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指标是啥呢?那當然是每個孕媽媽都關心的超聲指标啦~~
在孕15-18周、32周、36周、分娩前四個時間段一般都會進行胎兒常規超聲檢查,主要目的是觀察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屬于I級超聲檢查,是最基本的檢查。與婦科報告主要看“超聲提示”不同的是,這裡的超聲描述部分的測量結果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關鍵,也經常讓孕媽媽捏一把汗~
1、一般情況
包括胎兒個數、方位、有無胎心胎動等,這些相信各位寶爸寶媽一看就懂~~~小編就不啰嗦了
2、胎兒大小的測量
雙頂徑和頭圍
雙頂徑是指頭顱兩側頂骨隆突間的距離,也是左右最寬的橫徑,頭圍是指在測量雙頂徑的平面上頭顱一圈的周長,不包括顱骨外的軟組織。這兩個數值往往是讓大家最糾結的。
因為寶寶的頭會變形!可以有圓的!也可以有扁的!
所以,常常出現雙頂徑大于或小于該孕周的正常範圍。特别是兩次超聲檢查時間較近(小于2周),如果第二次檢查時胎頭受壓成扁長型,會導緻雙頂徑比上次檢查小,但并不能說明胎兒頭縮小了。此時應該結合頭圍綜合判斷,畢竟就算你怎麼“72變”,頭圍并不會受此影響。
腹圍
到晚孕期胎兒腹部常常受壓,腹圍很少呈現圓形,常呈橢圓形或者不規則,再加上胃泡充盈不同,導緻部分情況下腹圍測量誤差較大,因而根據雙頂徑和腹圍估計的體重有時會不那麼“準”。
股骨、肱骨
股骨和肱骨在标準切面測量時誤差較小。和胎兒頭部、腹部一樣,除去病理性因素在中孕期個體中差異不大,大部分都集中在正常均值的附近。到了晚孕期個體差異逐漸顯現,與遺傳、胎盤功能、營養因素等有關,當測量值小于或大于兩個标準差的時候不必太驚慌,去咨詢産科醫生進行綜合評估,也許是正常現象哦。
3、胎盤和羊水等附屬物
胎盤
胎盤方位并沒有特别,其厚度随孕周增長而緩慢增加,一般在2~4cm左右,分為0至III級,反映胎盤成熟度,并不等同于胎兒是否足月以及胎兒是否缺氧。需要關心的是胎盤下緣的位置和臍帶插入胎膜的位置,排除前置胎盤和帆狀胎盤,如果有異常,超聲提示中會有顯示。
羊水
羊水指數以母體臍部為中心,劃分出左下、左上、右下、右上四個象限,分别測量四個象限内羊水的最大深度,測量值之和為羊水指數,28周後,正常範圍一般80~250mm,無論有幾個象限為零,隻要羊水指數在正常範圍就是正常。小編還要提醒一下,在孕28周前是用最大羊水池深度來代替的,其正常範圍為20~80mm,不一樣哦。
4、臍動脈多普勒
這是了解胎兒有無宮内缺氧的重要指标,其影響因素較多,與運動、體位及胎盤功能等有關。
其中搏動指數(PI)是有效的指标,但是目前臨床工作中常以S/D(臍動脈收縮期峰值及舒張期谷值的比值)為參考指标,其随孕周增加而下降,臨床常将2.8作為正常上限。胎兒心率則一般在120~160次/分之間。
超聲描述胎兒頸部見“U”型、“W”或“鋸齒形”切迹說明有臍帶繞頸,分别是1圈、2圈、3圈及以上。僅繞頸1圈或2圈而無其他異常者,一般沒有特殊處理,注意胎動變化。如果3圈及以上,分娩方式可能會有所改變,但也不排除寶寶最後會自己繞出來。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需要将一系列常規胎兒超聲報告前後對照來看,孕媽也不要因為某項數值異常而過分焦慮,不同的數值需要結合病史、體征以及其他檢查讓産科醫生進行綜合評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