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我國發病和緻死人數均排行第二的傳染病,我國約有5.5億人感染了結核分枝杆菌,每年新發病的肺結核患者約有100萬人,全國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約有500萬人,其中具有傳染性的患者超過1/4。肺結核的傳播不僅給患者本人的身心帶來極大的痛苦和危害,也給患者親友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和影響。
說到結核病,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肺結核。
肺結核,顧名思義就是有結核的病理組織出現在肺部,結核杆菌入侵肺髒所引起,經由X光或CT檢查可以很快就能夠發現,可以作為常用的篩查方法。
結核杆菌能以飛沫或空氣進行傳染,感染後常出現的症狀是發燒、盜汗、乏力、咳嗽、消瘦等等,病人作為帶菌者(開放性肺結核病人),治療期間盡量隔離在家,減少接觸人群造成感染,需養成進出公共場所嚴格佩戴口罩的衛生習慣。若不遵守,往往給公共防疫帶來困難。
目前已有抗生素能夠治療肺結核,但許多肺結核的病人往往當症狀減輕就随即停藥,沒有聽從醫師指示将完整療程的抗生素吃完,導緻體内的結核杆菌沒有全部殺死,而讓結核杆菌産生抗藥性的問題,造成醫療與防治的困擾。
二、引起結核病的原因有哪些?結核病就是受到結核杆菌的感染,最常見會入侵肺部,傳染途徑有飛沫或是空氣傳染兩種方式:
飛沫傳染:帶菌的肺結核病人(或稱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常在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産生帶有結核杆菌的飛沫,如果不小心吸入病人産生的飛沫,就有可能被傳染。
空氣傳染:而當上述提到的飛沫黏在空氣中的塵埃上,即使飛沫幹燥後,受感染的塵埃還是具有傳染力,如果不小心吸入帶有塵埃的空氣,就有機會被傳染。
此外,易感人群:年長者、糖尿病患者、塵肺症患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類固醇)者、免疫機能不全者、腎髒病患者等更需注意預防。
三、結核病病患會有哪些症狀?肺結核的症狀五花八門,而在初感染時可能也不會有任何症狀發生,且症狀的過程較慢,病況也時好時壞,而肺結核的症狀大多有超過兩周的咳嗽、胃口不佳、體重減輕、無故疲倦、咳血或是午後發燒等症狀。
除此肺結核會有哪些并發症?
結核病病是如何發展的呢?
肺結核病人的CT
四、結核病要如何診治?肺結核的診斷
結核病的治療
一般而言,肺結核的治療需合并多種藥物以避免抗藥性,且需長期規律地服用藥物,一般療程約六個月到兩年不等,須遵照醫師指示服用,絕對不可擅自停藥,若未愈前擅自停藥,則可能又從非開放性肺結核惡化為開放性肺結核。
口罩:口罩可以避免口鼻吸入病患所排出的結核病毒,是目前防範結核病毒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分食:與病患一同用餐時,建議使用公筷或幹脆分食。病患使用過的餐具用熱水滾燙5分鐘,再放入家庭用臭氧消毒櫃消毒30min,即可殺菌。
環境空氣流通:密閉的空間會助長結核菌的傳染力,增加空氣流通,才能減少被波及的可能,而陽光裡的紫外線可以殺死結核菌。
六、感染結核病後,應該要怎樣保養呢?肺結核病患在病後應做好定期的追蹤檢查,并且按時服藥,用藥頻率通常為一天服用一次,視自己的生活作息方便性在每日固定時間服用,也可請家人幫忙提醒每天是否有服藥,絕不可因為自己的症狀好轉而擅自停藥,是否停藥最終仍須以醫師診斷結果做依據。
最後,醫生想告訴大家,其實肺結核這個病并不可怕,其實中國現在很多人都得有或者曾經得過這個病(去結核病院治療可以看到很多人,大家也都稀疏平常,并沒有因為患病就悲觀)。肺結核的傳染性也隻在結核菌活躍的時期才有,更何況很多人接觸處于傳染期的患者也會因為自身的免疫系統而并不會患病。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頭條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
#我的養生日記##清風計劃# #健康早班車# #關注糖尿病# #南方健康超能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