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可畫canva
人生最好是小滿。
小滿者,滿而不損也,
滿而不盈也,滿而不溢也。
留有餘地,分寸正好,
不急不躁,火候正好,
簡簡單單兩個字。
道盡中國人的處世智慧。
圖片來源:可畫canva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小和大往往對應出現。
在二十四節氣中,
有小暑有大暑,
有小雪有大雪,
有小寒有大寒,
唯有小滿而無大滿。
江河易滿
麥穗初齊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
小滿後,天氣漸漸由暖變熱,并且降水也會逐漸增多,民諺有“小滿大滿江河滿”的說法。圖片來源:可畫canva
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
這裡的四月指的是陰曆四月,這句話是說農作物到了陰曆四月中旬的時候,籽粒變得飽滿,但并沒有完全長成,所以叫小滿。
寒來暑往是氣候,鳥語花香是物候,小滿是一個表征物候的節氣,其關注點不在氣,而在物。“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所以小滿也是最接地氣的節氣。
小
滿
三 候
我國古代将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麥秋至。
這句話是說小滿節氣後, 苦菜已經枝葉繁茂。之後, 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在小滿的最後一個時段, 麥子開始成熟。
1
一候 | 苦菜秀
苦菜,是一種多年生菊科植物,春夏開花,感覺火氣而生苦味,嫩時可食用。
2
二候 | 靡草死
靡草,東漢鄭玄釋為荠、葶苈之類枝葉細的草。葶苈三月開小黃花,四月結子,因是陰氣所生,到入夏畏于陽氣,便枯死了。
3
三候 | 麥秋至
原為小暑至,後《金史志》改麥秋至。《月令》:“麥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秋者,百谷成熟之時,此于時雖夏,于麥則秋,故雲麥秋也”。
氣
候
特
點
南方地區“小滿大滿江河滿”反映了這一地區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征。
一般來說,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南方暖濕氣流也強盛的話,那麼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
因此,小滿節氣的後期往往是這些地區防汛的緊張階段。
長江中下遊“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
對于長江中下遊地區來說,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黃梅時節,降水可能就會偏少。
小
滿
習
俗
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裡,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蓦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将白水潑入田中,有祝福水硯湧旺的意思。
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
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食野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本草綱目》上記載,(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
詩
詞
賞
析
《鄉村田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小滿日口号》
李昌祺
久晴泥路足風沙,
杏子生仁楝謝花。
長是江南逢此日,
滿林煙雨熟枇杷。
《五絕百·小滿》
歐陽修
夜莺啼綠柳,
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
迎風笑落紅。
《遣興》
王之道
步屧随兒輩,
臨池得憑欄。
久陰東虹斷,
小滿北風寒。
點水荷三疊,
依牆竹數竿。
乍晴何所喜,
雲際遠山攢。
版權保護聲明:
西安科普是以傳播科學科普知識為主的公益性公衆号,均不通過采編的内容(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軟件、程序等)參與任何商業活動、獲取商業利益。本公衆号采編内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删除,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特此鳴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