強化運用,形成技能。書法教學可将運用穿插在每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之中。如學生掌握橫的寫法後,就可以讓他們試寫出像:“二”、 “三”、“王”等以橫為主的字,達到既複習鞏固所學筆畫,又增強練字興趣的目的。掌握偏旁部首寫法後,讓學生用偏旁部首組合成字,培養學生運用和創新能力。漢字書寫技能的提高,不可能立竿見影,而要通過長時間的苦練才能見效。因此,在練字時,教師必須耐心輔導,嚴格要求。引導學生學習書法貴在堅持,隻要能持之以恒地進行嚴格訓練,養成良好的書法習慣,才能培養出熟練的書寫技能。
中國書法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實用性。小學的書法教學課堂是培養書法人才的搖籃,作為一名書法教師,要加強自身書法修養,應以學生的長期發展為目标,充分調動學生的書法興趣,不斷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書法的樂趣。讓學生的觀察、思維、分析能力得到培養,審美素質得到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進而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2011
2、《小學語文課程标準》2011
3、《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學出版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