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蘇轼的詩,《和董傳留别》,詩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是詩中的第一句話大家一定是十分耳熟的,特别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廣為傳誦,原因就是它簡單但又十分經典地闡述了讀書與人的氣質之間的關系。
和董傳留别
蘇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随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诏黃新濕字如鴉。
這首詩是蘇轼罷官鳳翔趕赴汴京,在途經長安時候,恰逢朋友董傳,臨别之際留贈友人的。嘉佑六年即(1061),蘇轼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董傳當時與之交遊。董傳在鳳翔窮困潦倒,一直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譯文如下:
雖然生活當中身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不喜歡陪伴着年老的學人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因此決定随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雖不能像孟郊那樣騎馬看花,但卻有機會被那“選婿車”包圍,讓自己眼花缭亂。
中舉之後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誇耀,诏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着我的名字呢。
這首詩裡面引用了許多典故,了解這些典故可能更加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意。
比如“老儒”:古代時指年老的學人。唐牟融《寄周韶州》詩:“十年學道困窮廬,空有長才重老儒。”
瓠葉:是《詩經·小雅》的篇名,古人用為菜食和享祭。
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黃,舉子忙”俗語,槐花落時,也就是舉子應試的時間了,後因稱參加科舉考試為“踏槐花”。
尋春馬:引用孟郊《登科後》詩:“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擇婿車:是指官賈家之千金美女所坐之馬車,遊街以示擇佳婿。
字如鴉:诏書寫的黑字。出自唐人盧仝《示添丁》“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
讀書不僅是為了占有知識,更大的作用是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我想這才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的真谛。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士農工商”、“學而優則仕”,從古至今,好像都是一個無法颠覆的真理。
但真正的讀書不應該抱有太多的功利之心。
與書為伴,清淨恬淡;以書為友,不見憂愁。
寵辱不驚,能看書卷奧秘;去留無意,可漫随書卷人生。
願大家閱書,讀己。
追随心靈的淨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