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是萬世之師嗎

孔子是萬世之師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9 20:10:04

孔子的人格魅力、教育智慧和曆史貢獻

孔子是萬世之師嗎(孔子為什麼能成)1

孔子的人格魅力

孔子為什麼是萬世師表? 細讀《論語》,我們就會發現,孔子是一位具有多彩多姿性格的人,有時還很可愛。以 《論語》為代表的儒家學說,能在中國兩千多年的社會裡産生深巨影響,孔子也被推崇為萬世師表,當然是源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但與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關系。

孔門弟子親眼目睹了孔子的人格魅力,并為其所吸引。《論語·述而》稱:“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孟子說:“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這是對孔子人格的一種輪廓式的描述。顔淵對孔子更是贊佩不已:“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

一、孜孜不倦的學者

孔子是自學成才的典範,勤奮不倦的學習是貫穿孔子一生的主題。正是通過刻苦的學習,孔子才掌握了淵博的知識,并授徒講學,成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孔子自己承認:“吾十又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正是通過學習的積累,在不斷的學習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從而達到了“從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學習如饑似渴,不斷的尋找機會充實自己,“入太廟,每事問”(《論語·鄉黨》)。

孔子認為學習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論語·為政》)。孔子以學習為樂,并對學習有很深的體會。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還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對這一事件,《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略有不同:“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太史公多了“學之”兩字。綜合這兩段記述可以看出,孔子在齊國與太師讨論音樂,欣賞了《韶》音之後被其所吸引,然後孜孜不倦的學習,以緻“三月不知肉味”,從中得到了極大的樂趣。這正符合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的精神。

孔子對學習要求極其嚴格,“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他常常擔心自己的學習不進則退,因此時時策勉自己。孔子好學,而對外界要求不高,“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裡仁》)。

孔子把學習作為終身的事業,在學習上不斷修養自己,他說:“ 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孔子極力贊賞勤勉好學、 心無旁骛的人。他說:“三年學,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論語·泰伯》)

二、兼善天下的仁者

儒家是講究積極入世的,在現世做出一番事業和貢獻是儒家夢寐以求的,孔子當然也不例外。可以說,孔子的所有作為都是以在社會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目的的,通過個人的努力來改造社會是孔子的理想。他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論語·陽貨》)意思是說,我怎能像匏瓜一樣隻待在一處而不被飲食?表達了積極用世的思想。而儀封人認為“天将以夫子(孔子)為木铎”(《論語·八佾》),就是說孔子必定要像“木铎”那樣,用學問來發揮自己宣傳和教化世人的作用。不管是為“木铎”還是不為“匏瓜”,意思是一樣的,就是必須要在現實社會做出一番事業,使個人的才學得以為社會服務。

孔子有時提出“天”來支撐自己及自己的事業。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匡人圍困,當時形勢非常緊急,他的弟子産生了恐懼的情緒。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将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宋司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說:“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述而》)此處兩次提到“天”,當然不是宿命論的意思,而是孔子借此表達自己無論如何艱難都要繼續自己事業的信心,從側面表現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

“仁”是儒家的中心學說,孔子把“仁”從人性與人際關系的立意上引申到了兼善天下這一層次,強調要把内在的精神修養擴展出來而為他人、為天下做出貢獻。“樊遲問仁。子曰 :‘愛人。’”(《論語·顔淵》)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孔子不光這樣說,他也這樣做了,如周遊列國,授徒講學等等。孔子為此付出了大半生的精力,他是真正的仁者。他對自己的“仁學”抱有極堅強的信念,矢志不渝。他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論語·裡仁》)他還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孔子還自信的說“:德不孤,必有鄰。”(《論語·裡仁》)孔子對自己的“仁學”不但有堅強的信念,甚至可以為此獻出生命也再所不惜,“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這與孟子“舍生取義”的思想正相對照。孔子“仁”的學說對中國士人學有所用、積極用世的思想影響是深遠的。

三、知人論世的智者

孔子看人不從片面出發,而是詳細的考察一個人,作出綜合評價。既能看到一個人的不足,也能看到一個人的長處。“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為政》)。

孔子曾不滿的說:“管仲之器小哉!”并批評他不節儉、不知禮,批評的分量是很重的(《論語·八佾》)。但當子路認為管仲不仁時(因為管仲未死公子糾之難,反而做了糾的政敵公子小白的相),孔子極力為管仲辯誣,認為管仲有仁的一面。并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渎莫之知也。”(《論語·憲問》)既有批評,又有贊美,可見孔子知人論世的視界是開闊的。

顔淵是孔子非常欣賞的學生,孔子曾多次褒揚他。但孔子也指出:“回(顔淵)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悅。”(《論語·先進》)孔子含蓄批評了顔回缺乏懷疑态度的精神,此中可以看出,孔子看一個人是深刻的,不因自己欣賞而去回護他。

季康子是魯國的權臣,他貪欲很盛而又專權,治下盜賊很多,他就此事請教孔子。孔子說:“苟子之不欲,雖賞不竊。”(《論語·顔淵》)意思是說,如果你季康子沒有貪欲,就算賞賜人民讓他們為盜,他們也不會去盜竊的。這句評論可謂一針見血,指出正是季康子本身的原因才有下面人們的為盜,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孔子的見識是非常敏銳的,對貪權逐利的當權者是嚴厲的抨擊。

孔子考察人一生的行事之後,提出了忠告,認為“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這是孔子對人們心理與生理的細緻分析,對今人還有警世作用。

孔子用世屢次受挫,他認為這是外在環境造成的,外部環境能夠深刻的影響一個人的發展,甚至束縛人的發展。孔子認為外部環境時有惡劣是正常的情況,有才能的人會經常受到不利情勢的曆練。對于不好的處境,不是抱怨歎氣,而是要努力從各方面修養自己,提高應對環境的能力。他說:“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衆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敗節。”“君子之行己,其于必達于己,可以屈則屈,可以伸則伸。故屈節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時。是以雖受屈而不毀其節,志達而不犯于義。”(《孔子家語》)。

四、樂天知命的通者

孔子一生不得志。早年奔波于列國,嘗盡辛苦,晚年退而修書講學。雖然孔子不得志,所曆艱難,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以一種達觀的态度對待人生。在樂天知命、通達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莊差。“孔顔樂處”是對這種處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這句話是對顔回的肯定,實際上也是孔子自己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正所謂“夫子自道”。孔子還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若浮雲。”(《論語·述而》)這種淡泊明志、甯靜自得的精神支持了孔子,使他能在各種厄難中站住腳,努力追求着自己的人生境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論語·述而》)。正因為對事情看得比較開,所以當在陳、蔡被圍時,子路已經不耐煩了,而孔子卻可以“講誦弦歌不絕”。

在一次弟子們的言志中,曾皙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聽後,喟然歎曰:“吾與點(曾皙)也!”(《論語·先進》)這種詩化生活觸動了孔子的心弦,并深深為之向往,但又被諸事阻絆,因此才有“喟然”一歎。

孔子有時也開開玩笑,露出了幽默、可愛的一面。一次孔子到了他的學生子遊主管的武城,聽到了弦歌之聲。夫子莞爾一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治理小小的武城還用得着行禮樂教化嗎?)子遊對曰:“昔者言偃(子遊)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子曰:“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從這種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性格中很本色的一面,特别是“莞爾”一詞,讓人想見孔子和子遊開玩笑的情态。

孔子對現實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他知道自己的主張可能得不到時人的認同,在積極用世的同時,也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隐”(《論語·泰伯》)這樣實際的思想出現。所以說,孔子抱着“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态度做事,但也顧及到了實際情況,他不是不知變通的人,否則他晚年也不會回到魯國去修書教學了。孔子的這一思想,可以說影響了以後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觀點。孔子對自己所從事事業的态度是達觀的。“孔子适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颡似堯,其項類臯陶,其肩類子産,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記·孔子世家》)面對鄭人的揶揄,孔子不但沒有生氣,而且還非常高興,因為“喪家之狗”正道出了孔子奔波列國的辛酸,孔子可以借此以解嘲,也表明孔子不怨天尤人的達觀态度。因此,孔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武鋒)

孔子的教育智慧

至聖先師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而且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張,開啟了人類教育理論創新之先河,也為我們今天的教育行動和教育實踐提供了寶貴的指導與智慧。

一、全面發展的智慧

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社會文明和進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内在的根本之道。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兩千年多年前,第一個提出了“禮、樂、射、禦、書、數”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禮,就是培養學生懂得社會規矩,遵守社會秩序,嚴守國家法令;樂,就是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樂觀的精神境界;射,就是培養學生精湛的射箭技能和适應各種生存環境的強健體魄;禦,就是培養學生駕車技能和兵車布陣的謀略;書,就是教導學生學習經典文化知識,培養一定的人文素養;數,就是教導學生學習一定的數學計算知識和應用技能。用今天的語言來表述,禮、樂就是德育,射、禦就是體育,書、數就是智育,即德、體、智全面發展,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有機統一。孔子還明确提出培養全面發展的複合型通才的教育思想。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論語·述而第七》)孔子主張,培養學生要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依靠,活動于六藝中。孔子這一偉大教育思想的提出,對以後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方針和教育目标的制定與确立,提供了科學的啟示和原始模型。

二、先德後文的智慧

品德和文化是教育的兩大核心内容,也是人才素養構成的兩大核心要素。二者之間孰先孰後?孰輕孰重?這是教育史上長期論争的課題。孔子在總結前人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探索中,第一次提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偉大教育思想。孔子認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孝悌、謹慎、誠信、仁愛等道德品質,如果這些品德躬行實踐和培養好了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他主張要德智并重,科學施教,先德後文,樂育人才。這一教育主張,經過人類幾千年的教育實踐反複證明,完全符合教育規律,完全符合人類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客觀要求。

三、面向全體的智慧

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還是面向少數學生,這是檢驗教育正确與否的根本标準。孔子懷着濟世安民、治世富邦的偉大抱負,第一個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他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大膽打破教育的等級界限,主張不分族類、年齡與貧富,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具體的教學中,他對學生不分智力高低, 基礎好差,都耐心進行施教,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所進步和成長。

四、愛生如子的智慧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這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教育的法寶。孔子用最高品質的教育愛學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自己的學生:即典籍文獻、社會實踐、忠誠待人、講究信用。孔子用自己的生命愛學生。“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論語·雍也第六》)孔子的愛徒伯牛得了不可治愈的傳染病,連自己的家人都忍痛遠離放棄護理,而孔老師聞訊後,前往看望,并不聽學生勸阻,從窗戶上握着伯牛的手,安慰和鼓勵他戰勝病魔。孔子關愛每一個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論語·述而第七》)他肯定每一個學生的的進步,引導和鼓勵每一個學生改正缺點,從不死死地抓住學生的過去不放。由于孔夫子真情真心地愛學生,真情真心地教學生,所以,四面八方的弟子前來向孔子拜師求學,後人贊譽孔子說,“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

五、樂啟樂學的智慧

啟發式教學是教育的總原則、總要求。首先,孔子通過探索和總結,提出了全世界廣用的啟發式教學原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第七》)他主張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并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要去開導他;如果不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要去啟發他。通過這種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參與學習,主動學習,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其次,孔子提倡循循善誘教育。“夫子循循焉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第九》)顔回感慨的誇贊夫子說:夫子遵循着教育規律,善于誘導着我們學習,用各種文獻典籍來豐富我們的知識,用高尚的禮儀制度來約束我們的行為,使我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再次,孔子引導學生願學和樂學。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第六》)他教導學生說:懂得它的人比不上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比不上以它為樂趣的人。在教育中,他始終堅持樂教,以自己的樂教帶動學生的樂學。

六、因材施教的智慧

因材施教是教育學生的大法寶,也是孔子對教育的又一大貢獻。孔子主張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學生。“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論語·先進第十一》)孔子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活動,他通過了解和觀察,對學生評價說:高柴的性子愚直,曾參的性子遲鈍,颛孫師其志過高而流于偏激,仲由的性子太剛猛。因而對他們的教育因各施其材。孔子主張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育。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第十一》)四個學生問同一個問題,孔子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和指導。孔子在教育過程中,真正做到了人各有别,教人應各因其材。

七、教學相長的智慧

教與學兩種活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彼此激勵的辯證統一關系。教引導學,學促進教。孔子十分注意不斷地向書本學習,向弟子學習。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孔子認為,面對合乎仁德道義的事,即使是對于老師,也不必謙讓。孔子經常與弟子讨論學習問題,探讨學習問題,師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隐乎?吾無隐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論語·述而第七》)孔子說,諸位弟子,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隐瞞而沒有傳授的地方嗎?我确實沒有密不可宣的東西呀。我從來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和你們一起行動的,我孔丘就是個這樣的人。從這些表述與對話中,完全可以看出,孔夫子真是踐行“教學相長”的楷模,是民主平等教育的開山祖。

八、服務社稷的智慧

教育實踐是學生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也是教育的根本屬性和應有目标。孔子從開辦教育開始,就堅持培養人才為黎民百姓服務,為社稷昌明服務。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最感到最憂慮的是道德不去進行鍛煉修養,學問不去進行講授傳習,聽到了道義的事情而不去實踐,有了缺點錯誤不去迅速改正。孔子主張教民以善,素質取勝。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他認為有學問有仁德的好人教導百姓七年,就可以讓他們從軍作戰了。孔子極力主張把知識轉化為能力,重視教育與實踐緊密結合。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第十三》)他認為學生把文化知識背得很熟練,結果讓他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去當外交使節,不能獨立地應對問題,這種教育又有什麼用呢?在這裡可以看出,孔子十分強調教育的笃行實踐,強調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

綜上所述,至聖先師孔子不僅是人類教育史上的一位偉大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論家 ,而且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實踐家。正如理學鼻祖周敦頤評價的一樣,“夫子道德高厚,教化無窮,實與天地參而四時同。”(劉孝聽)

孔子的十大貢獻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铎”,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别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第一、文化上的貢獻

我國公元前841年前沒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編修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把上古文化和文明傳承下來的。在孔子時代至今的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的主線。孔子是中華上古文化的傳承人以及5000年中華文化的奠基人。

第二、觀念上的貢獻

在曆史上夏代尊“天命”,商代信“鬼神”,到了西周周公開始“制禮作樂”,“明德慎罰”,轉向注重“禮樂文明”。這是中華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飛躍。孔子不言所謂有意志有靈驗的“天命”和“鬼神”,而對西周的禮樂文明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孔子是引導中國從“有神論”向“無神論”觀念轉變的第一人。

第三、文學上的貢獻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據《史記》記載:“古者,詩三千餘篇”,經過孔子整理删定形成了流傳至今的《詩經》版本,又叫《詩三百》,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新篇章,對後世文學創作産生了極其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孔子是中國文學史上開創新篇章的第一人。

第四、哲學上的貢獻

《易》原本是一部筮(shì)占之書。孔子使《易》這部筮占之書成為大道之源,成為中國哲學之源。孔子作的《易傳》由《易》的“筮占”功能轉變到《易》的“德義”層面上來,其中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等觀念已成為人類“求變向上”的思想基礎和中國哲學的寶貴财富。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轉向哲學,引發易學革命的第一人。

第五、史學上的貢獻

孔子編撰的《春秋》是記載上起魯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魯國曆史的第一部史書。這部《春秋》僅僅一萬餘字卻記載了二百四十二年的曆史,可謂言簡意豐。《春秋》為我國兩千多年史學的發展創立和奠定了基礎,應該說中國史學之父不是司馬遷而是孔子。孔子開修史之先河,是為我國史學奠基的第一人。

第六、教育上的貢獻

在曆史上,孔子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私人學校,在設壇辦學、教書育人方面遐迩聞名。

孔子辦學是政治家辦學。他所選編設置的六種教材——《詩》、《書》、《禮》、《樂》、《易》、《春秋》是為培養多方面人才服務的。孔子注重“文、行、忠、信”的教育,把弟子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進行教學,取得了新的成就。

更為可貴的是,孔子辦學主張“有教無類”,實行全民教育。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孔子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論。

第七、德育上的貢獻

孔子生活在禮崩樂壞、道敗德失的春秋末期。他不但告訴人們學做人、學文化、學技藝等方面的知識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方面的方法,而且提出了以“中華十大傳統美德”(簡稱“中華十德”)——“仁、義、禮、智、信、忠、孝、勤、公、省”為内容的倫理道德觀念。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道德先師。

第八、體育上的貢獻

孔子一向重視體育鍛煉。“射”和“禦”是孔子開設的六門課程中的兩門必修課。“射”是射箭,“禦”是駕車。作為先生的孔子很重視射箭,他本人的技藝也很高。為了強健身體,孔子不但重視體育,而且注重營養衛生。同體育鍛煉相統一,孔子注重養生之道,為後世逐漸形成的養生學鋪設了道路。

第九、美育上的貢獻

所謂美育,就是培養人的審美能力、審美情操和審美興趣的教育。孔子是把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并列一起納入教育内容的第一位先師。從“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中我們看到,孔子的詩教、樂教除了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從政本領之外,還有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修養和審美情趣之意。

第十、政治上的貢獻

盡管孔子的政治生涯比較短暫,但是政績卓著。孔子倡導道德政治。孔子始終把人際的友善、家庭的和美、鄰裡的和睦、社會的和諧、人民的福祉、國家的太平擺在重要位置。他提出了“仁者愛人”的政治主張。

孔子所說的德治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法治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孔子在教化世人、穩定社會、安邦治國方面為後人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時空跨越兩千多年,回過頭去再看孔子,就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孔子高瞻遠矚,他提出的“仁政德治”主張,他提出的“小康”和“大同”在中國曆史上産生了重要影響,在政治上做出了重大貢獻。

通過孔子的人格魅力、教育智慧和曆史貢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性格豐富的、有聲有色的孔子,約略觀察到儒學之所以能産生重要影響的一些原因。誠如太史公所言:“《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聖矣!”德配天地、道貫古今的孔夫子因此被稱為“萬世師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